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0 10:39:00

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英国作为协复约国中最有制实力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削弱。为了最后的胜利,它在资源动员方面已山穷水尽。在战争期间,整个英帝国死亡官兵94.7万人,伤200多万人,军费开支达124.54亿英镑,相当于国家收入的44%,商船损毁不下900万吨。为了平衡国际收支,英国失去了海外投资的1/4,并向美国举债,1919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已达8.42亿英镑,开始失去国际金融垄断地位。

⑵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具体影响

首先,美国参战原因:是因为一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俄国发生二月革命,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如果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所以不得不参战。

宣战: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

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提高自身声望,取代英法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
在当时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已经呈现疲态且对比相当,红色俄国的妥协使得同盟国方的劣势消除,但双方后备力量消耗殆尽,这一点从胜负双方战后从美国贷款重建可以确定,阵地战的前提下任何一方想彻底击败另一方的可能性都已经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就成为拔萝卜的那只小老鼠,没有它就拿不下德国从而打败同盟国,但仅仅有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在一战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我个人认为是当时号称欧陆军事第一的法国,而成就美国一战威名的两个国家还应该算上德国,是德法的人员消耗使得美国的四个师得以在欧洲纵横,就是说,如果美国在开始介入它只起到仆从国的作用,而如果它支持的是同盟国,则协约国很可能失败,再次印证它不可能是决定的力量,不可能是充分力量,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内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必要力量

战后经济影响: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国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盖口号,排挤欧洲国家的资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垄断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增长。

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战”中,美国国内建筑业近乎停顿。战后,建筑工业迅速发展,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建筑工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就业途径,而且也促进了与其有关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代,汽车工业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

总之,今天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是基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可以说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实力经济地位不会发展那么迅猛快速,冷战期间的苏联也有可能称霸世界(这其实和中国抗日战争一样,如果没有抗日战争,那么共产党很可能被国民党铲除,是日本牵制了国民党,而毛主席在后方猛力发展,才有解放战争的逆转结局)

⑶ 一战对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民生、思想和其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上瓦解了奥匈抄,沙俄,德袭意志,奥斯曼四大帝国,并且导致了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使得世界进入了近代史。战后英法虽然仍是世界霸主,但是实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同时美国和日本崛起。一战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愈演愈烈。一战后出现了新的国际组织国联。经济上一战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摧毁了欧洲,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大多数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或者被摧毁。但是由于欧洲军需品的需求,美国大发战争财,战争推动了美国日本经济的发展,美国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在科技上,一战成为了许多新技术,新科技产品的试验场,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比如化学,飞机,坦克等武器的出现极大推动了掌管科技领域的发展。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思想上,一战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个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于一九一六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并且向欧洲派出了十七点五万的劳工。而至于为什么加入协约国而不是加入同盟国的问题上,是因为当时同盟国一方败局已定,而且中国当时军阀割据,原本就在内乱时期,中央没什么权威,是由于外国的怂恿的。一战的开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并不全是坏处:

1、政治:

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

2、经济: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侵略,推翻帝制则鼓舞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思潮。无产阶级队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

3、思想: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专制独裁,此举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战将要结束之时,俄国退出战争,其国内发起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国家——苏联。苏联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给当时的中国爱国人士指明了救国的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救中国。另外,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致使遍及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一战结束后第三年,也就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战虽然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对我国带来的正面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所改变,我们才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⑸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经济经过黄金期对共产党有什么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复期间中国的经济哪里制好了?再说五四运动是在一战后发生的,而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我党前身)是在1920年8月成立的(五四运动后),也就是说一战期间中国没有共产主义组织,所以此问题不成立。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⑹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政府调节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社会发生了许多比战争本身要持久得多的根本变化。首先正如人们早已知道的,战争深刻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制度。旧资本主义制度(或曰经济自由主义,或曰自由私人企业)的实质,包含着这样的思想:政府应让企业独立地活动,或者说,至多是制定某些共同规范,在此条件下工商业可以经营其本身的事务。早在1914年以前,各国政府已日益参与经济领域的活动。它们提高关税率,保护民族工业,通过帝国主义扩张活动以寻找市场或者原料,或者批准颁布有利于雇佣劳动阶级的社会保护法规。在战争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日益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的确,“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次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订工业动员的计划。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等,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其目的是设法将所有的人都有效地利用起来,而国内全部的自然资源与一切能进口的货物,都要用到能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去。在战争紧迫的形势下,自由竞争是浪费的,无法指导的私人企业又太不稳定和过于缓慢。这些私人企业出于追逐利润的动机进行活动,致使其声名扫地。而那些利用物资短缺谋取暴利者则被谴责为“投机商”。民用方面或者纯粹以奢侈为目的的生产已被削减到最低限度。企业主不能随意建立或关闭工厂。如果未经政府批准,要兴办新的企业是不可能的,因为为创办企业而出售股票和有价证券的活动都是受到控制的,同时只有经政府许可才能获得原料。同样地,要关闭从事军火生产的企业也是不行的。如果一个工厂无效益或者毫无盈利,政府也要千方百计补偿其损失,使之能继续经营。这样一来,有时候,企业经营可以期待政府的支持。在这里,竞争和唯利是图的原则都丢弃了。

如今,新的目标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而使生产达到协作,或者“合理化”。工人们对缩短工作日与提高工资的要求受到了劝阻。大的工会都普遍同意禁止罢工。在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公开显示舒适生活情况,变得叫人感到忸怩不安。节衣缩食已成为爱国的行为。如果仅就共同的事业得到富人与穷人同样的赞助这一点来看,战争甚至对实现经济平等的思想也给予了新的推动。

征兵就是人力分派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征召委员会通知一些人向军队报到,批准另一些人免服兵役,以便安稳地在军火工业部门劳动。鉴于前线的伤亡率,政府对个人生命的决定权也就无以复加了。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是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在英国,有的甚至进入新组成的军队的妇女团队中。妇女们接替了许多过去被认为只有男子才能承担的工作。战后,妇女们没有以如此大的数量留在劳工队伍中,主要是要让位给退伍军人;但这一次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经历是社会转型的组成部分,由此,所有国家的劳动力队伍都得以扩充,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千百万妇女的个人生活与眼界都更为积极地从家庭转向国民经济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而有助于人们重新界定或改组女性工作——这是一个在工业革命早期就已开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的年代还要得到加强的社会过程。

在战争期间,各国政府并没有直接地强迫人们(包括妇女在内)丢弃原有工作而接受另一项工作。除了德国以外,各国并不实行经常性的劳役制度。可是,政府通过左右工资级别,准予免服兵役,强迫某些工业扩大、另一些工业缩小或者维持原状,以及宣传在军事工厂工作就是爱国等做法,使得大批工人转到军工生产上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德国人滥用了国际法的某些规定,但既没有采取强迫的或者“奴隶式”的劳动,也没有强迫战俘服劳役,这极少能说是由于他们的谨慎,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国际的压力。

各国政府都控制了全部对外贸易。对私人任意地运走本国物资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同样也不能容许他们耗费外汇以输入不需要的货物,或者通过彼此竞争来提高必需品的价格。对外贸易已实行国家垄断,私人公司的对外贸易必须在严格的特许和限额下进行。美国成为最大的输出国,1914—1918年间,其每年的输出额从20亿美元增长到60亿美元。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无止境的需求,当然使价格提高。但是对最重要的产品,1917年还是通过法律把价格固定下来。

⑺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版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经济方面,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欧洲经济脆弱,而美国却由战前的负债国变为债权国。其他列强对它的负债数约达20亿英镑。美国还控制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

⑼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中国:一战期间,西方各国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而且因为战争的消耗,版需要大量的从国外进口权物资,这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因而有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一战结束后,这个黄金时代不可避免地昙花一现。

日本:作为战胜国,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扩大了自身的利益。

韩国:老实说专门经济方面的影响不太清楚,只知道一战对韩国政治的影响,资料引用如下:
三一运动(

阅读全文

与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