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铁对沿途经济有什么影响
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助推闽台经济区提速
2010年04月29日
随着26日早上7时12分一列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从福州首发,连接福州和厦门的高速铁路??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高速铁路不仅使福州和厦门的时空距离缩短到1.5小时,还将福州、厦门这两个台湾海峡西岸最重要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推动闽台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厦门岛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将随着福厦高铁开通全面对接。加上厦深铁路的建设,将为两岸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福建省新闻办主任朱清表示。
福厦高铁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东南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2009年10月开通运营的甬台温、温福高速铁路和在建的 向莆、沪杭、厦深高速铁路相连接,贯穿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群和重要港口,构成一条连接长三角、海峡西岸和珠三角的长达1650公里的纵向快速客运通道。
福厦高铁由铁道部、福建省合资建设,线路全长275公里,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50公里。沿线设置13个车站。
“过去福建常年处在战争前线,两岸对峙对两岸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都造成了影响。”朱清说,“希望福厦高铁的运营,能够展示两岸和平发展愿景,扩大两岸 同胞沟通交流。”
他表示,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相近,人缘血缘相亲,台湾同胞有80%祖籍地都在福建,来往需求密切。特别是两岸开放后交流日益频繁,交通更是备受关注。
南昌铁路局常务副局长佟永钊表示,福厦高铁的建成,对完善福建省铁路网布局,以及形成福厦综合运输通道,促进闽东南经济及闽台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福厦高铁将全面提升沿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为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保障。大大缩短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时 空距离,进一步改善海峡西岸投资环境,促进福建沿海及内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佟永钊说。
他表示,福厦高铁对于地处发达经济带的闽东南地区作用尤其明显。海峡西岸陆海交通一体化进程将加速,福厦间“城市联盟”呼之欲出,将为沿线城市旅游、地 产、物流、文化等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海西核心区的区位、港口、产业、资源、开放优势都将得到深度释放,并将极大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择业方式和生 活方式。
福厦高铁开通后,不仅方便大陆当地居民出行,也对加强海峡两岸人民交往有一定意义。届时,从福州乘坐动车到上海只需6小时,福州到宁波3小时,福州到温州 1.5小时。随着闽浙赣沿海交通的整体提速,海峡西岸旅游将全面迎来“动车时代”。
❷ 胶济铁路对济南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让交通更加的便利通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几率,给咱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❸ 轨道交通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有哪些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015-09-05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市民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现阶段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等不足,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进行介绍,深入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1、引言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内地有22座城市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线路达到92条,总里程数达到2816公里,年运送旅客突破120亿人次[1]。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不同层次出发,其促进作用可以分为宏观经济促进作用和微观经济促进作用两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宏观经济促进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宏观经济促进作用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所带来的效益,通常可以从投资乘数效应方面来分析。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投资增加引起国民经济收入呈现出数倍于投资规模的增长,在经济通缩时期政府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其典型应用[2]。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言,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水泥、钢筋等建筑工程物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必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水泥、钢筋、机械制造、冶金等建筑材料制造相关行业和设计、监理、建筑施工等提供建筑服务的相关行业必然会增加大量投资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从而引起相关行业投资的连锁反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能源、钢铁、建材、建筑、房地产等产业的拉动程度较高,轨道交通建设会带动产业链中各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增加会引起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增加,消费者收入增加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促进各行业收入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微观经济促进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微观经济促进作用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运营商以及当地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益,通常可以从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效益两方面来分析。首先,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引起单位产出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更大经济效益[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载客量方面,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逐渐完善并形成网格化运营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每日运送乘客人次数量庞大,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投资较大,但每个乘客承担的份额较低,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城市居民出行费用。其次,外部效益是指某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造成的非市场化的效益[4]。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效益突出表现在消费者效益和沿线不动产增值效益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经济效益,乘客搭乘轨道交通工具时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远低于其他替代交通工具成本,为消费者带来了切实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便捷了市民出行,沿线不动产增值幅度较大,对城市的商业和房地产的促进作用明显。
3、增强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建议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等缺陷,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现代城市交通理念,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政府应当转变过去修建道路解决拥堵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经济适用等优点的宣传力度,树立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同时,政府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时,应当贯彻落实项目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切忌盲目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工程。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外部环境。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不动产增值程度明显,政府应当用这部分土地增值金适当补贴城市轨道交通[5]。首先,政府应当拿出部分土地出让金设立土地开发基金等财政专项款,用于补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征地、规划等支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增值的良性发展;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年地租的形式与城市土地承租者签订租赁合同,在租期内收取较为稳定的土地收益,或者按照市场情况签订动态租赁协议,实现城市土地增值的互利共享,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应当改革城镇建设税费,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具备条件的不动产开征物业税,物业税应与不动产市场价格相挂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引起沿线不动产价格的上升,也应适当提高沿线不动产物业税,用物业税来补贴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亏损。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展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日常运行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优化服务流程,减少非必要的运行成本,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应当积极增加自身收入,可以联合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按照一定比例将沿线不动产由于轨道交通建设而获得的增值金额补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可以自行建设沿线不动产,建成后通过自营或出租方式收取土地增值收益来补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多种方式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两方面,通过强化现代城市交通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等措施,可以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国龙,贾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效益分析及融资模式探讨[J]. 价值工程,2015,02:159-160.
[2]徐青立. 浅析轨道交通建设对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J]. 商业经济,2014,07:52-53.
[3]周强. 地铁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改善[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5:478-479.
[4]周昊,周君. 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3,02:29-34.
[5]梁兴辉,李俊辉. 中国地铁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17.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6959319.htm
❹ 胶济铁路的客观影响
从客观上看,胶济铁路为山东的旅客与货物运输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货物流通,推动了铁路沿线一些城镇商业经济的发展。
首先,铁路的修建与通车,大大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向者由青岛至济南,须九日或十日,火车通后,则仅十二小时而已足”(同上书,第134页)。一德国殖民者曾称:循铁路由北京搭车来青岛,再坐公司轮船径赴欧洲,“涉风涛而不惊,历风尘而不倦”,“交通之便,不亚西欧”(《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第593页)。
其次,胶济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城镇商业经济的繁荣。如潍县,除潍城外,坊子、二十里堡、南流、蛤蟆屯、大圩河,“皆以接近铁路,顿成商业中心”;寒亭、眉村、杨家埠、望留、固堤、马思等村镇,“虽僻处乡曲,亦各有其重要地位”(《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第3册《潍县》,第15—16页)。又如益都杨家庄,铁路未通前,乃一偏僻小村,“固无商业可言”;修通铁路后,这个仅有60余户的村庄,就兴起了大小商号20家(同上书,第4册《益都县》,第15页)。
另外,胶济铁路的开通,还促使山东半岛的经济格局有所改变。铁路通车后,不仅使青岛在军事上的地位益显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动青岛的贸易经济更趋繁荣。原来昌邑、潍县、胶州、高密、平度、掖县一带的进出口货物都在烟台港出入,铁路开通后逐渐都改为青岛港;在烟台的商号,有些也迁往青岛。山东半岛的贸易中心,逐渐由烟台转向了青岛。
从主观上看,德国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是与侵占中国的领土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德国侵占胶澳之前,德国驻上海领事就曾向其政府报告:“胶州湾乃山东全省第一要地,经我国占领后,可据山东之利权。若我能立定根本计划着着进行,则不但仅得山东之利权,且可操中国全国之死活权。”而“操中国全国之死活权”的根本措施,就是在德国占领胶州湾后迅速修筑一条直达济南的铁路。这位领事指出:“我能将此路筑成,则我无穷之利益,皆在此铁路上。盖铁路若成,则由中国内地,可直达胶州海口;中国内地所生产之货物,可由海路运到德国,是即如英国在印度之办法。”他进一步指出:“是路既成之后,亟宜引而长之,而引长之路,以行向直隶、河南之间为第一要义。盖我铁路所至之处,即我占地所及之处”(《外交新纪元》,民国六年铅印本,第141页)。胶济铁路的修建,无疑使德国人在山东扎下了根基,使其势力范围得到了巩固与加强。有资料载:“山东诸要市,以胶州为中心,依铁路政策连络之,省中拓植之利,几全入其掌握”(《山东近代史资料》第3分册,第131页)。而且,德国侵略势力也随着胶济铁路的修建而逐步向内地扩充与延伸并直达省城济南。德华银行、礼和洋行相继在济南开设了支行,其他德国商行和店铺也陆续开设于济南,且其外交机构亦在济南设立了领事馆,使济南变成了他们向内地进行侵略与掠夺的前哨阵地。尤其是德国驻济南领事馆成立后,“华政府于山东之一举一动,皆受德人指使”。史料记载:“当今江督周制军馥赴东抚任时,驻华德使告之外务部,谓:‘尔后东抚更迭,必当先日见告。’其后周制军他转,胡中丞廷干嗣之,卒以德使干涉,不得莅任。至代以杨中丞士骧,华政府又以未告之故,受德使诘责。”“观其干涉于东抚之更迭,直以山东为其属地然,此不独德国之意旨可知,即山东之前途,亦了然已”(同上书,第131—132页)。
另外,通过胶济铁路,德国殖民者将大批洋货输入山东内地,又从山东掠走大批土特产品,从而使广大农民与手工业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进一步遭到破坏,纷纷破产失业。与此同时,德国殖民者还利用“迂路以就矿”的办法,通过修筑铁路,霸占了山东的优良矿区,对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随意挖掘、掠夺,并对山东的民营矿业进行百般压迫,使我国矿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民营资本也颇受打击、压制。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山东人民的贫困与苦难。
❺ 铁路对沿线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影响
铁路对沿线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影响
(1)完善铁路网,使铁路网更加合理。回本格拉铁路答通车后,不仅连接至刚果民主共和国,而且将在卢阿卡诺车站与规划建设的安哥拉至赞比亚铁路相连,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等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极大降低这些国家铜矿等资源的出口成本。并将通过与纳米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等周边国家铁路网接轨,实现南部非洲区域铁路的互联互通,进而形成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本格拉铁路通车后,有利于促进沿线自然资源的开发,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本格拉铁路通车后,当地部分农牧民可以转化为铁路职工,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本格拉铁路通车后,当地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便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❻ 铁路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铁路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与安全作用东亚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我国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铁路建设就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一方面,我国已有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输入输出,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
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作为交通运输的铁路是强化控制和保护领土的最有效的工具。作为亚洲最大的陆权国家,必须从全球发展定位和国家经济角度、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铁路具有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
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战略层面上,铁路发展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
(6)胶济铁路对沿线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分级
根据线路意义及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800万吨;
Ⅱ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
Ⅲ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
❼ 高铁的建成将给当地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
第一,高速铁路建设对内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容,即高速铁路的投资效果。
第二,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直接经济效果,主要包括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交通安全等对经济的效果。
第三,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间接经济效果,主要包括产业布局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经济带的形成等。
第四,高速铁路建设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
第五,高速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现代文明和技术进步的体现,能增强一国人民的荣誉感、现代感和民族自信心。
第六,高速铁路拉近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同城化”效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七,高速铁路增强沿线地区居民的荣耀感和自信心,带来人们文化、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第八,高速铁路建设节约土地资源,高速铁路运输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❽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初步实现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资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能够增加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加大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力。还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会设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村快速实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人员、物资、技术、商品的流通。学习新的资本投入方式,改善投资的环境,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3. 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着耕地少、人口多、资源储量大,但是人均占有少,开采难度大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阻碍。环境的快速恶化、资源越发短缺、生态逐渐失衡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速铁路有很多的优势,污染小、占地省、运能大、能耗低等优势能让高速铁路被广泛运用。高速铁路具有适应性强、全天候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铁路是中长距离运输中最有节约特性的一种绿色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航路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能够有效的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高速铁路的修建到投入运营,能够给沿线地区带去很多就业岗位, 6 499 人的就业问题可以由1亿元的铁路投资来解决。铁路建筑业的就业人数除外,还能为社会解决5 349 人的就业问题。例如:京沪铁路的建设在建设时期一共提供了60多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站在长远计划的角度来看,高铁的建设还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人们的居民收入,很好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5.形成走廊经济带
高速铁路能够促使沿线区域的大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很大尺度的改变空间范围和产业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经济走廊或者交通走廊。采用上述可以说明,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将山东半岛环渤海经济圈和全国的经济管理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所处的京津唐经济圈和全国最繁荣、经济很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体的京沪大都市带。促进三个经济圈的各个地区间的交流,加深了三个经济圈之间的联系。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的资源优势,去优化布局,致力改善华北区的整个投资环境。可以有效的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强对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覆盖和带动。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深深的影响着第二产业的产值。这种影响主要因为高速铁路的投资很高,对建材和钢铁的需求很大,带动沿线地区的建筑业和工业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第二产业来说,高速铁路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围绕高速铁路的规划新城和站点建设去带动当地的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高速铁路的建设到运营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产生正面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铁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明显超过了第二产业。高速铁路的建设会导致沿线区域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促使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京沪高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设京沪高铁的时候,沿线区域的三大产业结构,在高铁建成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值转向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均有所下降。
❾ 铁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是必须要实现的重点,因此铁路的发展之于国家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繁忙干线的运输能力极度紧张,不仅客运能力十分短缺,而且货物运输受到极大制约。发展高速铁路,可以实现铁路繁忙干线的客货分线运输,减小客货干扰,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的重载运输,极大地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
二是发展高速铁路能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 ”效应,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我国东西间,南北间将不再遥远,中部地区也必定更加通达,将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经济 “造血 ”功能;
三是发展高速铁路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由于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部分国家重点资源性战略物资运输依靠其他运输方式,既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对石油等能源资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长。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❿ 高铁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
1、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高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西部地区的高铁投资,有利于为当地钢铁、水泥等行业创造市场需求,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更重要的是,高铁发展起来以后,将带动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帮助中西部地区减少对重化工业的依赖,逐步优化经济结构。
2、提升城市圈竞争力
交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的发展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交通模式;一定的交通模式形成以后,将影响城镇化的范围和进程。因此,在不断完善我国铁路网建设的同时,在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建设高速铁路,符合这些区域进一步城镇化的需要,也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城镇化进程。
3、为“中国制造”树立榜样
高铁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发展的路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将起到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而且,随着高铁的发展和走出国门,其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环节将不断上台阶,对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有利于倒逼其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0)胶济铁路对沿线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高铁的基本特点
1、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而且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
2、高速铁路的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
3、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4、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
5、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