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研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经济虽然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还存在观念落后、融资困难、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滞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思想上有唯“成份论”的观念,认为民营经济就是个人的事,存在厚薄之分。在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难望项背。
2、民营经济融资困难成为制肘发展的重要瓶颈。民营经济基本上是通过自我筹资、自我积累进行发展的。融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自身规模小、实力弱、资本积累少,融资渠道单一。二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不稳定性较大,银行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原因,怕贷、惜贷、慎贷。三是银行实行抵押和担保贷款制度,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很难找到合规的担保人。四是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对国有经济不怕贷大胆贷,对民营经济不准贷的现象突出。因此,民营经济有限的资本额、沉重的利息负担、过短的资金使用期、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但民营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3、民营经济自身先天不足。民营经济发展大多是快速型、家庭式,存在着各种不足。在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老婆管钱、亲戚管帐、自已跑市场”的模式,制约了企业更高发展。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少数经营者违法经营、制假、偷税,另一方面不知依法自我保护,权益得不到保障。人才危机严重,诚信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等也是民营经济存在的重要问题。
4、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对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有歧视。权力部门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依法存在。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收费多,服务少、搭车收费、变相收费等情况时有发生。执法管理部门过多,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也不鲜见。
5、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民营经济由于缺乏引导,加之资源优势不明显,投资项目单一、投资效率低下。大多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简单加工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一产业少而弱,二产业行业单一,三产业总量不足。全县民营经济占工业经济的80%以上。
6、品牌建设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全县现在重庆市名牌产品1个,重庆市著名商标4个。民营经济没有树立自身品牌的意识,市场拓展能力弱,一旦交通瓶颈条件得到改善,本地民营经济将更加缺乏竞争力。
二、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重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实现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翼”发展战略,利用全县交通瓶颈改善等重要机遇实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当前要重点在营造发展氛围、推进公平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切实减轻负担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具体有如下对策:
1、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利用中央、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解放思想,营造发展氛围,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在思想上、体制上、机制上的各种障碍。全方位宣传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创业兴巫”的热情,树立全民崇商的氛围。逐步建立起“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开拓创新”的民营经济精神理念,打造民营经济的文化品牌。
2、着力优化宽松的政策环境。关键是结合实际,用好用活各种政策。在市场准入上,要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对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市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减轻政府性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首先政府要引导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信贷力度,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其次要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新的信用担保体系。三是要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将微型企业等各种政策扶持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建立县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税务机关要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不折不扣的及时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开展政策宣传,关键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造税收洼地。同时规范各类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着力改善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重点,对民营经济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充分利用县发展服务中心,不仅整合部门,更多的是要整合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一是投资产业的引导,搞好信息服务,通过发布产业、行业相关信息及中介服务,引导民营经济进行科学投资和经营活动,防止重复投资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引导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渐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变,增强企业活力。三是作好中介服务,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更多的要体现为中介服务,要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包括融资中介、人才培养中介、新技术推广中介、进出口贸易中介等,要促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地运行,并真正成为连接民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的桥梁。要用政府信息和决策“智慧”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4、着力健全公平的法制环境。要从政府及其部门和民营经济两个层面共同健全法制环境。政府及其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规范行政执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行政机关做到“法无授权皆禁止”,民营经济发展做到“法无禁止皆许可”。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民营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切实保护民营经济所有者、经营者财产权。全县要彻底清理制约和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严禁干涉民营经济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严禁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等行为。作为民营经济,更要树立法制意识,坚持依法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偷税逃税,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政府建立民营经济诚信评价体系,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综合工商、税务、安全、环保等部门,共同评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诚信等级,并以此作为民营经济融资、资本投入、政策引导的重要指标。建立民营企业诚信为本的理念。
5、着力打造民营企业家队伍。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样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创业经商的氛围和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遍布全球1000多万浙商,用生动实践锤炼了“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开创了“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浙商作风,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树立了“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勇担责任”的浙商形象,积淀了“义利双行、工商皆本”的浙商文化。而我县多数民营企业家经营者在思想观念上存有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意识,缺乏发展壮大的追求和气魄。政府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就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要搭建一个教育、培养的平台,打造一支“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指导委员会是个什么样的单位
县经济研究办公室
③ 黄鹏章的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和河北大学联合成立了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和河北大学联合成立了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1],现把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领导成员公布如下:
一、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顾问:韩宝珍: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工商联会长秦朝镇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路富裕: 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左晓光: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孙际林: 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孙景元: 河北大学副校长二、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黄鹏章: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三、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玉山: 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双才: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2006 年 1 月 19 日 ,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河北大学主楼 824 会议室举行。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局长路富裕,副局长王建勋、孙际林,校党委书记左晓光、副校长孙景元出席揭牌仪式。省中小企业局有关处室负责人、河北大学校 有关部门和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河北大学副校长孙景元主持。揭牌仪式上,路富裕局长和左晓光书记 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接着,左晓光书记和路富裕局长分别作了讲话。左书记首先代表河北大学党政领导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省中小企业局路富裕 局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近年来,中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高度重视。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在全省 经济中接近占据半壁江山,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环节。 他指出,加强民营经济研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省部共建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是 我校的特色和优势领域,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河北大学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研究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与中小企业局的 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多元化研究项目及课题,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力支持中心研究工作的开展,争取在基础理论问题、应用研究方面,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为推动河北乃至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路富裕局长在讲话指出,要充分发挥河北大学的优势,以中心为纽带,加强合作,联合攻关,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共同努力,多出成果,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河北省民营经研究中心是在河北省中小企业局的倡导下,由省中小企业局和河北大学联合组建的以民营经济问题为研究重点的学术与政策性研究机构。其宗旨就是为省 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民营企业的壮大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努力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学术研究和 政策研究中心,河北省民营经济高级人才培训中心。
④ 浙江到底有多发达到底强到了哪种程度
浙江省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省富民富”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十分不容易,因为即使中国经济最强省的广东省、江苏省也自愧不如。
正因如此,浙江人对市场经济改革的认知,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认识的更加深刻;对改革所带来的机会,能更快地把握;对改革大环境,能更好地去适应。在全国相同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浙江民众率先挣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自发地发展起民营经济。也正因为浙江人善于经商办厂的“遗传基因”,其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尤为出色,在全国居于榜首,这是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最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