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9 21:37:07

A. 造成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医疗水平更是世界一流水平,因此老年人的平专均寿命较高,但属同时日本又有非常低的新生儿出生率,所以老龄化愈加严重。

除此之外,也与日本社会观念改变有关,快节奏的生活使年轻人的压力增大,导致年轻一代逐渐陷入到“低欲望社会”的环境中,与结婚和生育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1)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日本老龄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21日消息,日本“敬老日”到来前夕,厚生劳动省发布数据称,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首次超过361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8.7%。这是日本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在老龄化程度方面高居全球第一位。

根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日本全国100岁以上的老人首次超过8万人,而且2020年度内已达100岁和将达到100岁的老人有41802人。厚生劳动省认为,日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以及日本人老年人及时求医。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4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三成以上。

B. 日本社会少子高龄化的现状及成因,影响

日本在平均寿命、高龄者人数、高龄化这三种增长速度上,堪称世界第一的高龄化社会。日本的少子高龄化原因,一方面是出生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是平均寿命延长,从而造成了高龄者不断增加。日本人口的构成用人口金字塔型来看的话,第一次生育高峰是1947年~1949年,第二次生育高峰是1971年~1974年,这两个年代急剧膨胀,因此出生人数的减少,造成了年轻一代的延续变得狭窄起来。另外,第一次生育高峰的人们,马上就到了高龄者的队伍从而发展为高龄化。与2005年相比,到2020年总人口仅会减少1成左右,70岁以上的高龄者会增加几倍,社会负担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儿童人数减少尤为显著。据总务省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1日,日本15岁以下儿童人数为169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9万人。这是日本儿童人数自1982年以来连续第30年减少,也刷新了1950年有可比较统计数字以来的纪录。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降至13.2%,连续37年降低。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在人口超过4000万的26个国家中,日本儿童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最低,而65岁以上老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则达到23.2%,再创新高。
本论文首先从总务省统计局的统计出发,阐述了日本高龄化的现状。而且,论述了关于高龄化已经开始形成、生活状况的变化。最后将目光转向高龄化社会白皮书,详细阐述了高龄者健康、福利和高龄者参加社会活动以及高龄者的生活环境。通过本文,日本希望人们明白,他们正为保障高龄者的生活这一目标而在努力。

C.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在带来一定的人口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经济上的问题。这首先就表现在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了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同时社会又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供养,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但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在人口老龄化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较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小,甚至小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幅度,那里就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的现象。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就会立即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就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比较明显,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成为制约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对于中国,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资料,15到59岁的劳动人口,从1950年到2015年呈增长趋势,中国15到64岁的劳动人口,到2015年达到10亿左右的高峰后逐渐下降,2050年降为8.45亿。劳动人口比重则从2005年的71%下降到2050年的60.7%。劳动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开始1970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生育高峰造成的,少年儿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变化不大。从1970年到2010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呈增长趋势,从56%提高到72.2%。此后,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呈不断的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71.9%直到2050年的60.7%。 由于在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很丰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十分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2、抚养比的上升将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加大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常用的抚养比指标有:总人口抚养比(简称总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简称少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简称老年抚养比)。在我国,一般以15岁到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被抚养人口。抚养比指标反映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抚养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人口老龄化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导致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上升。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年(7.26)到1970年(7.68)经过短暂的增长后开始了平稳的下降。然后从1970年(7.68)开始,老年抚养比开始了不断上升的阶段,直到2050年的38.88%,此时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还不到3:1。即平均三个劳动年龄人口要养活一个老人。 由于少年抚养比的不断上升,从1950年到1965年,总抚养比呈强烈的增长趋势,1965年达到80.51%。此后,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少年抚养比急剧下降,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从1970年的78.57%下降到2010年的39.47%,达到最低谷。从2015年到2050年,总抚养比则从40.33%猛增至65.40%,不但超过了印度、印尼、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65个非劳动人口,不但会使社会负担很重,还会大大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从微观层面上看,当我国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家庭的代际抚养比就会出现大幅度提高。未来我国家庭现阶段的普遍模式是4:2:1,一个成年孩子将负担6个长辈。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行有助于缓解家庭负担,但这一模式的高家庭抚养比仍将影响年轻劳动力的收入支出。因此,未来我国将面临老年人社会抚养比和家庭抚养比的双重挑战。 3、老龄化过程中的 “人口红利”时期 老龄化虽然对劳动力产生长期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某些有利影响,一个广为人知的好处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学说的核心思想认为,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中国目前以及今后15年左右将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时期。 在“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投资的收益率较高。而劳动力年龄结构较小,劳动者为养老而进行储蓄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压低了利息水平,这两者都有利于促进投资的增长。众多的劳动人口产生了大规模的市场,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人口红利”时期的经济将呈现出投资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局面。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韩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无一不受利于“人口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红利”期不会长期持续,一般只有15-20年,而之后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将开始加剧。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加速经济发展。

D. 日本人均寿命提高,会给他们带来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吗

日本人均寿命提高一定会带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也有所提高,对于之前难以解决的疾病能够及时解决,所以影响人们寿命的因素好像没有那么多了,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幸福,所以人口老龄化是一定会有的。

日本出生率不高,人均寿命又有所提高,所以老龄化对之后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想慢慢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一定能够较好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否则的话整个社会会因为老龄化而停滞不前,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E. 日本高龄化的成因,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因为几十年前的日本人开始不愿意多生孩子了(原因很复杂 比如美国的文化的引入 工作版的繁忙 多子权多福的传统思想的消失等) 所以孩子少 大人多 大人几十年后变老人了
影响?
国家的养老金发放会压垮政府财政
国家适龄劳动力不足 生产力下降 税收下降

F. 90岁还在工作,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90岁还在工作,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呢,日本经济多年的停滞不前,其实对于国家来说十分不利,日本的老龄化和经济有很大的联系,下面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

三、老龄化带来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国家消费力不足:

年龄比较大的人,生活方面的需求就会减少,这样一来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会不足,现在日本就存在老龄化带来的消费力不足的影响。

G.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1999年为1:8.2,2000年为1:6,据联合国统计预测,2030年为1:2.2,即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另外,国家支付退休金也逐年增加。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老年人发病率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高,老年病又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的负担,医疗保健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迎接了挑战。预计不久的将来,医务人员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及照顾上。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社会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

H. 日本人口的少子老龄化会对日本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1劳动力价格提高
2劳动力短缺
导致日本经济逐渐衰退
但日本也采取了措施,他们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
纯手打,求采纳,谢谢

I. 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的情况出现,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已经严重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潜力。虽然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但是日本的经济产业结构离不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人口过度老龄化以及少子化就意味着廉价劳动力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日本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刺激人口增长的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并没有在日本社会引起太大的反响以及作用。

其实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也是发达经济体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缩影。因为在很多发达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都会出现严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发达经济体就会选择吸引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来进行就业工作。而日本这些年也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相对的优惠政策以及条件。可以说这样的政策也在有效的缓解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