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2014年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4年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1-01-17 16:28:58

❶ 湖南经济怎么样

湖南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9年GDP达到129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湖南在新的世纪再次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第十。(2009)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5510.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增长1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08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16亿元,增长13.3%。(2008) 外贸状况 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25.66亿美元,增长29.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4.10亿美元,增长29.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 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308.55亿元,增长1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7.02亿元,增长18.2%。实现税收收入486.27亿元,增长18.4%。上划中央“两税”470.79亿元,上划中央所得税120.73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8.9%。 湖南2009年财政收入1498.06亿 增长13.98%,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840.22亿元,增加117.5亿元,增长16.26%,上划中央“两税”536.48亿元,增长13.95%,上划中央所得税121.36亿元,增长0.49%。省本级完成财政收入449.05亿元,为预算的100.19%,增长7.2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6亿元,增长2.66%。 外资利用状况 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世界500强已有40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 农业 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2006年增长4.6%。 工业 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5.97亿元,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62.88亿元,增长20.5%;重工业增加值1793.09亿元,增长26.4%,增幅继续高于轻工业。优势产业增长加快,实现增加值200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加快4.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2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 国内贸易 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5%。 旅游业 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7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接待入境旅游者120.57万人次,增长24.2%;旅游外汇收入6.42亿美元,增长27.5%。接待国内旅游者10766.9万人次,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681.54亿元,增长24.7%。 劳动就业 2005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01.8万人,同比增加54.7万人,增长1.5%。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89.88万人,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城镇从业人员1011.92万人,增长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2004年,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2.3亿元,共有21.2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全省建设饮水解困工程2171个,帮助24.67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30.45万个;完成141所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帮助1.18万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支柱产业 湖南的工业门类齐全,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 [编辑本段]农业资源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全省国土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74万亩,丘岗山地2.56亿亩,河湖水面2043万亩。全省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岳阳是著名的淡水鱼类产地,产量全省第一。 特种动植物种类较多,森林资源充裕,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宜农荒地总量在全国居第11位,种子植物资源约占全国1/7,人均水资源是全国人均的1.5倍。 湖南无论是从气候、生物、土壤、水等自然资源来说,还是从农村劳动力等社会经济资源来说,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1193.61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1045.2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78.51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144.10亿元,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5295.8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种植面积155.74千公顷,增长14.8%;甘蔗种植面积 21.73千公顷,增长8.8%;油料种植面积926.55千公顷,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085.42千公顷,增长3.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2910.1万吨,比上年增长0.3%;烟叶19.58万吨,减少9.0%;出栏肉猪7955.60万头,增长3.3%;出栏牛227.35万头,增长3.2%;出栏羊873.52万头,增长1.2%;出笼家禽6.41亿羽,增长6.1%;水产品产量199.65万吨,增长5.5%。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全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全国第3位。著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冬菇、苡米、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宾湖水牛、湘西黄牛、湘东黑山羊、武冈铜鹅、临武鸭、浏阳三黄鸡、桃源凤凰鸡等,最为著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其中青鱼、草鱼、鲤鱼、鳙鱼、鲢鱼、鲫鱼、鳊鱼等4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不仅产量高,而且味道美。还有名贵的鲥鱼、银鱼、鳗鲡、黄鳝、甲鱼等,尤富有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总之,湖南在只占全国3.2%的耕地上产出了占全国6%的粮食、8%的棉花、13%的柑桔、6%的油茶籽、11%的猪肉、8%的淡水产品,不仅为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为确保全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湖南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它的跨世纪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正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

❷ 湖南省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几座城市,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之处

这些城市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应该就是地理位置很好,旁边的城市都会比较的发达

❸ 湖南经济怎么样

最权威数据(已经经过国家统计局初步核实)
GDP总量排名 省份 亿元 常住人口(亿) 人均GDP(元) 美元(2010)
1 广东 45472.83 0.97 46990.63 6941.52
2 江苏 40903.34 0.79 52106.17 7697.20
3 山东 39416.20 0.95 41710.26 6161.50
4 浙江 27226.75 0.52 52058.80 7690.20
5 河南 22942.68 0.96 23898.63 3530.34
6 河北 20197.09 0.72 28247.68 4172.79
7 辽宁 18278.29 0.44 42019.06 6207.11
8 四川 16898.59 0.83 20408.93 3014.83
9 上海 16872.42 0.21 80344.86 11868.65
10 湖南 15902.12 0.69 23046.55 3404.47
11 湖北 15806.09 0.59 26609.58 3930.80
12 福建 14357.12 0.38 37981.80 5610.72
13 北京 13777.94 0.18 76544.11 11307.20
14 安徽 12263.36 0.62 19684.37 2907.80
15 内蒙 11655.00 0.24 47766.39 7056.12
16 黑龙江 10235.00 0.39 26243.59 3876.74
17 陕西 10021.53 0.39 25828.69 3815.45
18 广西 9502.39 0.52 18451.24 2725.64
19 江西 9435.01 0.44 21210.37 3133.23
20 天津 9108.83 0.13 71723.07 10595.03
21 山西 9088.06 0.36 25244.61 3729.17
22 吉林 8577.06 0.30 28590.20 4223.38
23 重庆 7894.24 0.29 27410.56 4049.13
24 云南 7220.14 0.46 15628.01 2308.59
25 新疆 5418.81 0.22 24978.38 3689.84
26 贵州 4593.97 0.39 11749.28 1735.62
27 甘肃 4119.46 0.29 14403.71 2127.74
28 海南 2052.12 0.09 23861.86 3524.91
29 宁夏 1643.41 0.06 26085.87 3853.44
30 青海 1350.43 0.06 24114.82 3562.28
31 西藏 507.46 0.03 16915.33 2498.76

所以说我们湖南排在中间,跟上海广东比自然是稍微差一点,但是也不该妄自菲薄。湖南在内陆,先天的区位优势不如沿海,但是自身发展也是很不错的,比如这些年湖南省的旅游就搞得很好,张家界,岳阳楼这些都是大家选择的景点;电视台大家都爱看湖南卫视 ····湖南还有发展空间,继续加油了!

❹ 湖南省现有经济分区状况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依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政策作如下通知: —、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为了引导和调控文化事业的发展,自1997年1月1日起,在全省 范围内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省物价局、省财政厅〔1994〕湘价费字 第197号文件《关于开征特种文化消费附加费的通知》停止执行。
(一)各种营业性的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和高尔 夫球、台球、保龄球等娱乐场所,按营业收入的3%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刊物等广告媒介单位以及户外广告经营单位, 按经营收入的3%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二)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省属及中央在湘单位缴 纳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全额上缴省金库;各地、州、市及其以下单位缴纳的 文化事业建设费先全额上缴省金库后,再按实际上缴数额返还70%。具 体办法由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建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 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宣传 文化主管部门商定。
(四)各级财政部门不能因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而减少对宣传文化部 门预算拨款。

二、鼓励对文化事业的捐赠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对捐资者可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 纳税人通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对下列文化 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一)对我省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表演团体和电影生产单位的捐赠;
(二)对公益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的捐赠;
(三)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
(四)对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作品创作生产和精神文明 建设重大活动的捐赠;
(五)对其他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的捐赠。
三、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一)“九五”期间,继续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宣 传文化单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的规定》(财税字〔1994〕089号), 文件规定的7类出版物,县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和农村供销社销售出版物的 增值税,继续实行先征后退的办法;潇湘电影制片厂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 继续免征增值税;省、地(州、市)财政继续按宣传文化企业上年上缴所 得税的实际入库数列支出预算,建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省、地(州、 市)财政继续在预算中安排部分专项经费,纳入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财税优惠政策如因税制调整而停止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预算方 式相应解决宣传文化单位由此产生的经费问题。
(二)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行业,发给 的一次性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宣传文化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购置专控商品的,优先安排专控商 品指标,对购置直接用于业务工作的采录编辑设备、文艺演出设备、影视 制作设备等专业器材(不含小汽车、摩托车、大客车),按控购审批权限, 经同级财政部门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审定后,免征控购调节基金。
(四)对经计划部门立项认定的标志性、公益性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 设,除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4)财税字089文件规定的固 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优惠外,其他应缴的有关费用比照安居工程优 惠政策予以减免。
(五)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站)、博 物馆、科技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地)、转播中央台和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 台(站),各级财政要确保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公用经费;对图书馆的购书经 费应逐年有所增加;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文物征集和基础设施 建设。
(六)各级财政要支持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群众文 化生活。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乡村统筹提留中适当安排一定经费用于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四、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制度
为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保证重点需要,省要完善宣传意识形态导向经费、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优秀剧(节)目创作演出专项资金、优秀学术著作以及重点图书出版专项 经费等制度,逐步建立影视创作发展专项资金;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 立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的来源为财政预算资金和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的收费。专项 资金是财政资金,财政部门要做好预算安排,并按照有关财政法规的要求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督检查。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❺ 国家为什么不重视湖南省发展经济

国家并没有不重视湖南省发展经济。在2019年末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工业、投资、出口等指标逆势上扬,位居全国前列。

2020年要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就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要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新技术、新模式为传统企业赋能。

(5)2014年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扩展阅读:

保持“稳”的主基调,迸发“进”的新活力,湖南省经济呈现出“好”的总态势。产业更“新”,发展后劲更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成长,高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智能+”赋能制造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有望突破6000家。

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逾6000亿元,同比增长11.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底色更“绿”,可持续性更强。绿色生产方式渐成潮流,成为企业、行业的自觉选择。

湖南传统铸造行业中,金龙智造有限公司演绎了一出井盖“变形记”。公司过去生产普通井盖,能耗高、附加值低;现在生产的井盖,既减少能耗降低成本,还增加了新功能:井盖既是水质环境的“监测站”,也是5G信号的“发射站”。依靠绿色转型,这家工厂近两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

❻ 湖南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第二,自然经济是封版闭型权经济;
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❼ 湖南省2014年经济总产值是多少

27,048.5亿元人民币,增长9.5%,排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地方GDP之和超过了全国总量约4.78万亿元,重复计算、“统计注水”等导致的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的问题引至数字全无意义!

❽ 湖南经济在全国排第几

2019年1月的上半月,已经有至少10个省份在地方两会期间透露了2018年其GDP的粗略数据了。
而湖南省则以3.62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力压福建,在全国31省份中坐九争八。

在2017年,中国已有14个城市GDP进入“万亿俱乐部”,具体来看:

1)上海、北京、广州GDP总量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万亿;

2)2011年,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的GDP总量跨进万亿行列;

3)2014年,成都、武汉GDP总量突破万亿;

4)2015年,杭州GDP总量突破万亿;

5)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总量超过万亿;

6)2017年,无锡和长沙GDP总量均突破万亿。

看见湖南长沙没?😊

❾ 2014年湖南省各市州GDP排名

长沙
岳阳
常德
衡阳
株洲
郴州
湘潭
永州
邵阳
益阳
娄底
怀化
湘西州
张家界

阅读全文

与2014年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