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我国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中部崛起应当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尤其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投资工作中。
促进中部崛起应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应当看到,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不足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200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8.6%,中部6省为44.3%,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投资6776元,中部6省为447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如果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不可否认,目前全国的投资率偏高,但中部6省的投资率仅略高于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因此,在我国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初期实现中部崛起,应鼓励资本向中部转移,适当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同时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部地区在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坚决避免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求发展等情况。这就要求中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投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崛起。
发挥投资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好地发挥投资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作用,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投资工作中。为此,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则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因此,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的粗放型工业化道路,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中部崛起,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中部的投资和发展,无论是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和升级还是新上项目,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㈡ 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心所向,国家的政策也支持,持续发展是合理的.使用生态袋来改善环境,可以护坡,也可以做成重力式挡土墙,植被生长茂盛,一劳永逸,效果良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