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利弊 分政治 经济 社会 军事角度!
政治:统治者担心外敌入侵,动摇自己的统治,自大地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回,并采用闭关答锁国的政策,进行朝贡贸易。
经济:清朝的朝贡贸易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西方技术、文化等先进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是清王朝依然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人民思想落后,虽说有“康乾盛世”,但已是落日余晖。
社会:当时中国的商业城市还是比较多的,但人民依然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
军事:清朝初期军事较为强盛,和沙俄进行过战争并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但后期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工业革命,使欧美发展极其迅速,是清王朝军事不断落后,尽管有1860年左右的洋务运动,但是这只是器物变革,不涉及根本的政治变革,所以没有明显效果,这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得以体现。
❷ 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影响:
一是由于“朝贡贸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补贴上,导致了明廷财政的缩减。
二是由于“朝贡贸易”主要是宣扬“国威”,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三是由于“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导致了民间的走私的频繁,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2)对朝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属国的设置始于战国,如秦兵器铭文中已有属邦一词。汉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称属国。据《汉书》卷6《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汉书》卷6《武帝本纪》颜师古注曰:“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后汉书》卷118《职官志・百官五》又云:“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见“属国”是中央王朝为安置归附的边疆民族而依缘边诸郡设置的一种行政建制,“主蛮夷降者”,与郡同级。
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到汉末为止,北、西、东三边诸郡:定安、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北地、犍为、广汉、蜀郡、张掖、居延、辽东都有属国的设置,大者领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割边远县置属国,如割广汉北部都尉所治为广汉属国,割蜀郡西部都尉所治为蜀郡属国,割犍为南部都尉所治为犍为属国,割辽东西部都尉所治为辽东属国。小郡则属国置于本郡之内,不另标名称,如龟兹属国只作为上郡的一个县而存在。
属国设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译令,又有属国长史、属国且渠、属国当户等官。各官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中央,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
属国官掌属国兵,称属国骑或属国胡骑,又称属国玄军(玄军即铁军)。张掖属国有精兵万骑。
历史延伸
唐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这种"贡"和"赐"的关系实际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朝廷之所以明知亏本而乐此不疲。
唐代"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做这种亏本生意,朝贡贸易萎缩不振。于是改变经营方式,产生了市舶贸易。市舶贸易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但是到了明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绝对禁止私人对外贸易,所有的外贸又以朝贡形式进行。随朝贡而来的船舶,称为贡舶。朝廷并规定,东南亚国家一西洋诸国在广州登陆,日本在浙江宁波登陆等。广州是指定贡舶靠岸最多的港口。这种朝贡贸易制度,从明代后到清代,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唐中后期,市舶贸易已经取代了朝贡贸易。
什么叫市舶贸易?市舶贸易就是中外商人的商业等价交换,相当于今天的市场经济,不再是朝廷说了算的不等价的贸易经营。这种贸易,朝廷和地方都要赚到钱。要管好,必须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朝廷管理。
唐开元二年(714年),在广州首次设立了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市舶使的职责有四条:一是向前来贸易的外国船舶征收关税;二是代表朝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三是代表朝廷管理海外各国朝贡事务,管理外国商人向皇帝朝贡的物品;四是总管海路通商,对市舶贸易朝廷监督和管理。
唐代广州海外贸易的最大成就是,确立起一套全新的市舶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并为后世所沿用,在中国外贸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广州是唐代惟一设置市舶使的城市,为整个国家履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职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海外享有声誉。当时各国到唐朝进贡,都必须先到广州,广州再选择首领一人随员两人进京,其余随员留在广州。那时,外国人称长安为摩诃支那,梵文意思是大中国,称广州为支那,意即中国。
唐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转折点,唐朝廷在广州设立了市舶贸易制度,由海道来广州贸易的国家大为增加。
到了宋代,与广州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不少于五十个。广州成了"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大批船舶货物从海外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运送全国各地。广州的舶货物从海外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运送全国各地。广州的舶货除了部分朝廷直接北运外,其余全部在广州贸易,形成广州巨大的舶货市场。中外商人在这舶货市场中获得高倍利润。
1080年,宋朝廷正式修订了《广州市舶条》,并向全国推行。条文主要是关于海舶出入港的管理,征税的新规定,专卖专买的规定等。
优待外商是广州市舶贸易发达的一个因素。如长居广州的阿拉伯船主蒲希密父子和一阿拉伯一百三十岁老人,先后受到宋朝高官的友好接待。
广州市舶贸易量最大的仍是阿拉伯,其次是苏门答腊岛和爪哇。
元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大发展,同中国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五十多个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个。
❸ 中国古代重要朝代对外贸易的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
具体史实
开放:
⑴秦汉:对外交往的初始阶段。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开通。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⑵隋唐:对外交往活跃。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唐朝鉴真东渡传播文化;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著成《大唐西域记》
⑶宋元: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钬二尝缃楁潵鍗庡眳浣忓崄澶氩勾锛岃宪链夈?椹?彲钬二尝缃楁父璁般?銆?
⑷明朝: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1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
第一条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第二条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第三条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第四条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
2
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
三、古代中国和外国间的影响是互相的。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
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叶、向日葵,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给我们以启示: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画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宝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
❹ 不主张取消对朝制裁,谈什么对朝贸易
中国的周边国来家,特别是陆源地接壤的国家都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对中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然朝鲜的战略意义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要参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印度支那战争等。因此不能独立地看待国际对朝鲜的制裁,中国参与制裁,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毕竟朝鲜的核试验场距离中国太近,万一发生泄漏,东北地区基本都会受到污染。只要朝鲜放弃核试验,中国的利益就得到了保障,中国当然可以减少对朝鲜的制裁,还要继续支持朝鲜,增加对朝鲜的贸易。
❺ 清朝的海外贸易制度对中国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使得清朝免受外国的侵略,同时也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潮流。
❻ 鸦片贸易对社会经济和清朝财政产生了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海关进口鸦片超过棉纺织版品。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推权销工业品,中国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原料的国际经济格局形成,在东南沿海地区,列强倾销工业品,便当地手工业破产,商业性农业亦主要满足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的需要。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事件影响到中国经济,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殖民地程度加深。
❼ 朝贡贸易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1、由于“朝贡贸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补贴上,导致了明廷财政的缩减;
2、由于“朝贡贸版易”主要是宣扬“权国威”,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3、由于“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导致了民间的走私的频繁,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7)对朝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买”、“抽解”和“进奉”。对海舶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中国政府全部收买。
对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收购的部分,除供宫廷消费和赏赐外,也有再行出售的。元代行抽分。明代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❽ 中国与朝鲜的经济关系
贸易方面:
朝鲜对中国也有出口,主要集中在木材、矿产、海鲜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很低,“以海鲜为例,朝鲜的价格比中国至少低两倍,和日本相比差价在4倍以上。”据了解,朝鲜合作社以5元人民币一公斤卖给中国商人的海鲜,中国人转手卖给日本人,价格就可以涨到40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朝鲜的整个流通体系完全是国有的,在平壤,没有一家由本国人经营的私人商店。因此,与中国人发生边贸关系的人,也都是崔先生这样的朝鲜各个合作社的代表。丹东市进出口公司一位负责人估计,仅在丹东市,常驻中国的朝鲜合作社代表就超过1000人。
和朝鲜做边贸,账面上肯定是大赚,只是风险太大,而且账面外的支出太多。这家边贸公司老板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据了解,目前从中国出口到朝鲜的各种商品,最保守的也有1倍以上的价差,而且出口朝鲜的商品,报关、边检的手续相对也简单,扣除不到20%的关税以及运输费用,至少也有20%以上的毛利,“如果是家电、机械这种技术含量稍微高一些的商品,利润更高,甚至可以达到4~5倍。
经济方面:
近年来,朝鲜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引进外资建立合营、合作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为振兴国民经济服务。
朝鲜自80年代起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吸引外商投资。1984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通过了《合资经营法》,允许外商以合营、合作等方式到朝鲜投资办厂。其后,朝鲜陆续制定了《外国人投资法》、《外国独资企业法》、《合作法》、《外国人所得税法》和《外汇管理法》等一整套法律,并颁布了几十项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有关外商投资的法规和实施细则。逐步健全的政策法规,为外商到朝鲜投资创造了条件。
由于投资政策的放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陆续涉足朝鲜的投资领域,与朝鲜开展来料加工合作,一些朝外合营、合作企业相继在朝鲜落户。到90年代初,朝外合营、合作企业达到100多家,外商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近几年,朝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签订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外资项目。朝鲜与外商建立了平壤钢琴合营公司、金刚山发动机合营公司、胜利合营公司、乐渊合作公司、光明合作公司等一批新的合营、合作企业,其产品不仅在朝鲜国内市场销售,而且行销国际市场。1991年,朝鲜宣布在东北部建立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10年来,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在那里建立了金融、通信、电脑、机械、日用品和饭店等合资或独资企业。
朝鲜政府本着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随着近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朝鲜对外贸易的对象和领域不断拓宽,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朝鲜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去年的外贸总额达到20亿美元。今年5月,朝鲜在平壤举办了国际商品展销会,向外推销其产品,进行招商引资。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家公司前来参展。朝鲜企业也展示了机械、服装、日用工业品和药品等产品。在这次商品展示会上,朝外双方企业不仅扩大了贸易关系,而且就合营和合作达成了不少意向性协议。
朝鲜政府多次宣布,愿同一切尊重其主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与之开展经贸合作。近年来,朝鲜同西欧国家相继建立了经贸联系。去年,朝鲜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签订了鼓励投资、经济合作和贸易结算等协议。今年,朝鲜与欧盟建交,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瑞士ABB集团同朝鲜签订了在电力和机械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协议,并在平壤开设了西方首家大企业的办事处。目前,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已表示愿同朝鲜发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此外,朝鲜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签订了贸易、防止双重征税和投资保险协议,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得到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朝鲜新组建了一批适应海外市场的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朝鲜对外建设总会社等各建筑企业派出数千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俄罗斯、孟加拉国、科威特、利比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和劳动承包。万寿台海外开发会社集团先后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造铜像、纪念碑等艺术作品,进行房屋装璜和公园造景,为国家赚取外汇。赤道几内亚、多哥、加蓬等7个非洲国家的总统铜像、埃塞俄比亚的人民英雄纪念塔和马来西亚的粮谷博物馆等都是该公司的作品。朝鲜工业技术会社在中国等国家设立了分公司,依靠朝鲜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及生产基地,开展新技术、新发明和专利等技术贸易。
❾ “朝贡贸易”对中国有何影响
朝贡贸易的定义
定义1:
一、安南并没有将朝贡贸易作为官方的正式回贸易所谓朝贡贸易,是指藩国在朝贡过答程中,由于官方参与或授权下组织的对入贡国的商品贸易,它以获利为目的
源自: 明朝与安南朝贡及民间贸易问题探析 《江苏商论》 2005年 陈文源,吴青
来源文章摘要:朝贡贸易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在当时的政治、经济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安南即今越南,与我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我国的深远影响,之间发生的外贸行为很值得探讨。
定义2:虽然朝贡贸易和海禁所涉及的同是明朝外交和外贸的领域,但是朝贡贸易是指明朝对外采取的与海外各国在朝贡形式下友好交往和通商贸易往来的政策,它涵盖的是海外政策对外态度的一面
❿ 朝鲜开放对日本的好处是什么(各个方面政治·社会·经济·贸易等)
对日本经济复苏有帮助,可以出口,可以投资,但是朝鲜是不会开放的!连对中国都不开放岂能对日本开放?
人家朝鲜主席自己占山为王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