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锡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进入新世纪,无锡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多年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10位的水平,2006年GDP总量达到3300亿元,人均GDP连续多年位列江苏省第一。
大批世界500强外企选择在无锡落地,包括通用电器、丰田汽车、松下电器、日立、沃尔沃、米其林、夏普、摩根士丹利、中国石化、LG、杜邦、东芝、英美矿业集团等。据江苏省科技厅今年1月底的评选结果,全省l00家高新企业中,无锡一举占30个席位。
商业地产:豪门盛宴开启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无锡正处于历史周期性的消费上升阶段,60多万在1979~1984年间出生的人口已步入消费高峰期,加上近200万外来人员对消费市场的推动,无锡房地产在几年中获得了厚实的社会消费基础。
2007年3月28日,由深圳新世界集团投资40亿打造全球最大国际纺织市场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城开幕,该项目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中央商务配套区约38万平方米。2006年4月,香港新鸿基地产携手华润,斥资10亿在太湖新城开发太湖国际社区,该项目总面积为111.56万平方米,包含商业设施、住宅、写字楼及服务式住宅等;2006年12月,香港九龙仓集团与无锡市签订协议,计划投入的8亿美元打造其在大陆最大地产项目,该项目包括高端商务服务和国际社区。
2002年,无锡出让商业用地仅20万平方米左右;2003年,商业用地出让量突然爆发,超过了100万平方米;2004年,商业用地供应再次翻了一番,突破200万平方米;2005年,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仍达到了120万平方米左右。短短4年共出让商业用地近500万平方米。
无锡地产界几乎汇集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地产王牌军,包括万科、顺驰、恒基(中国)、新鸿基、华润、金科、深圳新世界、深圳茂业、上海绿地等。这些著名地产商扎堆无锡,一路攻城略地,一时间无锡地产市场如同一场豪门盛宴。
住宅市场:供店结构不在调整
《中国房地产报》从无锡市房屋管理局获得的资料显示,2006年,无锡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 485.32万平方米,加上2005年末结转可售面积419.16万平方米,市场供应总量达到904.48万平方米,十分充足。
2006年,无锡市区商品住宅加权均价为431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4.23%,涨幅较2005年,回落了6个百分点。二手住房平均价格387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97%,房价进一步走向平稳。
润地利房地产投资集团董事会秘书陈俊先指出,无锡2001年撤销原锡山市,设立锡山和惠山两区,城市化速度大规模提速,土地供应充足,住宅市场的需求得到很大释放,因此住宅市场趋于平稳,目前主要是供应结构的调整问题。
“有钱的基本上都有房子了,现在要让弱势群体也有房住。”陈说。
无锡市副市长吴建选3月9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人民群众对房价贵不满意,既有单价因素,也有总价因素,还有使用成本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的力度。
为此,无锡市把住房套型结构比例进行了分解,下达到下属两市(江阴、宜兴)七区相关部门执行,并对各地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最后由监察部门监督执行。因此,无锡住宅市场2007年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对此,无锡当地一家著名开发商指出,无锡本地商业地产的消费模式与其他一线城市截然不同。商业地产封顶后,80%直接销售给客户,而不像一线城市由不动产投资公司作为长线投资出租获利。因此,未来几年,如果大量商业地产集中上市,无锡商业地产有可能超出市场需求。链接无锡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绿化率达到36.1%。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无锡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无锡成为重要的公路枢纽。
无锡全市面积4650平方公里,人口447.19万,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7个区。
2. 一句话概括无锡的经济和发展
一个面积不到全国万分之一、人口不到千分之一的地方创造了全国百分之三的GTP。无锡充满温情和水。
3. 江苏无锡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怎么样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无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号称“小上海”。
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无锡地处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以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跻身于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列。
无锡由江苏省省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南濒太湖,西依锡山、惠山,京杭大运河在境内流过。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市183公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第7位。无锡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无锡发达的商业形成了向全国的强劲辐射力。无锡景色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完善的基础教育是教授、科学院院士和大学校长的摇篮。“太湖明珠”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9℃左无锡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4. 无锡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经济编辑
概况
2015年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09万元。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37.72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4197.43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4183.11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49.3:49.1。
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1元,比上年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29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5元,比上年增长8.5%。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54元,比上年增长7.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466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69元,比上年增长9.0%。
2015年无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快于上年0.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68.2亿元,增长7.7%,快于上年0.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7.7%、23.4%、7.7%和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0.9亿元,增长9.7%,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支出更多投向民生领域,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4.6%。
5. 无锡发展的如何
江苏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程度排名:(参照小康水平)
1苏州 2无锡 3常州 4南京 5镇江 6扬州 7南通 8泰州9徐州 10盐城 11连云港 12淮安 13宿迁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参照国家统计局城市综合实力)
1南京 2无锡 3苏州 4常州 5徐州 6扬州 7镇江 8南通 9泰州 10连云港 11盐城 12淮安 13宿迁
江苏城市民间富裕度排名:(参照人均消费额、富豪数量、人均可支配利润、人均经营性收入等)
1常州 2无锡 3苏州 4镇江 5南京 6南通 7扬州 8泰州9盐城 10徐州 11淮安 12连云港 13宿迁
江苏城市文明程度排名:
1苏州 2常州 3无锡 4镇江 5扬州 6泰州 7淮安 8南通 9盐城 10连云港 11宿迁 12南京 13徐州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6. 无锡这个城市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外地人,在无锡10年。
无锡地处苏锡常中心,沪宁中点,长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城乡公交发达;地铁2014年建成运行。
无锡有山(惠山锡山)有水(太湖、运河),最好的地方太湖和蠡湖,有钱人都会在那边有一套别墅。最热闹的地方在解放环路或古运河内圈,中心是三阳广场、崇安寺。
无锡发展很快,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有高有低,消费可高可低,因人而异。
房价:相对上海、南京、苏州较低,现平均房价8千;安居房保障普通居民安家。中、高档商品房、别墅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居住和投资需求。
工业:气氛浓厚,特别适合创业和发展事业,外资、国有、民营三分天下。最著名的是530计划(海龟高科技人才创业发展)。
商业:商业发达,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大型中外资超市。第三产业发达。
农业: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渔业、传统小吃与高档酒楼、西餐并存。
无锡人衣食无忧,性格谦让内敛不张扬;工作和生活压力不高。
历史:历史不长,人文较少;正规的部属大学仅一所(江南大学)。小学、初中、高中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大。
吃、喝:已经全国化,各地菜色均可吃到;本地菜和小吃相对偏甜,但却是水土所应。吃的不贵。
穿:无锡普通人不讲究穿,有钱人都穿名牌,但不张扬。奢侈品、高档品、中价位、低档衣物都可在不同的商场或场所各取所需。
卫生: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候选国际卫生城市...健康卫生体系完备,人人有医保,现代中西医疗发达。
治安:全国治安体系建设最好的城市之一,夜晚可放心出门。少数犯案人员多为外地无业或流窜人员,从外表多可鉴别。
排外:本地人特别是老年人较排外,特别针对某几个地区的人。
.......
总之,无锡是个适合居住生活、创业投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
7. 无锡经济
无锡gdp一直是全国前几的 经济能不好?
经济发展很快
下面的资料看不看影响不大 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
无锡经济概况
无锡是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协议注册外资352.3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198.2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30.1亿美元,完成到位注册外资12.4亿美元,同比增长73.8%,完成外贸进出口17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9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全市完成外经营业额1.2亿美元,完成境外投资项目数36个。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型经济贡献度提高,发展拉动力不断增强。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强力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全市的贡献度进一步扩大,2005年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5%;今年上半年到位外资增幅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4.6倍。2005年累计完成涉外税收117.34亿元,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提升到34.3%;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涉外税收56.89亿元,同比增长31.76%,高于全市税收平均增幅7.9个百分点,涉外税收占比达41.6%,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外贸依存度为83.9%,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8.5和6.3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对全市就业的贡献度达到43%。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市企业与国际接轨,推进了无锡城市国际化发展。
2.利用外资大幅增加,规模质量明显提升。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产业链招商,注重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加快服务业招商,利用外资单体规模增大,结构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7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无锡投资建办134家企业。全市累计新批注册资本超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 625个,其中海力士项目总投资达20亿美元,为江苏省最大的外资项目。今年上半年,电子通信和精密机械产业协议注册外资金额24.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8.1%,比去年同期提高19.8个百分点;“三谷一基地”项目累计完成到位注册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1%,占全市比重38.6%;服务业完成到位注册外资2.86亿美元,占全市到位注册外资总额的21.1%。
3.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出口结构趋于优化。我市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主体持续增加。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获权企业累计达到3481家, 其中私营企业突破3000家,达到3002家,同比增长42.3%。有贸易往来的国别地区达200多个,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由原来传统的轻工、纺织产品向机电品、高新技术产品转变,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双双创历史新高,机电产品出口额为60.04亿美元,出口增幅达43.5%,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63%,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到4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0.5个百分点。
4.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我市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无锡企业已累计在境外投资项目151个,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投资形式由原来的设立贸易窗口和办事处等贸易项目向生产企业等非贸易项目转变。投资领域由传统的服装、轻工、机械产品加工拓展到医药、化工、科研、物流、中介服务和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等领域。今年上半年新批项目中,有企业到非洲投资采矿业项目,到澳大利亚投资环保建材项目,到澳门投资建筑机械项目,到日本、新加坡投资信息技术项目。投次国别地区拓展到东南亚的日本、印尼、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墨西哥、阿根廷,欧洲的德国、英国、匈牙利、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及西亚的阿联酋、伊朗、印度、孟加拉,非洲的南非等36个国家和地区。
5、开放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不断提升。我市园区集聚效应增强,重点园区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提升,以占全市3%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到目前为止全市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以上开放园区和2个市级重点开放园区。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开放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业务总收入、工业销售收入、税收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5项主要指标的同比增幅都接近或超过25%,均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增幅水平。全市重点园区GDP和财政收入继续占到全市总量的1/3,工业增加值占到1/2,利用外资占到5/6,出口总额占到2/3,就业岗位占到1/6,园区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重点开放园区科研投入增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在全省居领先水平。
8. 无锡地理环境特点对无锡经济的影响
地理
无锡市位于北纬31°′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全市总面积为4787.61平方公里(市区165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为1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4%。2006年耕地面积为2180535亩。
气候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9℃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2003年无锡市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盛夏高温明显,降水正常略少,日照充足。
交通
无锡交通四通八达,市内道路基础完善,公共交通发展先进,并已规划轨道交通,市内的高架、隧道、快速路结构紧凑。高速路网发达,有沪宁、宁杭、京沪、沿江、锡澄、锡宜等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连接。
空港、海港亦有发展,无锡机场系省内规划的两个国际机场之一,现有深航、东航、联航、南航、厦航、东海航等6家航空公司进驻,航线网络遍及全国重要城市,并于2006年1月开通香港和澳门两条地区航线,每周航班达220多个架次, 2007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136万人次。
无锡港是全国55个主要港口之一,全市50%以上的货物通过水运进出,港口在无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锡地区有各类港口500多个,其中市区300多个、江阴100多个、宜兴100多个。泊位20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近1亿吨,其中市区3000多万吨、江阴3000多万吨、宜兴3500万吨。
1981年,无锡市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经济开始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1984年列为全国13个较大的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1985年,无锡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给无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无锡已建成以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医药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现代工业城市,并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
9. 无锡 经济 怎样
无锡是东部经济重镇,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享誉全国的著名工业城市,中国民营企业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010年,无锡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58亿元,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1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0亿元,增长近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23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01.45亿美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5元;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6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90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净增就业9.87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01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指数103.4,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指数为101.9,消费品价指数为104.1。商品零售价指数为102.5。500强企业75家在无锡市投资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87个,协议注册外资47.5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连续三年超过30亿美元,达到33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5%。全市完成注册资本超3,000万美元重大外资项目33个。至2010年底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有75家在无锡市投资兴办了144家外资企业。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变成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