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全世界带来了哪些损失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世界历史上破坏力最强、持续最久、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4年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价值损失了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损失还大。
2. 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全球各国贸易与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在国际贸易方面,整个世界国际贸易额下降2/3。其中美国下降50.8%,德国下降47.6%,英国专下降21.9%,法属国下降34.1%,瑞典下降32.1%。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倒退了25年。其中,美国倒退了27年,德国倒退了36年。
经济危机导致银行倒闭, 经济萧条。图为英国百万矿工举行大罢工。
3. 1929-1933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929-1933美国引发抄的经济导致全球经袭济萎靡,其原因如下: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整个社会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3、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泛滥1929年经济危机是在整体世界形成之后发生的。这时,世界经济已经最终形成,各国经济相互依存。
4.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爆发原因如下:
1、具体原因
生产(供给)和销售(需求)的矛盾。
(1)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2)信贷消费过度膨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
(4)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2、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4、政策原因
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
(4)1929年经济危机哪些行业发展增速扩展阅读:
1、经济危机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2、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1)经济上的调整恶化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2)引发政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5.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请具体分析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对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的逻辑整合 湖南醴陵第四中学 胡 庆
2008年到2009年,世界上最热的词汇莫过于经济危机一词了,报刊、杂志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如何避免经济危机与如何刺激经济发展。学习历史的人总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相关的问题。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为当代服务的。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把经济危机的相关问题弄清呢?作为历史教师,要结合社会现实去合理整合教材,做到生动、通俗、易懂。
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中,教材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表述为: 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会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 同时,在“繁荣”的激励下,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 ,造成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幅度提高。……
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小,但是人们可以从银行贷款、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暂时弥补自己的消费能力不足的现实,这就掩盖了实际存在的供求矛盾。资本家出于对利润的追求以及虚假“繁荣需求”刺激,从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等途径获得大量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使原本紧张的供求矛盾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人们对企业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大肆投机股票。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资金、银行资金以各种方式涌向资本家的企业,支撑着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繁荣市场”,只要哪根资金链出了问题,都会迅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全局。 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对经济的反应相对敏感,再加上最早投资股票的部分投资者获利回吐,股票价格一路狂跌,股市崩溃,投机股票的资金链崩溃了,接下来马上引向了经济的各个领域。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一场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6.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崩盘
年10月29日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
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发生在1929年10月29日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
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
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
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
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
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
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
错了。在10 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
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
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
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
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
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
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一次大战和死亡2000万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
,人们开始享受灾难之后的欢愉: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
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
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反复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
469.49的历史最高点。
当时,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
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每天,人们热切地讨论着股票走势,
小道消息满天飞。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
了股票。华尔街甚至成了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参观的去处:每天早上,旅游者们夹道欢迎那些来上班的经纪人们
,向他们鼓掌。
美国做了个噩梦
危机已经悄悄降临,人们却没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
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
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
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
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
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
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
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
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
,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
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
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
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
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
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
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
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虽然当天中午多位银行家和财团老板决定出资托市,暂时
稳住了股票价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稳定。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
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
,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
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
的历史最高纪录。《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
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
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
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
当于1929年9月的1/6。
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使
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经济学家研究,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股市的过度狂热没有得到适时的引导,而融资买卖
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卖压之下失去控制。二是当时美联储运用调高利率的错误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量大幅
减少,造成市场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势。
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对美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会成立,理智的约瑟夫.肯尼迪被任命为主席。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
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大萧条(经济大恐慌),是指1929年至1939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首先
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加拿
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
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
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
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
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
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
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经济大恐慌对拉丁美洲
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原因
关于经济大恐慌的成因一直众说纷纭。最早解释到这一点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认为市场对商品总
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由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策略来刺激需求,从而带旺经济。这一
点成为了五、六、七十年代时人们普遍的看法。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的观点。现任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认为是因当时美国兴起了消费借贷所致。持续性
的借款终使美国人个人债务日增,而所造成的消费热潮也就在大萧条时期结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佛利民则
认为是当时美国政府在大萧条前对经济做了很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无法对货币需求做出
反应,在通货紧缩下导致经济大恐慌。
经过
19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
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
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
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
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随着股票巿
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
关门。
金融危机时期
今日领导传输了时下最为流行的金融危机,回家又运用了“80”后的习惯网络了一下金融危机,条条标题
波及眼球,危机、辞职、创业,一些出镜率颇高的词汇占去了大面积的屏幕,随手进入几条,大致了解一番,
7.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后有什么行业最先兴起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内。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容、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8.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是什么。 详细介绍一下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0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0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出现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很快会过去,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9. 1929年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灾难
1929年经济危机指的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中国国内正是民族资本家蓬勃兴起之时,当美国经济崩溃,大萧条之时。中国加紧发展民族资本的发展,南京政府特别对江浙两省的民族扶植,特别是纺织,制造等行业有了极大发展。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比增长187%。政府还趁美金,英镑等货币贬值之际,大幅偿还北洋所欠外债。至1932年底,基本偿清了北洋政府所欠外债。并且还大量购入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日本的不安,因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日本。为了转嫁影响,压制中国发展,进一步扩张,日本借机制造了9.18事变。大萧条是随后中国农村崩溃、工业萧条、地产暴跌,金融恐慌的重要因素。
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法案》更造成白银价格的大幅上涨。白银价格上涨(本币升值,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全无,小农经济濒临破产,城市工业萧条。白银大量外流,逐渐形成贸易逆差。
(9)1929年经济危机哪些行业发展增速扩展阅读
大萧条对全球的普遍影响导致了:
1、提高了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参与性,即凯恩斯主义。
2、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
3、激起了作为共产主义替代物的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如德国纳粹),在1932年到1938年之间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各国政治逐渐右翼化。
4、使德国、日本为了摆脱大萧条开始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法西斯主义道路。
5、阿道夫·希特勒、东条英机等独裁者的崛起,间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6、为苏联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期。
10. 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哪些损失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突然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来势凶猛,由美国开始,迅速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蔓延,造成了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
经济危机引起工厂停工、商店倒闭、银行破产、失业激增,整个工农商业陷于瘫痪。国家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1929~1932年降至66,其中美国降至52,德国降至46.5。德国和美国受危机的打击最为严重。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农业危机。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德国几乎下降一半,美国下降一半有余。为了确保大地主和交易所大亨谋取暴利,资本家和大地主曾有计划地大量销毁农产品、食品和原料。例如,美国焚毁小麦和玉米,巴西焚毁大量咖啡,丹麦大肆屠宰乳猪。
在财政金融方面,银行信贷系统崩溃。1929~1932年,美国有5万家银行倒闭,1933年达到11703家。继美国之后,英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1931年5月,维也纳一家主要银行——信贷银行破产,随即引发了德国一家大银行达姆施塔特国家银行破产,德国全部银行交易所被迫关闭。
在国际贸易方面,整个世界国际贸易额下降2/3。其中美国下降50.8%,德国下降47.6%,英国下降21.9%,法国下降34.1%,瑞典下降32.1%。
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倒退了25年。其中,美国倒退了27年,德国倒退了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