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排列
按照GDP指标排列,中国大陆地区2011年GDP有23个省份超过万亿,GDP过万亿梯队分布:3万亿~5万亿元为第一梯队,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2万亿—3万亿元为第二梯队,分别是:河南、河北、辽宁、四川;1万亿~2万亿元为第三梯队,达到15个,分别是:湖南、湖北、上海、福建、北京、安徽、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广西、江西、天津、山西、吉林、重庆。以下为未过万亿省份,按经济总量由多到少排列分别是: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⑵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排列
2010统计:全国最新各省市生产总值(GDP)排名榜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以下为各省、直辖市具体生产总值排名第一名:广东省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增长9.5%第二名:江苏省2009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增长12.4% 第三名:山东省2009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增长11.9%第四名:浙江省2009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22832亿元增长8.9%第五名:河南省2009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19367.28亿增长10.7%第六名:河北省2009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17026.6亿元增长10%第七名:辽宁省2009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15065亿元增长13.1%第八名:上海市2009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14900.93亿增长8.2%第九名:四川省2009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14151.3亿元增长14.5%第十名:湖南省2009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12930.69亿增长13.6%第十一名:湖北省2009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12831.52亿增长13.2% 第十二名:福建省2009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11950亿元增长12%第十三名:北京市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1865.9亿增长10.1% 第十四名:安徽省2009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10052.9亿增长12.9%第十五名:内蒙古2009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9700亿元增长17%第十六名:黑龙江2009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8288亿元增长11.1%第十七名:陕西省200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8186.65亿增长13.6% 第十八名:广西省2009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7700.36亿元增长13.9%第十九名:江西省2009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7589.2亿元增长13.1%第二十名:天津市2009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7500亿元增长16.5%第二十一名:吉林省2009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7200亿元增长13.5%第二十二名:山西省2009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7100亿元增长6% 第二十三名:重庆市2009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6527亿元增长14.9%第二十四名:云南省2009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6168亿元增长12.1%第二十五名:新疆2009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4270亿元增长8%第二十六名:贵州省2009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3887亿元增长11%第二十七名:甘肃省2009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3380亿元增长10%第二十八名:海南省2009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1646.6亿元增长11.7%第二十九名:宁夏2009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1334.56亿元增长11.6% 第三十名:青海省2009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1081.27亿元增长10.1%第三十一名:西藏200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437亿元增长12.1%不含港澳台地区。
⑶ 全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用什么数据来衡量
我国经济的现状还是很严峻的首先这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问题,主要在于出口版规模较大,而国内权的消费需求不高,这样以来一方面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在这带来了经济泡沫等相关的问题。从总的来说,国民总体还是比较穷的,没有很高的消费欲望,而所谓的出口,也只停留在加工层次,为别的大公司生产产品,人家赚品牌费我们只能得加工费,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何况只拿GDP来衡量各项工作的好坏是及其不对的,应该转变这种经济增长的方式
⑷ 中国十大城市的发展经济状况
第一位:上海
一项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酷爱旅游的研究生李晋拍摄的各地图片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购买刊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绝:“我心中有两个上海。第一个上海从新天地开始,一直到外滩3号。第二个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车站旁的锅贴,以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当我第一次在午夜从便利店买到粽子时,我就承认,上海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大连
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时,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居民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于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第三位:北京
调查显示,“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第四位:广州
“机会较多,经济水平高”也是广州入选“宜居榜”最关键的因素。
广州是一座最难说清的的城市,没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气、没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没有老成都的悠闲从容、没有昆明的花团锦簇……只有那么一点实在、一点安稳、一点通透;还有那么一点张扬、一点浮躁、一点暧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矛盾,却都能包容其间,这就是广州。
第五位:成都
成都的悠闲,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六位:青岛
青岛的优雅,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绵长的海岸线、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娇媚的樱花和茂盛的法国梧桐、青岛啤酒和童话中的小房子、优雅的八大关和漫步的夜晚——这一切,构成了青岛的浪漫。那些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令你不由得把脚步放轻放慢。漫步在古老的街巷,即使是随着性子任意闲逛都是很写意美好的。”李晋在游记里这样描述这个城市带给他的感受。
第七位:杭州
杭州的缠绵,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八位:桂林
桂林的秀美,都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九位:珠海
珠海的浪漫,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十位:厦门
厦门的温馨、成为这些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一个城市的繁荣是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价值的城市。就目前看来,每个城市都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大城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小城市在经济水平甚至城市规模上向大城市靠拢,是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⑸ 我国有哪些经济发展比较迅猛的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有钱人也是数不胜数。甚至都能用“土豪”来形容了,但这个词除了形容一个人,还能形容一个城市。说到这你们是不是想到了迪拜,但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中国的有钱城市,人均收入比香港的人均收入高出了3倍,你们知道是哪个城市吗?一起看看吧!
这就是中国“最土豪”城市,人均收入60万,豪车更是到处可见,如果喜欢购物的,记得要去大运河购物中心哦,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去澳门旅游过吗?去过的话你们有怎样的感想呢?欢迎留言评论!
⑹ 各地经济如何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在大协同、大发展理念指引下,京津冀三地始终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战略核心、以高质量推进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为重点,凝神聚力谋发展,“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逐步显现。4月2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作为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纲要从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选择、交通网络、智慧新城等方面进行了科学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自4月中旬发布以来,围绕支持海南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要求,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已正式建立,细化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及“1+N”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形成中。
⑺ 中国各省经济情况分析
您好,一个省会的经济情况大概就反映了一个省的经济情况。
东北:辽宁省以鞍山的钢铁经济为经济支柱,原先发展较快,现在发展较慢。排名第一,黑龙江省以石油为经济支柱,发展匀速。排名第二,吉林省以汽车业为经济支柱,原先发展快,现在发展较慢,排名第三
华东:上海第一,江苏省第二,浙江省第三,安徽省第四
⑻ 亚洲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
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是最好的证明,东南沿海地区很多侨资企业,就是利用了那里的廉价地租和劳动力
日本电子产品到东南亚组装,理由同上。
日韩属于发达国家,而老挝越南等等,属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消费水平有很大差异
⑼ 中国各省市经济状况排名
GDP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其中中部省份占据了三个席位。这个跟2015年相比没有变化,有变化的是,湖北经济总量超过河北,成为第七经济大省,河北滑落到了第八位。此外,福建、上海、北京、安徽等地2016年经济总量排名第十到第十三位,分别比2015年上升一位。而东北老工业区的辽宁,经济总量下降比较明显,比2015年降低了四位,目前排名第14位。
⑽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排名
【采纳】
最全的年各省市GDP总值排名排名 省份 GDP(单位:亿元人民币) 增速 1 广东 45636 12.8% 2 江苏 40088 10.4% 3 山东 38165 10.9% 4 浙江 27005 8.9% 5 河南 21165 11.5% 6 河北 20137 12.6% 7 辽宁 17500 11.6% 8 上海 16845 11.2% 9 四川 15567 10.1% 10 湖北 15456 14.2% 11 湖南 15027 12.6% 12 福建 13601 12.3% 13 北京 13004 10.6% 14 安徽 12000 10.9% 15 内蒙 10130 13.7% 16 黑龙江 10088 12.2% 17 陕西 10006 12.6% 18 广西 9150 12.4% 19 天津 9005 17.5% 20 江西 8724 11.8% 21 吉林 8460 12.0% 22 山西 8350 10.6% 23 重庆 7230 10.9% 24 云南 7002 12.2% 25 新疆 5026 11.8% 26 贵州 4274 11% 27 甘肃 3970 10.6% 28 海南 2014 15.5% 29 宁夏 1580 13% 30 青海 1342 14.5% 31 西藏 626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