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发布时间:2021-01-20 18:25:25

㈠ 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政回策措施。
二是加答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㈡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近年来又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2、加强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通过无偿发放农具、发放生产资金、减免农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2)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扩展阅读: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树立新的思想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已证明,凡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和开放的国家和地区,都能把握时代脉搏,变机遇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当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有的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有的过分强调任期内的“显绩”,片面追求短期化发展目标等。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制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

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财政收入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同步推进。

二、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对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目前,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社会公共设施欠缺、陈旧,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等。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认真做好项目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实施“安居工程”、“畅通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一系列惠农工程,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本生产建设。

抓好以乡村道路、通讯、能源、饮水、广播、电视为重点的基本生活建设;抓好以植树、种草、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抓好以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缩小欠发达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对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一些民族地区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快等,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优势的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让各族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断促进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要大力发展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城乡结构,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㈢ 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党和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方针政策

①坚持自力来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源的原则。
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同时国家还通过
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

㈣ 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政策措施。
二是加内大少数民族容地区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㈤ 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

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

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5)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扩展阅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国家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明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二、是实施一系列文化工程,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倾斜。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全国民族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建立了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

㈥ 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的政策或措施有哪些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了哪些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1、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2、有利于为巩固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提高我过的综合国力。

4、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5、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6)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扩展阅读: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做到:

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所以,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③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⑤实现民族团结,还必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㈦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哪

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有哪

㈧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惠政策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事业,主要优惠政策有:
一是对民族贸易网点和民品企业实内行流动资金优惠利率、技改贴息容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二是对民族地区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少数民族贫困乡村水、电、路桥、危房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项目;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项目。

㈨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1、树立新的思想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已证明,凡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和开放的国家和地区,都能把握时代脉搏,变机遇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对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目前,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社会公共设施欠缺、陈旧,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缩小欠发达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对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一些民族地区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快等,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扶贫帮困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总量小、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其中资金不足是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即“人民生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教育力量薄弱、医疗卫生事业落后、通讯能力低下、人才队伍匮乏等。

㈩ 你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政策措专施。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属力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阅读全文

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