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是指( )
A.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
B. 为什么说全球性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必然产生全球性问题。
C. 试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研究出疫苗。
D. 新冠疫情下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新冠疫情精确打击了现代经济赖以运转的高流动性
人类社会对传染病从来版都不陌生,权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传播、长潜伏期、无症状者也可传播等特点,让它成为人类几十年来最难对付的敌手。对于疾病控制机构来说,要么打断日常的社交、工作链(类似于严厉的“封城”),否则就难以防住其隐蔽而广泛的传播。这种要求人类在被疾病感染和维持经济运转之间二选一的难题,让很多国家无所适从。本次疫情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越是经济先进、科技昌明、医疗发达的欧美国家,越是难以做出社交隔离、疫区封城的决策,非得逼到最后一刻才不得已实施有限的“社交隔离”。
一场疫情将可能如此深刻地改变世界形势,也真实地暴露了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不平等:如果人类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步推动适应高人群流动条件下的公共卫生条件普遍改善,不能建立一套全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机制,世界经济就会像一台存满了重要数据但却完全没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时刻暴露在宕机的风险之下,甚至面临格式化重来的结局。
E. 试述"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哲学意义
全球问题:1,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影响部分的功能状态,要求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3,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正确的改造世界(或者是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可持续发展: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联系有多样性,不能忽视长远的联系和间接的联系,要求注重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发展的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其他的譬如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的上升性应该也行,自己需要按材料给的具体分析下,毕竟我只能给出原理和方法论
F.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于强国和弱国,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都是个双刃剑,就看你怎么认识,怎么行动。
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全球化可以使更多的跨国企业“走出去”找到更广阔的市场,更廉价的劳动力,更加强大的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通过本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强势地位达到压榨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目的,通过经济全球化,更容易改变自身不合理经济层次结构,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迁出,引进高科技、绿色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再次腾
飞。
另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因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竞争力强,更容易推销出产品,达到全球垄断地位。
全球化经济必然造成世界政治格局震荡,弱国更加没有发言权,美英等西方国家更容易通过经济牵制达到干涉别国内政,霸权世界的目的。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能在这个环境中抓住机遇,那么经济会更加平稳的发展,政治改革会遇到更少阻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更加强大,与中国类似,经济腾飞,政治崛起。但对弱国、贫穷国家,将是更加贫穷惨烈的下场。
经济全球化,改变的是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产品便宜了,旅游去的地方更多了,留学更加便利,企业更容易开拓市场。但不要忘了,全球的经济一体意味着竞争的加大,意味着我们的敌人可能更多更强。如果我们不能用好其利则必被其伤。
G.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是否越开放越好
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正因为如此,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全球化具有的两重性比喻为“一柄双刃剑”。
一、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几百年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结果,世界经济发展的严峻现实是,南北之间即南半球广大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与北半球发达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之间,也就是穷国和富国之间,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很大。这是世界范围的一种不公平现象。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崩溃之后,南北差距并未缩小,其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国际经济旧秩序,垄断世界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通过压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抬高发达国家制成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出口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同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本输出,从而使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原来的几倍扩大到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经济全球化趋势仍然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目前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虽然其中有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但总体上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也都控制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利用这些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首先推动并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是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带来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二、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命脉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根据联合国《97年投资报告》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4000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产量、销量上占了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国内企业彻底退出竞争,外商一统天下;德国西门子在华39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今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23%,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70%的市场。
有的研究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的评论认为,从外部因素来说,西方国际垄断资本先是使短期资金大量涌入亚洲国家,使之看作是难得的融资而纷纷引进;而当这些国家将资金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时,西方金融投机家就利用短期资金进行套利,并把资金撤走;到了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需要国际援助时,他们又通过自己操纵的国际金融、经济组织提出种种损害受援国的条件,进一步控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命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日趋增多,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他们对国家经济主权的渗透性越来越大,已成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强有力经济干预的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让渡一部分国家经济主权。
三、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会日益尖锐。
经济全球化已经和正在导致一种崭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现: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相对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弊: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
6、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H.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
一、人口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与资源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均产生巨大影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其次是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中有5亿多人年龄在60岁或以上,占全球总人口近8%。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未富先老”构成空前严峻的挑战。
二、环境与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一些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直接威胁。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际冲突。
三、资源与经济问题。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树木种类减少15%。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水资源问题日趋严峻。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在发布201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时指出,从目前的走势来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对的“全球水亏缺”,即对水的需求和补水之间的差距,可能高达40%。
四、金融问题。金融冲击是人类发展指数放缓最有可能的诱因。在国际资本流动性较高的时期,受到银行业危机影响的国家似乎更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言。这些金融危机能够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导致全球经济局势扑朔迷离,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最近的一次危机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在2007到2009年间增加了近3000万,而且据估计,目前的失业人数仍远远超过危机发生前的水平。经济冲击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后果,尤其是当冲击引发了低人类发展水平和冲突的恶性循环时。
五、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挑战和日趋复杂的形势,极端天气、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国际游资炒作、有关国家囤积性采购,都是导致粮食短缺和国际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粮食价格骤升和经济衰退延缓了消除世界饥饿的步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在2011~2013年期间,大约8.42亿,即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得不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同时,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农产品市场的金融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未来粮价可能会更不稳定。近期的粮食价格走势表明,未来将是粮食大国的天下,而非武器大国的天下。
六、移民潮与经济问题。伴随着商品、服务和投资在全世界流动,人们也以创纪录的数量跨越国界。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批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际移民占全球人口的3%以上。此外,地区性冲突不断和自然灾害频仍,导致难民人数急剧增加。随着移民(难民)的数量增多,移民(难民)接收国频频发生城市地区的种族冲突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加强对移民的限制。针对发达国家的限制移民(难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起有关国家之间对外关系的紧张和人道主义的谴责。
七、贫困问题。在10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2亿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过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维贫困指数(MPI)来衡量,估计在91个发展中国家有15亿多维贫困人口。多维贫困指数在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用于衡量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遭受的剥夺,按照该指标来衡量,全球有22亿人口生活在多维贫困或准贫困之下。所以,今后发展目标仍应将脱贫置于核心和首要地位。
I. 试论述全球性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1500字
据我的认知,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与朝鲜有同盟条约的国家,最可恶的是这个条约在某种程度是一种不平等条约(一国处于战时,另一国无任何条件竭全力协助,且不问战争目的及原因),是毛主席在当时中国和朝鲜“同志加兄弟”的条件下拍脑门儿签定的……外交思维太短浅和幼稚了。
反正现在的事实是控制了2300万人的朝鲜政权高层把13亿人的中国给“反绑架”了,为了自己“主体政权的真正安全”在中朝边境“制造地震”。它现在是谁不赞同自己就强烈反对谁,拥有170多个成员国家的“世界反核扩散组织”不赞同朝鲜就被朝鲜喷死;含中国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及欧盟、韩国、日本、东南亚联盟(东盟)、几乎全世界近200个主权国家都没有一个国家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可能除了一两个穆斯林国家),但目前看是都被喷死。世界老百姓想和平,想繁荣,想追求爱情……等等都不行,金正日和朝鲜军政高层说了算。中国最担心的可能性是:一,如果朝鲜当局死硬的拥有并继续发展核力量,会给日本已有右倾倾向的政治于“历史性般的”借口,煽动日本国民公投在几个月内成为核大国(美国也无法阻止全民公投这一“民主行为”),这样的结果是钓鱼岛、琉球群岛就永远没有了。其后,由于韩国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刻入骨髓的憎恶和领土主权等一系列问题,也立即成为核国家。再后,台湾看到朝鲜、日本、韩国相继能成为核国家并有效的维护了主权,它也会迫于“中国的强权”而寻求“不对称力量”,偷偷核武化,统一中国变的难上加难,而且中国几乎只能成为一个陆权国家了。最后就是越南了,这个“抗击中国侵略上千年”的国家,在看到朝鲜、台湾及国际反应后绝对会毫不动摇的选择核武这个投入产出比超佳的工具,主张西沙、南沙……
自此,中国很快会拥有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台湾、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这八个核力量(他们几乎全都是中国陆地近邻或隔海相望国家,其中很多国家的社会都不成熟稳定且民族主义极强烈。你改革开放N年?一场核战让你发展水平回N年前去,频繁互相威胁的结果是很有可能就走火)。
美国最不担心(非要说担心,只能是担心伊朗遵循朝鲜战略核武化威胁中东犹太人国家),因为美国的地缘优势决定了美国今天的优势:西边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东边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北边是价值观完全一样的加拿大,南边是落后的第三世界附庸国墨西哥,而中国……
不要“很随意的”说“那干脆让世界所有国家都核武吧”这种话!目前美俄核力量即可毁灭地球,如果世界近200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就像我们生活中每人都拿一把AK一般,而生活中为什么要禁枪呢?而且AK没有核冬天问题,一旦发生全球性核战争可以说只有1%的人类“有可能活久点儿”(而且绝绝对对是有钱有势的集团),因为在N年里地表将没有阳光照射且巨量核辐射。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要因为这句话是个敌视中国人的资本主义帝国的西方人说的就反对,这句话本身是完全正确的。决定两个国家关系的是:一,力量对比;二,利益需求,含经济、资源、地缘位置等等等(对于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定律失效);三,价值观。
另:目前很多国人处于感性思维及传统冷战式非黑即白的思维主张中国无条件支持朝鲜,这是相当可怕的。在他们的脑中,朝鲜是中国对美国的旗子,因而如何如何……而真正的现实是朝鲜当局已完完全全的把中国当成了他的棋子(这是很多国人不知道和“不愿知道的”)。
中国必须对金氏政权划出红线:绝不允许拥有、发展及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别的事都好说。所有国人都必须知道一件事:大家都知道英国和以色列是美国的铁哥们儿吧?但是美国也给英国、以色列还有日本划出战略红线,而且从不把自己最尖端的装备卖给它们,更别说技术转让了。还有看看中国大陆人自己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书:其中1953年最后停战协议时中国代表问“联合国军”美国将领如果韩国单方违背停战协议美国怎么办,美国人的回答是“韩国人后果自负”(韩国已是美国的盟国),而中国人是否同样会这样强力的要求朝鲜呢?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要跟苏联撸袖子玩命,就因为古巴距离美国太近了!(绝不单单是所谓意识形态这种虚无的玩意儿,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很现实的)美国绝不能接受邻国玩核武,而朝鲜就是目前的古巴。“同志加兄弟”?奉劝大伙多瞧瞧世界地图,多想想未来的中国,不要再盲目拍脑门儿。
现在世界已不是非黑即白的冷战,因为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纯粹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但最大的问题是在朝鲜政权心目中,冷战还在进行中……
你可以有自己的感性认知,但请看看我这些你不曾想到或“不愿正面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