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影响

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3 05:00:18

⑴ 美国经济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从官方媒体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媒体信息之一:
2008年10月04日,中国政府网:人民银行就美国会通过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答问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中国政府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巨大。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监管部门加强了审慎监管,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中国金融体系是稳健的、安全的。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充满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了避免和减少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监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各项应对预案;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和服务,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自身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中国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密切沟通与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媒体信息之二:
2008年10月03日,中国新闻网,实体经济未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唯一亮点是中国
中新网10月3日电
相关调查近日表明,全球发达经济体经历了难熬的9月份,这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说明实体经济未能摆脱金融业危机的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从日本、整个欧洲地区到美国,制造业调查结果均较为黯淡,读数显示产出在不断下降;而唯一的亮点是中国,中国的相应调查显示,在经历了8月份的疲软之后,9月份制造业活动出现了反弹。
媒体信息之三:
另据中国之声(电匣子)广播分析,中国属大陆型经济,只要适当扩大内需,仍可以保持较强的经济活力!(听的时候我正在做饭,具体分析及不大清了,大约是今天10:30分左右广播的)
个人点评:
个人感觉:出于对可能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威胁的关心,今天相继访问了中国官方的“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除了上述几篇报道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报道和分析!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性金融风暴!
或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愿中国能顺利度过全球金融风暴

⑵ 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我同意楼下观点。美国经济复苏,利大于弊。美国欠下的国债,其实也不是债版主国完全采取主动去权放债的,而是形式不由得他不放债,美国和中国的经济链规模占世界经济比例的不是几个点而已。不救美国,不仅放出去的债回不来。就连原先投入的也血本无归。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个债是必须放的,没有一点错的,符合中国的利益。就是所谓双赢,也不用担心美国不还,或者还不起。因为以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这两个字,比欠下的所有外债要值钱的多很多。有人说抛售外债,先不说抛了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这做势必引起两国敌对,经济不能往来,会把自己亏得经济倒退N年。美国本钱大,倒退的起。中国可倒退不起了。往小了说,政局动荡,往大了说就得亡党,最轻也是要改革换制。
美元增值和贬值的利益其实是把双刃剑。要看在什么时候增,什么时候涨,像人民币,10年前的时候,都想涨,因为那时候各项经济政策刚刚落实,需要提高在国际人民币的地位,和资金周转,招商引资,引进外汇充实被经济建设掏空了的国库。而现在经济建设已经走上了平稳的道路,不能再一味的涨了,再涨就会把国内市场打乱。消费者和商家会激起矛盾了。所以要压制人民币,不让它动。动则乱。

⑶ 美国税改法案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财政部长肖捷已经多次提出过“税制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所以中国未来的减税计划也会陆续出台,而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值得期待的好事。去年和今年中国的税制改革着重于“营改增”,相信明年我国的税制改革将更加让利于民。

再者,特朗普减税计划的实施,将会使美国经济得以进一步向好,美国明年将会持续开始加息和缩表进程,近期韩国加息就是打响了亚洲国家加息的第一枪。当美国提高加息和缩表的速度之后,中国央行有可能会被动加息一至二次,这无疑坚定了我国金融“降杠杆,控风险”信心,未来新的金融监管风暴还将持续。
再次,特朗普减税方案一经通过,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强有力的推动效果。美国经济的反弹,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构成利好。现在问题是,只要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就没有持续宽松的必要,各地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将持续。所以,特朗普说改对于A股和楼市的上涨形成掣肘。
虽然特朗普的减税方案目前还存在着各种瑕疵,但减税计划已经获得了参众两院的通过,这对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持续。而对于国内的股市或者楼市将构成一定的利空。

⑷ 美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7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新一届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其整体影响可控。

这份《CF40-PIIE联合报告(2017)》由两家智库的数十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报告就中美贸易、投资和汇率政策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实现两国合作共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在税收、基建投资、金融监管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引起全世界关注。
上述报告指出,美国税收改革可能给中国带来一定压力,但其基建投资加码和政府开支增大的计划若兑现,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对中国产生正面溢出效应。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中企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可以加强与美方合作,从而实现双赢。
对于美联储调整加息步伐带来的连锁反应,报告认为美国利率升高和美元指数走强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调整压力,但由于中国资本管制较强,外部因素变化对汇率走势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比较可控。中国相应调整货币政策有益于抑制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控制金融风险。
对于中美贸易未来走向,两国专家认为,中国和美国的经常项目结构是由两国国内储蓄投资结构等宏观因素决定的,贸易政策对改变经济结构性问题作用有限。美国对中国提高贸易壁垒只会把对华贸易逆差转移到其它国家,并造成效率和美国国民福利损失,因此中美之间若爆发贸易战不仅“双输”,还会影响全球经济。
报告强调,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的最佳策略是加快结构改革和市场开放。若美方挑起贸易争端,中国应将压力转化为改革动力,加快推动结构改革,促进国内经济结构再平衡,并积极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协议领导区域贸易一体化,加强与其它国家贸易合作,带领全球走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困局。(完)
【编辑:陈海峰】

⑸ 美国宽松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是震动”内6000万美元投入,实际上就容是弱化美元迫使人民币和世界各国的货币升值。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国际大宗商品是以美元定价 ,美元贬值,国际期货市场,原油,小麦,玉米,棉花都在疯长,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资金的逐利本能使海外热钱的不断涌入,房市制造了泡沫,在国家最严厉的地产政策打击下,一部分钱又流入了,耐储存食品市场,制造了大蒜绿豆和一些商品的飞涨。10月份经济数字发布,我国的通货膨胀超过了4%。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
以目前的状况来讲,人民币升值引发了通货膨胀。

⑹ 如今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从合作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几个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将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美国能否与中国进行长期战略合作,需要正确处理以下这些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将会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更加严重。有专家认为,中国入世后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更快,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可能扩大。这是因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以前美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货物现在从中国进口,常常由合资工厂生产。这种替代效应将超过市场的开放效应。产品的例子过去是鞋类、玩具、游戏和运动产品,将来会是电脑和信息技术、电子产品。
显然,由于中国市场是开放的,因此,美国不再有理由以市场不开放为由谈双边贸易逆差问题。
反倾销问题将仍然严重,而且会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下进行。
加入WTO将迅速增强中国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然而,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仍然寄希望于反倾销来保护自己的市场,这将成为中国入世后与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新的条件下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在三年内,中国可以超过英国、加拿大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十年内中国可以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对发达市场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他们的挑战在于保持开放的市场。除非中国能够向西方出售更多的产品,否则中国将不能增加从西方的进口。
中国是一个出口迅速发展的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便宜、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迅速增长是必然的,经济的持续增长既靠本国市场,也靠出口市场。只有中国更多地出口,才能更多地进口,更稳定地增长,从而为世界经济继续不断地作出贡献。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大国的美国,同样应当在这一问题上采取比较客观现实的态度。
在中国入世协议中,包括在今后8年中每年一次对中国履行承诺的审查,这一点有别于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成员每2年审查一次,16个大国每4年审查一次,其他国家每6年审查一次的规则。中国受到的待遇是歧视性的。
我们承认,未来数年中国在履行入世协议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首先是各级政府不能充分履行协议。客观原因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政府引导发展的体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强的作用,同时各级政府还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了解法律上如此复杂严密的WTO规则更加困难。因此一个时期中在实践中出现与WTO规则和中国政府承诺不相符合的情况是难免的。事实上所有国家都有违背WTO规则的情况,否则WTO就不需要争端解决机制了。但是,一个时期内中国不能完全履行承诺和规则的情况即使发生也决不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签署协议时就不准备履行承诺。
上述问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中的新摩擦。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可能会采用比较现实的态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2月美国贸易谈判副代表在与中国的一次可视电话会议上提到,在将来这类情况发生时美国会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不会一出问题就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一态度对于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对美国的战略也是有利的。
换言之,美国不应当简单地按照严格的制度化的甚至官商一致的WTO协议执行对中国的严格监督措施,对中国施加新的压力。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的专门负责监督中国执行协议的快速反应小组,专门针对中国的补贴调查小组,加快市场准入问题的调查程序等;国会专门工作小组对中国履行协议情况的审议,利用贸易问题或根据政治需要提出对华新法案,以寻求在授予中国PNTR后向中国施压的新的平衡杠杆等,都可能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⑺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部分。

直接影响比较容易着手,就是美中之间的直接经贸往来,可以分别从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来看,不过这两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也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实体经济的内容包括中国出口、制造业就业、投资、大宗商品影响(美国经济走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等等。

金融经济方面,比如两国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走弱,必然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或者试图影响他国的货币政策。中国目前严格控制资本流动,但是不可能不受到这个影响(比如前段时间为什么央行加息非常谨慎,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对中美息差反转的担心)。

间接影响就非常复杂,总体的思路是:美国经济走弱 -> 波及欧元区和日澳加经济(注意:美+日+欧的GDP占全球的70%左右) -> 影响这些区域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关于间接影响部分的论文可能会比较复杂。

以上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你可以在参考这个的基础上,看看前人的工作,然后梳理出自己的结构。

-----------------
顺便对xunhuanks - 高级经理 六级 1-1 14:51提两个商榷性的意见。

第一,“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对象”是不准确的。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率降到了9%,而对欧盟出口增长率高达35%。美国仅贡献了1/8的中国2007年出口增长。当然,由于对美贸易基数较大,所以现在绝对值很大;但是,考虑到你的论文是“美国衰退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所以,增长率更值得关注。

(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和汇率相关)

第二,“中国的GDP就少了那10双鞋子的量”也是不准确的。GDP=C+I+G+NX,卖给美国算GDP增加,是统计在净出口NX里;如果不能出口,那么还可以内销,卖给中国人,仍然增加了GDP,只不过现在统计在消费C里。所以,只要能卖出去,中国的GDP就总是增加的,只不过统计口径有所差异而已。

(所以,有媒体说“由于出口增长放缓,预计内需将增加”就是这个意思。)

顺便补充一个个人意见: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没什么结构性的影响,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中国的一小部分。

⑻ 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几个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将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美国能否与中国进行长期战略合作,需要正确处理以下这些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将会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更加严重。有专家认为,中国入世后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更快,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可能扩大。这是因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以前美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货物现在从中国进口,常常由合资工厂生产。这种替代效应将超过市场的开放效应。产品的例子过去是鞋类、玩具、游戏和运动产品,将来会是电脑和信息技术、电子产品。
显然,由于中国市场是开放的,因此,美国不再有理由以市场不开放为由谈双边贸易逆差问题。
反倾销问题将仍然严重,而且会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下进行。
加入WTO将迅速增强中国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然而,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仍然寄希望于反倾销来保护自己的市场,这将成为中国入世后与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新的条件下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在三年内,中国可以超过英国、加拿大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十年内中国可以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对发达市场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他们的挑战在于保持开放的市场。除非中国能够向西方出售更多的产品,否则中国将不能增加从西方的进口。
中国是一个出口迅速发展的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便宜、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迅速增长是必然的,经济的持续增长既靠本国市场,也靠出口市场。只有中国更多地出口,才能更多地进口,更稳定地增长,从而为世界经济继续不断地作出贡献。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大国的美国,同样应当在这一问题上采取比较客观现实的态度。
在中国入世协议中,包括在今后8年中每年一次对中国履行承诺的审查,这一点有别于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成员每2年审查一次,16个大国每4年审查一次,其他国家每6年审查一次的规则。中国受到的待遇是歧视性的。
我们承认,未来数年中国在履行入世协议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首先是各级政府不能充分履行协议。客观原因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政府引导发展的体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强的作用,同时各级政府还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了解法律上如此复杂严密的WTO规则更加困难。因此一个时期中在实践中出现与WTO规则和中国政府承诺不相符合的情况是难免的。事实上所有国家都有违

⑼ 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美国经济下滑,对经济预期的信心降低,与中国的贸易回就会减少,中国制答造商接到的订单少了,经济也会受到打击。现在已经有不少出口型的企业已经或面临倒闭了。
同时,美国经济下滑,我国还要买入美国的国债,为美国经济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从而避免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对我国经济有更大的打击。
除经济方面,我国在政治、政策、外交等方面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