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运河附近经济发展

运河附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0 13:56:45

『壹』 买房子面朝京杭大运河,现在除了风景好,只能算城郊,以后附近经济发展会好吗

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以后附近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的,这是咱们国家的未来发展规划决定的,但会等些时间。

『贰』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沟通南北 全国联系的更为紧密

『叁』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大运河对复我国古代政治影响:制 (1)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
(2)加深了隋朝的阶级矛盾,促进了隋朝的灭亡。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影响: (1)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2)有利于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3)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肆』 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部分

『伍』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中国大运河自开凿以来,大体可划分为三段发展历史:邗沟(春秋至隋朝)、隋唐大运河(隋朝至元朝初年)、京杭大运河(元朝至清朝末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
公元前486年,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该运河以南端的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邗沟的开凿,是有史记载的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开端。扬州、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邗沟的开凿而诞生。邗沟也是淮扬运河的前身,此后一直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为水运要道。
与此同时,浙东运河的前身——山阴故水道也基本形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兴建年代最早,并且至今依然保存较好的人工运河之一。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动机已超越了军事目的,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四百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称山阳渎。608年,又征发黄河以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完成,隋唐大运河由此基本形成。唐朝时,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如于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为“天宝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观动机: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③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组织到江南巡游,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隋唐大运河造就了沿线城市的繁荣,扬州、苏州、杭州、楚州(今淮安)、泗州(今江苏盱眙境内)都是繁盛一时的商业城市。
浙东运河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发展,凭借经余姚、曹娥把宁波与杭州联系起来的水路及浙东运河,宁波实际上成了大运河的南端终点。两宋时期浙东运河为国家级主航道。 由于元朝以前,中国的行政中心长期位于洛阳、开封,因此江南漕运要运送到北方,需绕道河南。元朝至元18年(1218年),忽必烈决定对运河裁弯取直,下令开凿济州河,后再开会通河与通惠河,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掌管运河漕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漕运而繁荣,北方的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东南地区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也成为繁华的都市,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东南四都”。
浙东运河在明清时也同期繁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朝廷制作了大运河全图,第二部分绘制的是从绍兴府经杭州直至京城的大运河,详细反映了运河沿途各府县周边水道、湖泊、山川、河流间沟通关联济运情形,足证浙东运河为中国大运河南起始端。

『陆』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人杰·名城

曲阜

沿着大运河作历史漫游,可以看到运河两旁一个个历史人物傲岸站立,仿佛在审视着人间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检阅着大运河上来去匆匆的过路人。

鲁运河中段的东面,有一小城曲阜,屹立着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塑像。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故居建造了大成殿祭奉孔子,是为孔庙。曲阜城内有孔子后代直系子孙的住宅,占地200余亩,是为孔府。城北外的泗水之滨,有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墓地。孔庙、孔府、孔林素称“三孔”,驰名中外。

沛县
鲁运河南段,今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有一个沛县,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起兵之地,亦是刘邦及其手下的重臣萧何、卢绾、周勃、曹参、樊哙、夏侯婴、王陵等人的故乡。
徐州
徐州,位于中运河的枢纽之地,自然形势险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为兵家必争之地。徐州狮子山下,1984年发掘出了一个堪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西汉兵马俑坑。坑内4000多个兵马俑穆然肃立,组成了一个步、骑兵种齐全,兼有指挥车阵的大型军阵。它正是徐州古战场的艺术写照。
淮安
运河最北端的淮安,为大运河的入淮口。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此地。出今淮安西门,沿道里运河的东岸大堤东行,至河下古镇码头下大堤,一条曲折的大道延伸于住宅、菜地和池塘之间。大道尽头的绿树丛中是一座白色砖墙围绕着的小院,这便是明代大文学家、神怪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扬州
作为大运河的中枢,扬州曾是商旅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这里既有“腰缠十万贯,跨鹤下扬州”的富豪,更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文人。孟浩然、王昌龄、李白、高适、杜甫、刘禹锡、李绅、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过扬州,总共写下了数百首歌颂扬州美丽风光和繁华市井的诗歌。

『柒』 古代京杭大运河对沿岸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捌』 杭州市余杭区运河街道的经济发展

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初步测算为126.9亿元,增长19%,其中新口径工业产值123.1亿元,增长19%;实现出口交货值21.9亿元,增长14%,其中自营出口13.1亿元;实现三产增加值2.5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3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11039元,增长10%。
运河街道以项目推进和技改创新为抓手,着力化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实现新口径工业产值123.1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产值81.1亿元,增长19%。新增规模企业39家,达到20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增加4家,达到14家。完成工业投入6亿元,征用土地83亩,拆迁农户159户。中昊科技、天时轻工、中立印务和海德龙塑胶等项目建成投产。双华科技、华峰服装、狮特龙健身、新裕机械、海嘉布艺、浩迪服饰、涌汇工贸、荣强工贸、百汇电器和人和机械等1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加快技改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全镇工业企业技改扩建投资3.5亿元,创建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企业技术中心3家。老板燃气灶获得中国名牌,“铁流”和“老板”商标跻身全国驰名商标行列,获得浙江名牌2只、市区名牌和商标9只(件)。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引进兴旺特种链、和佰家居、森汇电子和艺龙墙布等项目,引进莫及普公司重新启动了余杭港临平作业区的开发建设。完成协议外资2621万美元,到帐外资756万美元。存量盘活取得实效,成功收回广德国际闲置土地170亩,盘活闲置厂房4万余平方米。担保公司扩股到2055万元,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2亿元。

『玖』 ★隋代大运河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政治影响:
(1)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
(2)加深了隋朝的阶级矛盾,促进了隋朝的灭亡。
经济影响:
(1)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2)有利于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3)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拾』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

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北方的这一需要.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是从洛阳的西苑引觳、洛两水达于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河,直达淮河两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再从山阳起,疏导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在江都(今江苏杨州)附近长江.这一段施工里程,从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另一段是永济渠,从洛口开渠到涿郡,长1000公里.还有江南河,是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长400多公里.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阅读全文

与运河附近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