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巢湖经济开发区的房价
巢湖经济开发区的房价成交均价为3215.48元/㎡
巢湖市地处皖中,濒临长江,怀抱巢湖,毗邻长三角。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承东启西地带,是国家中部崛起、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区位优势明显。
巢湖经济开发区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市委、政府将与开发区接壤的含山县清溪镇1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开发区新区。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将居巢区半汤街道办事处成建制委托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现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半汤大道两侧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7平方公里,花山工业区10平方公里已开始建设。
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五大主导产业,即机械与汽摩配、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已有杭州娃哈哈集团、浙江001集团、上海海虹集团、安徽国风集团、法国菲特尔、台湾维尔、韩国希安琦等中外120多家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
巢湖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一是便捷的交通。巢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巢湖市东郊,距市商业中心2公里,紧邻市行政中心和闻名遐迩的半汤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区。开发区距省会合肥仅40分钟车程,距皖江开放城市芜湖也只有40分钟车程。距合肥骆岗机场6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也仅130公里。淮南铁路复线横亘南北二区之间,合巢芜高速、沪蓉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合铜黄高速以及通江达海的裕溪河水道形成了开发区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
二是较低的投资和企业运行成本。巢湖不仅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大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用工的成本不高,全市普通工人月工资在500元左右,大中专毕业生月工资600—800元。用地指标相对比较宽裕,国家加大土地宏观调控后,巢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存量土地优先保证工业发展用地,且价格相对较低。标准化厂房一般每平方米4-6元/月,项目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价格可适当下调。对投资额大、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土地价格仍然执行最优惠政策。同时,巢湖又是一个建材主产区,是建筑劳务输出市,在巢湖投资,建设的成本也比较低。钢结构标准厂房平均每平方米380-480元。
三是高标准的基础建设。开发区南区2平方公里已建成,半汤大道两侧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7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的花山工业区已开始建设。北区的道路管网框架已基本拉开,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也逐步完善。1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目前开发区每日供电能力达到4270KVA,供水能力28000吨/日,可提供燃气12万立方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万门。
『贰』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三瓜公社
三瓜公社是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设计理念,以“互联网+三农”为实施路径,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的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叁』 巢湖经济开发区的服务优势
一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企业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己办,围墙外的事专情一律由开发区办。
二是实行属全程一站式服务。实行24小时保姆式服务。企业涉及各政府部门的事务,全部由开发区全程代为办理。对落户项目,开发区组织专门人员,在登记注册、环评、生产许可证、相关报建手续、供电、供水、供天然气等方面提供全程协办服务。
三是全面推进“立即办”工作。
『肆』 巢湖经济开发区的园区概况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原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5年8月被安徽省政专府批准属为省级开发区,管辖面积达5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半汤区、花山新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半汤区主要发展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三产服务业;花山新区主要发展工业;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利用温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位于合芜马的“几何中心”,是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物流低廉,区位优越。
『伍』 巢湖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3%、71.3%、44.2%、46.8%、64.4%和41.1%;预计2011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4.8%、29.3%、33.3%、40%、30.4%和35.7%。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陆』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的合肥市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1、发展概况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战略,我市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工业反哺农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广义的11个行业大类)实现总产值490.86亿元,增加值161.01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狭义的4个行业大类),实现总产值295.42亿元,增加值102.95亿元。
2、发展成就
(1)产业门类齐全
全市已形成了以伊利乳业、蒙牛现代牧业、黑牛食品等为龙头的乳业产业;以丰乐、隆平高科、荃银等为龙头的种子产业;以华泰、真心等为龙头的坚果炒货产业;以金润米业、安徽燕之坊、丰大集团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顶绿、徽之皇、同泰、金绿等公司为龙头的蔬菜水果加工产业;以新希望、通威、大北农、华仁等企业为依托的饲料加工产业;以和诚、雨润、温氏、森淼等为龙头的畜禽加工产业。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截至2010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500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83家发展到30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55家、超5亿元15家、超10亿元7家。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统一、正大、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和威集团、雨润集团、黑牛集团、伊利乳业、温氏、新希望等一批大型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我市,提升了我市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我市已注册农产品品牌1200多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4个、省著名商标36个,省名牌产品17个。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近50家企业设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有1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HACCP、QS体系认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5个,绿色食品认证104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2个。此外,通过发展产业专用技术装备,涌现出美亚光电、皖仪科技等一批研发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掌握了部分专用设备的高端核心技术。
(4)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农业产业集中园区。肥东县食品工业园、长丰县双凤工业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蜀山区种业集中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取得进展,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5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7个,基地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基本形成了优势农产品块状和带状基地生产格局。
3、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到2015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粗加工)达到70%;培育壮大粮油、畜禽、食品、烟草、蔬果、生物育种等九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粮油、畜禽、食品3个超200亿和烟草等超百亿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快速壮大。培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超50亿元企业3-5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亿元以上企业100户,推动3-5个龙头企业上市。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力争龙头企业的加工装备和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粮食、畜禽产品加工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3个以上,省级以上名牌(省著名商标)突破100个;培育开发一批省级以上新产品。力争在休闲食品、畜禽加工业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产业集聚效益显著。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率达70%以上,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达到3-4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00亿元的县、区达到5个。
——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食品安全实现全程质量控制。
『柒』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老兄,你可能搞错了.要么是合肥市经济开发区或者合肥市高新开发区;要么是“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是和巢湖并行的地级市之一。因而我估计您说的是“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你说的是合肥市滨湖新区。因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一大半面积在巢湖市,一小半面积在合肥市。合肥在临近巢湖湖边的地方,搞了一个大型住宅新区,名叫“滨湖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