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小农经济对军事的影响

小农经济对军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2 16:45:43

『壹』 春秋,战国俩个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四个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或历史事件

经济井田制瓦解 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鲁国初税亩开始承认小农经济 商鞅变回法法律上承认小答农经济
政治分封制瓦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确立 各个诸侯国实行县郡制(春秋时不是郡县制)
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军事上各国征战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 兵家作为军事方面的学派登上历史舞台

『贰』 中国古代权力高度集中有什么优缺点

优:经济根源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
——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4、地理原因
——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缺: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法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叁』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和意义

1、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1)秦的统一是我国历史的必然产物。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是分裂割据的局面下进入封建社会的。各个统治集团利用割据夺取政权,在内部进行改革。但是,随着封建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与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展开,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要求打破这种割据状态,实现封建国家的统一。

(2)实现全国统一,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这样的条件,在战国后期逐渐成熟了。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的社会改革比较彻底,自商鞅变法以来,继续提倡耕战,鼓励发展生产,小农经济得到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一直向上,使秦国很快国富民强,无敌天下。

2、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1)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全国统一,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3)小农经济对军事的影响扩展阅读

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

1、政治方面

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

(1)皇帝称号的由来及为何称“始皇帝”;

(2)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3)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

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1)中央设“三公”“九卿”(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三公”的名称、职责;“九卿”及分掌的事务)。

(2)地方实行郡县制(理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在于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要了解郡、县、乡、里这些机构的职责)。

(3)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1)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

(2)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肆』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自然经济,政治,军事,财政有什么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伍』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近代军事工业建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哪个不是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

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末就诞生了。所以不是。

『陆』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来讲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外国军舰可以到中国沿海港口航行,损害了中国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司法主权;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这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的国家。
第二、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战后,英国输华棉纺织品猛增,外国廉价的棉布、棉纱,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渐破产。手工棉纺织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手工业,小农业与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造成耕与织开始分离,这是几千年来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标志。战后,中国茶、丝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国内茶、丝生产的发展和商品化。中国茶、丝出口贸易,几乎全部为外商所操纵,使中国茶、丝生产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这是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阅读全文

与小农经济对军事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