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1、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2、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改进了生产工具抄和技袭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2、导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大量人口流向城市)的进程。
3、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
4、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5、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简况,影响
一、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3、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二、简况:
1、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2、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蓄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买足需要。
3、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4、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5、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6、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三、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2、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D.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意义(影响)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回组织形式:机器生产代替答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兴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 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
(2)阶级关系: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生活方式: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全球
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5)社会意识: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
E.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结专构属发生了变化。
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F.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代制政体,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如英国1832年议会制改回革,两党制的形成。形成了资产答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推动了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经济上:进一步推动了贸易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快了全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变。
文化上:推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加快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G.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6分)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也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转变。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建立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有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之外的动力,它受自然条件限制小,提供的动力比较强大。蒸汽机的使用,大大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火车、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开始出现。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欧美资产阶级凭借着坚船利炮,冲破了一个个壁垒,在世界各地销售商品、掠夺原料。
2.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革命使英国由以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工业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人口的布局,大批人口向工业区集中。大批工业城市兴起,如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城乡和工农业人口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
3.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和财富的增长:
工业革命中经济和医学的进步使欧洲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尽管19世纪期间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却是1750年时的三倍以上。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成为可能。
4.工业革命导致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使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同时开始。罢工运动锻炼了工人,到19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5.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新式运输工具的需要,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短短数年内,铁路占据了长途运输的主导地位,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蒸汽机还被应用于水上运输。到1850年,汽船已在运送旅客和邮件方面胜过帆船,并开始用于货运。
6.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欧美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交往的开展。欧洲的工业品大量销往美洲和亚洲,而亚洲和美洲向欧洲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经济交往的扩大,把世界各地的贸易圈联结在了一起,从而把全世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7.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为科学理论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家们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再次引发生产的革命性巨变,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比如内燃机的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