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8 02:42:34

❶ 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抄的改进;

  2.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耕作面积增加;

  3. 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4. 统治阶级惠民政策,如减免苛捐杂税,休养生息;

  5. 农学著作的问世(如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6. 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如占城稻、玉米、薯类);

  7. 重视水利的兴修;

  8.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❷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1
精耕细作的古抄代袭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1.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是怎样演变的?
2.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❸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经济构来成:中国古代农业源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生产技术: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为精耕细作作出重要贡献。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生产结构

战国以来,形成了大体以长城为界的农业民族区与游牧民族区。牧区中也有若干营农的土著族,但具有单一倾向的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牧区种植基础薄弱,对农区在经济上存在着某种依赖性,需要从农区输进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农区也需要牧区供应部分牲畜和畜产品。

两大经济区通过官方的和民间的、合法的和非法的互市实行经济联系,当它受到障碍时就往往发生战争。这种与民族关系纠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生产结构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影响很大。

❹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内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容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
(3)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4)农学著作的问世(如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5)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如占城稻、玉米、薯类)
(6)重视水利的兴修
(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❺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经济包括粮食作物交易、牲畜繁育、农业使用器具制造以及交易,不同时期的农业技术不同,农业经济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各个朝代主要的农业经济。

❻ 简述租佃制的产生,发展的过程,简述他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以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是战国以来随封建生产方式而出现的一种封建生产关系形式。

这一制度自战国至明清,延续了两千多年,并在这两千多年中不断发展变化,其有同于世界各国封建生产关系一般性,也有特殊性。佃户的人身依附,在劳役租时最强,后逐渐和缓。

北宋颁布《皇官庄客户逃移法》,规定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等。这是佃客依附性减弱的明文规定。

综览中国历代租佃关系,从地租形态来说,早期实物地租比较普遍,同时可能有相当比重的劳役地租,战国时的“分地”、汉代宁成的“役使数千家”即是。魏晋隋唐时,实物地租更加增多。在唐代租佃契约中,货币地租也出现了。

影响

租佃制的第一个优越性,表现在我国避免了比较原始的劳动地租形态,比劳动地租进步的产品地租从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占支配地位。在实行产品地租的场合,农民会有一个较高的文化状态,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及整个社会已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三者,有时交织在一起。租额有定额租,如索黑奴租地契约规定每亩交租一石二斗即是。有分成租,如屯田上的对分、四六分、三七分和二八分即是。

还有交作担保的押租、年节时送与地主的礼品、小租等。佃户的人身依附,在劳役租时最强,以后逐渐和缓。北宋颁布《皇官庄客户逃移法》,规定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

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等。这是佃客依附性减弱的明文规定。但发展是不平衡的,明清时代还存在着依附性很强的佃仆之类。

总之,中国租佃制有同于世界各国封建生产关系的一般性,也有不同的特殊性,内容复杂而多变化。这种租佃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❼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回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答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家,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税收基本来源于农业,国家的上层阶级来源于地主,国家的兵员和徭役人员则来源于下层的农民。国家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被迫耕种土地、缴纳赋税、服从徭役。重农抑商、抑制土地兼并、海禁、闭关锁国都是农耕文明的反映。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依附于农业,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商人及时发家致富了,也会买田置业,变成地主阶层。

❽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耕作方式发展:1刀耕火种,2石器锄耕,3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演变:1原始社会专的土地所有制,属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3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三国屯田制,北魏均田制)
我国古代农业特点: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❾ 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影响

利: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格局,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模式,维护了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弊:自给自足模式也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的小农经济的牢固确立致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❿ 中国古代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未来就是一个农业的大国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的发展,但是由于只靠农业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全部为手工。耕种另外没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所以这些年来一直都非常落后,导致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年。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