❶ 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为什么中国的主张和行动备受瞩目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版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权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
❷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签订《巴黎协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巴黎协来定》涵盖长期目标、减排自目标、资金援助、透明度审查、损失评估等多项内容。根据协定,各缔约国要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升幅小于1.5摄氏度的努力。各缔约国同意“尽可能快地”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期在21世纪下半叶,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缔约国所取得的相关进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审查。此外,协定敦促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继续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到2020年,这些国家每年要提供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援助款,协助后者减排或适应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的达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欢迎。
柒月黑瞳 2
❸ 巴黎气候大会为什么要规定温度要下降5摄氏度
气候变暖是大气污染带来的结果,而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危害也很大。巴黎气候大会制定的降温计划其实也是治理污染的一种计划
,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❹ 巴黎的气候大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尽管现状不太乐观,但各国如果能在本次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一致,这内将是国际社会有史以来容最重要的一次气候协议。为了促使世界各国在未来信守承诺,国际社会仍需要从经济层面展开讨论。仅靠理想组建的联盟固然松散,但仍可以通过政治方式巩固加强。因此,各国即将达成的协议会直面气候变化危机,同时也会向各大公司及投资者展示充满希望的前景。如果巴黎气候大会能促使世界各国形成明确条款,以5年为周期规范各国的减排承诺,这将大大有利于改善全球环境。
❺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联合国召开巴黎气候大会有何意义
此次大会对整个世界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15巴黎气候大会将于几天后在巴黎举专行,届时将有196个国属家的代表团齐聚此次盛会。此次大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本框架下举行的。大会所达成的决议对全世界具有约束力。大部分国家都会派出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出席大会首日议程。每个国家都会为大会出一份力。许多国家为此次大会做出的诸多贡献也都已经发布出来。法中两国也刚刚联合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该声明中,我们确定了两国希望此次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此次气候大会对整个世界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全球平衡的维持,也关系到地球上所有居民的生存。”
❻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影响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包括《巴黎协定》和相关决定的巴黎成果,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巴黎协定》的达成标志着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
《巴黎协定》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进一步确定为低碳绿色发展。全球气候谈判的历史,实际上是全球从过去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形态向去碳化的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历史。但这一进程的演变十分艰难。其中既有传统能源行业抵制的原因,也有新能源行业技术、体制不完善的因素,更与未来全球发展方向不清晰有关。《巴黎协定》的通过,展示了各国对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明确承诺,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强烈的信号: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绿色低碳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理念。
《巴黎协定》奠定了世界各国广泛参与减排的基本格局。《京都议定书》只对发达国家的减排制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绝对量化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减排行动是自主承诺,不具法律约束力。根据《巴黎协定》,所有成员承诺的减排行动,无论是相对量化减排还是绝对量化减排,都将纳入一个统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这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尚属首次。
《巴黎协定》标志着国际气候谈判模式的转变,即从自上而下的谈判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1990年世界气候谈判启动以来,遵循的是保护臭氧层谈判的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先谈判减排目标,再往下分解。《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谈判模式。模式的转变对未来全球气候治理影响深远,值得高度关注。
❼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你说的是巴黎协定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协定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将以内“自主贡献”的方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❽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经过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维普、同方教育等数据库检索: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亚洲事务首席顾问杰弗里·巴德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中美两国今后在气候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美国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宋然平认为,中国在《巴黎协定》通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第一批国家签署协定,并表示在今年9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前正式加入,更是为协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强大动力。
“法国新闻电台”高度评价中国为落实《巴黎协定》所作努力。该电台22日在其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战略举措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还有助于建立以绿色工业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中国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中国作出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4/24/c_135306753.htm
❾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的影响有:
1. 绿色低碳转型目标要内求企业尽容快改变发展模式
2. 绿色金融政策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影响
3. 推进气候变化立法将增加企业合规压力
4. 碳市场的相关建设将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5. 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将促使企业能源转型
6. 科学技术产品扶持将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7. 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将增加企业相关责任
8. 源审计工作发展将监督企业能源利用
❿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新协议的性质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气候谈判不会达成一项从法律上要求各国减排的“条约”。但主办国法国却说,峰会结果必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