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圳经济那么发达
深圳经济发达有着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
一、自然区位原因
1、深圳临海,有较长回的海答岸线,多良港便于大型船舶直接到岸,有利于便于外贸交易;
2、深圳背靠珠三角地区,经济腹地广阔,资源丰富;
二、社会经济原因
1、深圳是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城市和特区,政府政策优惠,政策倾斜较多;
2、深圳发展起步早,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3、临近珠三角工业区,便于共享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交流;
4、深圳与发达的香港相邻,便于吸引海内外商人投资;
5、福建广东地区为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建设家乡;
补充资料:
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⑵ 深圳经济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深圳的经济现在发展的很好~!速度也是很快的!环境也很好!08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排名第3!应该祝福深圳~!明天会更好~!
⑶ 现在深圳的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08情况 如果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比喻为国际经济的“寒冬”,那么,深圳,无疑堪称这“寒冬”中一枝“报春”腊梅: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预计2008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增幅可望圆满完成年初定下的发展目标;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830亿元,向中央上划202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增长21.6%。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因为这一年,在金融危机寒流袭击下,“寰球同此凉热”。外向型程度高、市场化、全球化程度亦高的深圳,自危机伊始就处于金融海啸的风口浪尖,面临着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严峻的形势。承受着内外不利因素夹击、双重挤压的叠加影响,深圳,从这一年一开始,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就在这十分不利的经济环境下,敢为天下先的深圳,改革开放中闯出一条血路的深圳,这次同样没有令人失望。经济一路爬坡向上,从一季度的10.2%,到半年的10.5%,前三季度的11.5%,再到年终有望达到12%,GDP增速节节攀升,深圳,在逆境中坚强而自豪地走出了一串坚实前行的足迹。 沉甸甸的经济数据,从哪里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清醒研判、准确谋划,出手早、出手快、出手准,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措狠抓经济发展,与企业共渡难关,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在深圳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一年来,全市企业在逆势中发力、在困境中奋起,党委政府与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谱写出了一曲激动人心的“冬日”进行曲!(圳特区报)
⑷ 深圳的经济就是靠香港
如果说九十年代的深圳,的确是这个样子,如果说是二十一世纪的深圳,谁靠谁,呵呵。
⑸ 你觉得深圳的经济增长靠什么
靠卖楼啊 你以为靠什么
⑹ 深圳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什么地优势
1:人力资源优势
解释:深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多的人才。各行各业的都有。内而且,相当一部容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人才。
2:信息资源优势
解释:当苹果产品火的时候,你看看,跟苹果配套的充电器,苹果皮,保护套,移动电源,几乎都是深圳生产的,或者是最早的,最好的,都是深圳生产的。当LED技术用于照明的时候,深圳,一年多的时间,又诞生了1万多家照明公司。这样的情况不胜例举。所以,2000年前,深圳制鞋,衣服,工艺品,产业规模很大。之后转移到东莞,惠州,浙江。2000年之后,电脑周边产品,是深圳的主项。现在,也转到浙江了。
3:配套资源优势
不管是(民用)高端制造业,在全世界商人眼中,都是一块宝地。廉价产品,老外知道去浙江。但是,哪怕是普通的工艺品,高端一点的,几乎还是留在深圳,不用说,高端制造了,电子技术,金属加工,等等,还是主要以深圳为生产中心。
4:服务资源优势
深圳的服务,还是一流的。不管是饭馆,还是打出租车,大家都能感受到,和内地不一样的。
⑺ 深圳经济发展快速吗怎么那么多人都去深圳呢
深圳好呗,具体——
深圳哪儿好
再过1年、10年,甚至是100年后,还会有人疑问。
问的人所处人生阶段、时代背景的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但我们倒是可以说几个通用性,毕竟很多人往往因为一个理由就来到了这里。
永不排外——深圳,是全国人的深圳
在深圳这个拥有两千万人口的城市中,土著居民人口在如今也不过仅仅40万(其他3个一线城市的土著人口都在千万级别)。土著人口这么少,“排外”的问题几乎不会出现。甚至夸张一点地说,还有点“排内”——每到一个新环境身边总会有一波人通过认老乡打开话匣子……
以至于女孩子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舒适地穿裙子;
深圳,从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首批5个公园,发展至今已坐拥921个公园,成为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2020年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空气优已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了。
深圳·福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深圳·罗湖·地王大厦·京基100
深圳·南山·华润大厦(又称“春笋”)
不要问高楼大厦与个人有什么关系,喝口鸡汤吧: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砖石到哪里都不会发光,不过这些高耸入云的大厦再高、再华丽也不能少了砖石的参与。
相比在老家,去某些部门办事的不爽感大大降低;
许多人亲测开小店几个小时拿到营业执照……
深圳是自由度相当的城市,这里的人普遍乐于接受新事物,整体来说非常适合追求自由的年青人。深圳的企业论资排辈的观念几乎没有,只要你有能力,只要成绩拿得出手,不管你出身何处,未来一片光明。
说深圳好,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条理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户最容易办理
这么多的理由,可能只有需要一个搔到痒处的理由,就足以帮助到还在迟疑的伙伴了。虽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但谁还没个开始?
⑻ 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被版划为经济特区,在党的政权策下,他们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施展了法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8)深圳经济靠什么发展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命运伟大转变的“密码”。
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
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有外电惊叹道:“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⑼ 深圳的优势是什么发展靠什么谢谢您的参与、、、
在中国,提到深圳,人们认为这个城市是开放、活力、繁荣、奇迹的象征。
深圳政府的一位官员说,这是过去的事情,而现在,上面的那些印象已经不能满足深圳的胃口了。他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个知名度问题,过去深圳在中国是个很有名的城市,但是在国际上,实事求是地说,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深圳,外国人对深圳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知道深圳的外国人对深圳看法也就是“深圳是中国大陆在靠近香港的地方搞的一块市场经济的试验基地”。
这位官员说,现在不同了,在国际上,深圳的名气虽然还没有像在国内那样如雷贯耳,但是很多国家的普通人都知道有个叫深圳的中国城市,他们知道深圳的原因不是因为“特区”,而是深圳的会展经济。
在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最南端的一个地方,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工建设一个庞大的工程,深圳人说,这是未来深圳的标志——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会展占地22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
实际上,深圳已经有一个名叫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的会展中心,这个会展中心面积5万平方米,过去4届“高交会”都是在那里举行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建一个面积28万平方米的“巨无霸”会展中心呢?
深圳科学技术局局长李连和兼任着深圳“高交会”组委会主任,他解释说,投入巨资建设新的深圳会展中心是由下面一组数字支持的结果,1999年,第一届“高交会”成交金额65亿美元,2000年第二届“高交会”成交金额85亿美元,接下来的两届分别是103亿美元和121亿美元,除了每年10月的“高交会”之外,一年365天,深圳其它行业几乎每天都需要租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举办各种展览,每年的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深圳市政府对会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感到吃惊,他们发现,原来那个5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太小了,必须建一个更大一点的场地,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个28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就这样产生了。
集中优势资源办会展
会展经济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出现会展经济现象,而且出现了一些会展经济极为发达的城市。
深圳的会展经济起始于1999年,在此之前,深圳一些区也在举办一些分散的会展,这些会展迅速走进了深圳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政府部门、企业界、新闻媒体和广大民众的关注,深圳开始考虑围绕会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深圳政府调研后认为,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对信息交流、商品展示和经贸合作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深圳一位官员说,发展会展经济是有严格条件的,应当是一个城市人文、历史、人才等综合资源的集中发挥。会展经济是个系统工程,它的发育远非建一两个展馆就能解决,它既需要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和配套设施,也需要先进的管理机制、组织手段、发达的服务业和国际开放度来支持。因此,会展体现着一个城市社会资源的综合配套能力的强弱。例如,香港不仅具有一流的会展设施,同时对参加会展的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政府官员通常会到现场进行政策、法规解答,银行到现场服务,会展的主办者还与酒店、旅游机构密切合作,为会展参加者提供较完善的服务。这样,不仅使与会者能做成更多的生意,也使他们对香港有总体了解。
这位官员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会展需要把城市的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协调和调配,单靠一个城市的某个区域是无法把会展做大的,而且一个城市乱搞会展,分散了城市的力量,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城市的利益。
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1999年,深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根据深圳产业的结构特点,集中城市的优势资源办会展,整个交易会由政府出面操办,而场内的交易则完全按照商业化运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深圳的整体形象。
深圳办会展经验良多
深圳集中城市的优势资源办会展已经4年了,从中获得了什么经验呢?
⑽ 深圳经济靠什么
那个可多啊,原先是靠电子方面嘛,现在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