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我国主要经济矛盾对经济运行影响

我国主要经济矛盾对经济运行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1 22:40:26

A. 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

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回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答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通过市场约束引导资源配置,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增强产品竞争力,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根本途径。

(1)我国主要经济矛盾对经济运行影响扩展阅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行政手段、政府主导或有意或无意地被强化。或许,行政手段用起来方便、顺手、见效快。但缺乏市场约束的推进没有根基,一阵风过后就会反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基层创新和探索也不可或缺。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新进取,积极营造精品制造的社会氛围,大力抑制社会投资投机倾向,全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B.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题报告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通过市场约束引导资源配置,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增强产品竞争力,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根本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大难题。从表象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似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实质上,是供给侧质量不高,导致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进而产生需求受到压抑和外溢的情况。
供给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要,导致海外购物成为消费时尚。供给侧质量不高,也表现为僵尸企业“僵而不死”,长期创造无效供给,消耗宝贵资源,导致经济金融运行风险聚集。这些情况表明,供给侧质量不高,已经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阻碍了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凝聚。
而供给侧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不清晰的市场信号,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部分企业不积极主动转型而坐等政府救助,还有部分企业面对盈利空间收窄,不积极推进产品创新而只希望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努力;海量低廉商品大量充斥市场,对国内精品制造产生较大冲击;资产价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胀,导致社会投资投机风气盛行,不利于干事创业氛围的培育和形成。
可见,通过市场约束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减少无效供给,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自发实现市场出清,让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破产,人员分流。缩小低质量供给的生存空间,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电商市场和线下市场存在的伪造、仿冒、以次充好等行为。扩大有效供给,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引导企业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来培育真正“百年老店”。

C.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从宏观调控的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来调节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如物价上涨,对外贸易。。

D.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压力的看法

  1. 矛盾具有普遍抄性,矛盾就是对立袭统一,要一分为二看待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压力。既要看到经济运行压力的一面,挑战的一面,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蕴藏的机遇;

  2. 矛盾度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压力下的各种特殊性因素与方面。

  3. 矛盾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既要看到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压力与机遇要准确把握,善于创造条件,实现主次方面的转化。

E.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1. 区域发展不平衡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

  3. 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

  4. 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F. (2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进一步显现,最突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1)有利于抑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效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稳定物回价,提高居民答收入水平;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稳定金融秩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①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反映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和弱点,说明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②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不顾市场行情,盲目扩大投资,导致经济过热,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结果。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抑制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是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体现。?

G.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H.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有那些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总量缺口不大,潜在供给过渡
结构问题严重,三个过剩加剧:相对过剩;暂时过剩;局部过剩。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所实施的渐进式转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逐渐积累了多种新的矛盾,这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和解决的主要挑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需求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结构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政府间财政关系失衡。
由于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且在中国经济型转型期,各种基本经济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宏观经济运行中也会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特征。因此,经济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只有不断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稳步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与我国主要经济矛盾对经济运行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