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知道旅游英语翻译的错误分析的研究现状
你这个没有,只有翻译得比较经典的文章,是在不好意思。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样人们的旅游欲望也愈加强烈。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people's income and living standard have been improved greatly,and their desire for traveling becomes everincreasingly fervent.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Being a new type of instry,tourism has a golden prospect.
近几年来旅游业日益成为三明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三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每年为三明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着三明的知名度。
In recent years,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Sanming city and has brought in sumptuous profit.Being a pillar instry of Sanming, it has elevated the city reputation as well.
本课题主要通过全面考察三明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系统整理现有的旅游资料,从中发现三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This topic is studied to find problems arised ring Sanming'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 give suggestion to the development,on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quo of Sanming ci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listing the exsiting tourism materials systematically.
为三明营造新的旅游环境,并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确立旅游业的独特地位,带动三明经济的飞速发展。
We should create new tourism environment for Sanming city, and establish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tourism i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romote economy development for Sanming city.
Ⅱ 据《2011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末三明市常住人口约为2 510 000人,2
C。
Ⅲ 永安三明沙县哪个的经济发展更快
永安经济发展有潜力。分析如下:一是永安人口32万,有20万在城里,人口城市化程度高。经济的拉动和消费都离开人口。三明和沙县人口都在20几万,而且乡下人口比城里多,内需拉动不及永安。
Ⅳ 三明市经济发展如何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25°29′-27°07′,东经°22′-118°39′。 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东西宽230多千米,南北长180多千米。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山地占总面积82%,耕地占8.3%,水域及其他占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三明(市区)、永安、沙县通行闽中方言,尤溪、大田通行闽南方言,宁化、清流通行闽西客方言,建宁、泰宁、将乐、明溪通行闽赣方言。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51.59 亿元(居福建省第5位),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3亿元,外贸出口总值4.6亿美元。基础雄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拥有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印染、塑料、造纸、森工、建材、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大中型企业50多家,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等企业都在三明,有“曲氏”牌痛血康胶囊、“白菜”牌农药、“三恒”牌彩色移印机、“福重”牌振动压路机、“双轮”牌轮胎定型硫化机、“飞鸽”牌聚氯乙烯硬片、“饶山”牌拷贝纸、“天河”牌竹凉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具有当地特色的鸡、鸭、兔、牛、羊等畜禽饲养及加工产品已初具规模。 三明作为一个著名的工业城,过去曾为福建省的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近几年来,我们福建省的经济在迅猛发展,而三明作为福建省的一个老工业城、文明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有人把三明比喻成福建省的一个“死角”。。由此可看出,三明作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国家对工业投资比重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三明应该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发展一些新兴工业,或选择一些盈利率较高的行业进行发展。就三明目前的情况来说,依靠工业仍然是促进三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寻求新的发展措施: 1、要不断加大工业企业的改革力度。企业的体制问题是制约该市工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了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企业的机制问题、结构问题、管理问题,工业经济才能实现高速发展。 2、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行业的骨干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积极吸引、借助、联合国际、国内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投资巨头,实施强强联合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适合该市发展的产业龙头。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优化工业结构要唱响科技主旋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其发展速度和所占比重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对华投资热潮,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金量,加快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该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以高新技术产业拉动该市工业生产的超常规发展。 4、积极开拓市场,做好扭亏增盈工作。对待扭亏无望企业,该合并的合并,该拍卖的拍卖。对待扭亏有望的企业,要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尽快扭转亏损局面。 从而进一步带动该市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三明发展缓慢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结束后得出的结论是:三明经济的发展还是有着十足的后劲!因为三明具有可以切实依托的国有企业,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所以三明只要对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过渡,尽快同沿海地区接轨,那么三明的发展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
Ⅳ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胡村镇怎么样 那里的风土民情和经济建设状况如何
宁化县湖村镇党委书记郑洪钦
镇长周文庆 一、镇情概况 湖村镇地处福建省宁化县东部,距县城26公里,镇域面积164.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68万亩),山地面积21.6万亩,林地面积15.6万亩,森林覆盖率70.1%。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88个村民小组,4311户16227人,其中农业 户 3581户14693人。2009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 2.09亿元,工业总产值6.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2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338元。 主要特点: 文明古镇。湖村历史源远,建村已历一千余年,黎坊的古建筑群已逾百年。在“老虎岩”发掘的古化石,系四万年前的古人类智人牙齿和哺乳动物牙床,是福建省已发掘的年代最久远、保存较完好的古人类化石。湖村文化底蕴深厚,相继出过“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一代才子张腾蛟,以及以书画闻名的张华元等名人。 革命老区。湖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巫坊村锣鼓坪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誓师点之一,当年澎湃县苏维埃政府、中央红军医院、兵工厂曾设在湖村,是红军的大后方、军需物资补给地,全镇有老区基点村13个。据调查统计,当年湖村参加工农红军的有314人,“二战时期”为革命牺牲的湖村籍烈士有77名。 工业重镇。是宁化县的工业重镇,全镇现有企业44家,其中工矿企业33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省级重点项目——行洛坑钨矿总投资额3.8亿元,是全国探明的四大钨矿床之一,三氧化钨储量达30万吨以上,钼金属储量1万吨以上。 矿产宝地。境内钨、煤、石灰石、高岭土等矿藏丰富,煤储量23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吨。 旅游景区。湖村镇旅游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奇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已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风景区。正在开发的有休闲度假胜地——蛟龙溪漂流、农业生态观光园——银杏山庄等。拟开发的有闽人资源——老虎岩、东南沿海最深的内陆湖——蛟湖、万亩桃花园、灵隐寺、水晶洞等诸多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中央红军澎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此外,现代工业园——行洛坑钨矿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重力选矿钨生产企业,前临796县道,背靠巍峨大山,不仅是工业重点项目,也是观光胜地,游客可在采矿、选矿现场一睹机械化采选工艺。 二、2009年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旱作基地得到巩固。充分利用万亩旱地资源,优化种植模式,形成了年种植6500亩地瓜、8500亩花生、1.1万亩水蜜桃、14万株银杏种植规模。特色产业初显成效。开发和改造茶园860亩、改造老果园3730亩、培育丰产竹林2150亩、栽培食用菌11万㎡,獭兔养殖业得到持续发展。 2、工业经济成效明显。矿产加工业平稳发展。矿产开发企业达18家,形成了以钨砂开发、石灰石深加工为主的矿产工业集群。省级重点企业——钨矿在制钨基础上,新建多金属回收车间,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年产钼精矿200吨、铜精矿400吨;腾龙水泥新上星光粉磨生产线;达辉钙业新建多晶硅生产项目。竹木加工业逐步回暖。竹木深加工规模企业发展至5家。联创精工投资5000万元新上实木家具生产线,产品以出口为主,在浙江等省市及阿联酋、迪拜建立了直销点;森林木业新上植物精炼油生产线,充分利用锯末等废料提炼精油,变废为宝;福祥木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为规模企业;鑫源木业生产的宠物屋在日本的销路不断攀升。 3、旅游产业迅速发展。顺利完成“7·18”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抓住泉三高速公路开通、宁化至湖村红色旅游公路通车时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前来湖村旅游观光的游客猛增,天鹅洞景区接待游客量比上年增长43%。蛟龙溪漂流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餐饮、住宿、休闲服务行业相继落户镇区,加快了我镇第三产业迅速壮大。 三、经济工作发展远景 湖村镇是宁化的农业特色镇、工业重镇、旅游大镇,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四求作为”、“争先作为”的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农业挖潜力、工业添活力、旅游增魅力、民生借助力”四力发展思路,迅速预热高速经济,进一步稳定农业、突破工业、搞活旅游、改善民生,保持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工作远景目标:2010年,计划实现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增长7.6%;工业总产值7.46亿元,比增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9亿元,比增22%;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比增6.8%。至2015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达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90元。 1、深入挖掘农业潜力。以客家源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稳步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下埠村种植1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打造“绿色蔬菜基地”。充分利用湖村万亩旱地资源,大力发展旱地经济作物,巩固万亩地瓜、花生、水蜜桃、银杏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变旱地劣势为优势,打造“万亩旱作基地”。抓好全镇14万株银杏树的管护,做大做强以银杏山庄等为龙头的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银杏茶、银杏保健品、药用银杏等银杏系列产品的研发,打造“银杏种植观光基地”。 2、不断增添工业活力。湖村是全市工业竞赛重点乡镇之一,将大力发展矿产、竹木两大工业项目,确保企业稳产和达产。一是做强矿产品加工业。稳定钨矿、腾龙水泥、旭日红矿业、新型建筑材料、达辉钙业、宏凌硅业等一批矿产品深加工规模企业的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灰钙生产项目。抓紧钨矿尾沙开发利用,延伸矿产品开发产业链。做大做强以钨砂开发、石灰石深加工为主的矿产工业集群,力争全镇矿产品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建成全县及周边县市规模最大的钙业基地和钙业大镇。二是发展竹木加工业。发展壮大联创精工、鑫源木业、森林木业等5家木字号深加工型规模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打响企业品牌,扶持源丰建材做好“杉之香”、“维盛”两大系列产品的注册工作,并支持其新上生产线,扩大再生产。扩大联创精工实木家具生产规模,提高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程度,积极申报省市级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同时,逐步扩大实木家具在欧美、阿联酋的市场占有率。支持鑫源木业开发生产各类新颖、美观、耐用的宠物屋,提高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三是打造工业聚集区。天鹅路口至龙头村公路沿线聚集了湖村大部分工矿企业,该区域内的企业聚集度高,资源也相对集中,将利用几年的时间,按照产业聚集要求做好规划设计,布置若干个块状工业区域,将企业逐步向区域内集中,建成湖村特色工业聚集区。 3、持续增加旅游魅力。湖村镇距离永宁高速马源亭互通口仅20分钟车程,在新一轮发展中,将以浦建龙铁路项目启动、永宁高速公路明年底通车、红色旅游公路竣工为契机,主动对接高速经济,加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强旅游产业,打响旅游品牌。一是加快蛟龙溪漂流征地等工作,年内完成旅游公路硬化、水库水坝船筏缺口1处、台阶式码头4处、上下码头管理房各1座及停车场等建设项目,计划实现一期投资额1000万元。二是继续完善天鹅洞景区配套设施,加强与县旅游局的对接,建设天鹅洞景区门楼、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游道、公厕及其他景区配套项目,计划完成一期投资额1000万元。三是充分利用湖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聘请资质单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积极申报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建设安心、安逸、安全的村镇旅游环境。同时,以国家地质——天鹅洞群为依托,辐射带动全镇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主要抓好蛟湖、老虎岩古脊椎动物遗址、灵隐寺、佛隐洞、水晶洞、红色遗址、钨矿现代采选工艺流程等一批旅游项目的捆绑策划。并加大对这些景点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客商进行开发利用,与天鹅洞景区、蛟龙溪漂流共享游客资源,形成集“地质游、生态游、红色游、工业游”为一体的“两至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名镇和旅游新区。四是突出天鹅路口至集镇路段这一重点区域,在区域内规划新上一批有档次、上规模、接待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场所、农家乐,逐步规划和改造具有客家风格的旅游步行街建筑群,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旅游配套设施的全面建设,提升湖村镇的旅游接待整体水平。同时,开发有湖村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字文章,延伸旅游产业链。
与三明经济发展问题相关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