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

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1 07:35:54

⑴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专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属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进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⑵ 了解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储蓄率只是一个单一指标,要结合综合分析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因版为社会福利问题,居民的储权蓄率相对较高。发达国家福利体系完备,储蓄率就低些。但是历史传统也会导致欧美国家储蓄率低,而亚洲国家储蓄率相对高。储蓄率过高,那么肯定影响整个国家的消费水平。过低也会导致国家投资不足,对未来经济发展有伤害。储蓄率相对于自己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合适的水平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长远平稳发展

⑶ 哪些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GDP
人均GDP
(考察产出)
CPI
通货膨胀率
(考察经济稳定性)
利率版水平
利率市场化
汇率是否浮权动(我国是相对固定的)
(考察市场自由度)
…………
有非常非常多的经济指标可以考察经济发展状况,建议去IMF网站上下载数据,从1950年左右至今,非常全面完整

⑷ 说一国经济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 经济发展 的物质基础;版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权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⑸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了解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是(继续教育试题)

多选题三个都是全选,单选题两个一个是英国一个是京都议定书,判断题只有一个低碳经济对于不同的国家具有相同的含义还是什么的是错误的,其他都是正确的!保你100分!我们这边都是100分!

⑹ 创业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创新 进步,增加社会工作岗位,增加社会活力。所以创业和中小企业对国家有这至关重要的的作用,是国家的新鲜血液,是国家的未来。纯手打,望采纳。

⑺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什么作为标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标准。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其规模(存量)和速度(增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所谓“经济规模测量”是指对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范围里能够生产出来的财富总量,包括从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复杂的生产资料,再到各种文化和精神产品等财富的总量。

在对经济规模的 测量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此外,对经济规模的测 量又分为对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测量。

绝对规模只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GDP总量,而不论这一规模的GDP是多少劳动力创造出来的。而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口(或劳动力数量)与其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对规模指标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标。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年增长率”。

(7)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水平意义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潜力的标志。包括:

1、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

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

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⑻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是( )

第一是GDP: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但是它的统计有很大的缺陷,不能体现回经济效益,不过个人答认为它的增速可以体现一国或以地区大致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是人均GDP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水平。第三是CPI:居民消费指数,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该地区的通胀情况,还有该地区居民在这一物价情况的消费能力。第四是恩格尔系数:这是居民收入中食品消费所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体现的是该地区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第四是基尼系数(不适合某个市或某个小行政单位,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指标),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⑼ 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指标

(1)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规律,;(3分)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3分)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借鉴世界优秀文化;(3分)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分)要突出中国特色,发挥比较优势。(3分)(1点3分,4点即可)(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4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分)③教育成就人生,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3)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外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我们既要“引进来”,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2分)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2分)试题分析:(1)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十二五规划中对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对应着这些要求回答体现的哲学道理,从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分析和解读这些要求。(2)该题的原理是文化生活知识,理由即要回答为什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对人的教育、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等方面具体回答。(3)该题原理范围大致固定,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对应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回答。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体现了联系,是为了发展,从这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阅读全文

与了解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