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在长三角的龙头地位会被替代吗
上海经济总量在长三角的比例逐渐下滑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富饶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不断崛起一批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其中上海更是以龙头地位的实力拉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内外环境对原有地域产业的冲击,上海经济规模占长三角比重呈逐年小幅削减。
8月13日,长期跟踪分析长三角经济运行的无锡统计局发布了其综合的数据:上半年长三角16座城市的GDP增速在企稳回升,整体的增速均值达9.4%,16座城市的经济总量为42381亿元。
而根据上海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上海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5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增速落后长三角16市2.2个百分点,其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例为22.5%。而在2011年全年,这一比例为23.4%。
“上海经济总量在长三角的比例逐渐下滑并不是这几年的事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表示:“很早就一直都有这个趋势。”
苏南更为抢眼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处陈群民对本报表示:“长三角政府间有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大家都对彼此的发展数据非常关心,上海这几年确实出现了这个情况,很难几句话能说得清楚。”
前瞻网记者了解到,2011年全年长三角16市GDP达到82023亿元,占全国占全国的17.4%。其中上海GDP19196亿元,占长三角的23.4%;而在2007年,长三角GDP为46672.07亿元,上海GDP为12001亿,彼时上海占长三角的比例为25.7%。
同处长三角的江苏则显示了另外一番景象。
以2011年计,长三角范围内的江苏8市GDP为38767亿元,经济规模在长三角所占比重达47.3%,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此前在公布半年数据之时,江苏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表示,2011年,江苏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居全国第一,而“今年1-6月,江苏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快于GDP增速2个点,实体经济发挥出关键作用。”
“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苏南是一个极为抢眼的区域,否则怎么会有苏南模式出来呢。”宁越敏对本报分析:“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上海处于后工业化的时代,所以相比而言,传统工业的优势逐渐式微是上海经济的一个特点,这点上苏南在总量上做得很好。
对于江苏这个传统经济强省而言,传统的产业规模依旧庞大,其中,纺织、轻工、冶金三大产业居全国一二三位。江苏对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也一直在延续,其已实施1.53万亿元的技改项目,目前已经有6个传统产业做到万亿级。
江苏社科院一位教授表示,江苏几年内培育出物流、科技、服务外包等8大类上百个服务业产业园。服务业占比目前已经超过43%,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支撑。
上海地位仍难替代
由于近年来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几乎是长三角地区城市中最低,加上经济规模占比的下滑,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否会下降甚至受到挑战成为一大疑问。
宁越敏认为,这几年上海的经济总量虽在长三角中逐渐减少,但不意味着上海在长三角的影响力会减退。
宁越敏称,上海中心城市的功能在这几年已体现出来,例如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都能服务到整个长三角,“例如近两年做起来的虹桥枢纽,就把整个长三角的交通体系给穿插起来了”。
因此,他认为,“在服务长三角的经济功能上,江浙两地很难能替代上海的龙头地位。而苏南和浙江环杭州湾地区的经济,更多是加工贸易型的,生产型企业占据更大的比例。”
例如苏南地区,其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78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达1.2万美元,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4%。
上海人口总数和苏南不相上下,但据前瞻网了解,上半年,其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44.57亿元,增长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65.7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0.4%,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
对此,有学者指出,尽管从总量上看,上海占长三角的比重在减少,但却标志着上海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恰好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善乔也表示,苏南也有苏南的劣势,如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加工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要转型和调整难度相对上海比较大。
周善乔表示,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制造业企业,其运营机制具有惯性,企业要实现转型必须投入巨大财力,其中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也使得企业裹足不前
2. 上海经济的繁荣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带领长三角地区一同发展,一起富裕。
3. 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什么作用
以复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制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超级巨人”上海,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6万亿元,位列中国第一;一批“小巨人”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都成飞速增长。经济总量基本都过千亿人民币。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5年11月揭晓的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4. 简述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版分别是其权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故答案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5.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带动作用
上海国金融心从资金上来说招商引资从科技上来说:推动研发事业从对外角度:促进贸易发展从而拉动区域发展
6.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叙述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内流域乃至全国都有容辐射带动作用.体现上海该方面作用的有拥有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为全国提供技术咨询,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输入原料、燃料,输出工业产品,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可吸引国内技术好人才,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故选:C.
7. 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是“一带一路”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带之一,拥有现代化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系统,面向中国腹地,是未来引领中国经济的重点地区之一!
工业革命之后,虽然国力日弱,但是科技大发展,商品经济大发展,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的贸易重镇,由早期的“内循环”转向外循环,由此长三角地区逐渐成长为工业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而随着交通的大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也开始全面扩充,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城市,辐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合计26座城市的超级城市群!
8.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带动作用
带动作用:
江三角洲区域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9. 上海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出口通畅,腹地开阔,口“惠”腹“实”。长三角地专区地理位置属优越,其核心上海位于长江口,是长江流域的出海门户,又是江海、水陆、空运的重要枢纽。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纵贯数省,区域之间有干支流通航里程为7.9万公里的黄金水道贯通,不但把中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把京沪、京广、京九等南北铁路干线连接起来,便于东西推进、南北联动,使经济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苏、锡、常、通、杭、嘉、湖、甬等15个城市分排两旁,组成了“口、腹、心”要素综合、实力强大的经济圈,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长江流域、服务于全国。
上海处于核心地位,经济拉动以及国际金融城市的位置对长三角作用无疑至为关键。
10. 作为一个经济学硕士的选调生,如何做能助力上海长三角区的经济发展
居然是面试题,那么你就应该了解,为什么面试官要问你这样的题目?他问版你这样的权题目的目的是什么?
他是想让你讲出宏观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只是想看看你在经济学运用上面的思路?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反过来试问一下,他问你这道题的目的,当了解对方的目的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做判断。
我不是专业学习经济学的,但是我非常喜欢经济学也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