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介绍
阿坝藏族羌来族自治州,简自称阿坝州,是四川省的一个自治州,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与青海省、甘肃省交界。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区为主,其北部传统上属于安多地区,西部金川县、小金县传统上属于康区。幅员面积83,426平方公里,辖1市12县(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行政中心驻地马尔康市。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州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划
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2个县,面积84242平方千米。阿坝州包括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是四川省的一个自治州,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与青海省、甘肃省交界。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区为主,其北部传统上属于安多地区,西部金川县、小金县传统上属于康区。
幅员面积83,426平方公里,辖1市12县(马尔康市、九寨沟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行政中心驻地马尔康市。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叁』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做什么生意好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场那么大,总有合适的产品或者项目可以去做的,建议考虑做那种符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场需求的项目,看看市场上面现在缺什么产品,缺什么产品,就去做什么产品,不过也要看一下产品本身是不是有市场需求才行,千万不要做那种投入太大的项目,因为投入太大了,风险太高,一旦创业遇到问题,没有做好,就很难翻身了。
『肆』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
阿坝州蕴藏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温泉等。
已探明黄金储量116吨,约占四川省的49%。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金矿储量还会逐步增加。
锂辉矿分布在马尔康、金川两县境内,探明储量(矿石量)1546.5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呈现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锂矿与国内紧缺的铌钽矿共生。
大理石已探明储量1239万立方米,占四川省的33%,优势品种“蜀金伯”被列入全国80个“名特石材品种”,主要分布在小金和汶川两县境内,品种主要有“夹金花”、“竹叶青”等,其中“夹金花”被列入全省40个花岗石“名特石材品种”。
水泥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汶川境内,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占全省的22%,远景资源储量在20亿吨以上,居四川省第一。
泥炭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储量在19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县境内。
石榴子石为四川省内独有,已探明储量1398万吨,分布在理县、汶川境内。
矿泉水境内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泉水有九寨沟、松潘、理县、若尔盖等6处。水温在35∽62度之间,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黄河在阿坝州流经165公里。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均发源于阿坝州。岷江干流及最大支流大渡河纵贯全境,其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大小河流530余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6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单位造价低。
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发电额定装机容量358 万千瓦,并网投运装机容量318.3万千瓦。其中:“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装机容量253.16万千瓦,正在恢复36.6万千瓦。特大地震后,新增柳坪、狮子坪等8座水电站,总装机68.3万千瓦。装机190万千瓦的大渡河双江口电站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已恢复110千伏—500千伏电网变电容量261.56万千伏安。恢复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电网输电线路1460公里,未恢复175公里。 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25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4%,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5.31亿元,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0%,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5.23亿元,增长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0:51.6:33.4调整为15.0:50.6:34.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不变。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GDP的比重达4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6.08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6.55亿元,增长10.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五涨三跌”,食品类上涨3.4%,居住类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4.1%,购进价格(IPI)下降1.7%。 2014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分别增长7.5%、5.4%、3.4%、24.3%和6.1%。年末,灌溉面积22850公顷,其中农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7000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0.69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3.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9%。全年农村用电量2.11亿度,增长0.8%。年末耕地面积6.05万公顷,增长0.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9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70公顷,增长2.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7万公顷,增长2.0%;粮食总产量16.48万吨,增长5.5%;蔬菜产量63.21万吨,增长13.9%;园林水果产量15.34万吨,增长27.8%。
加快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和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建林业产业基地3.65万亩,低产改造0.45万亩。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防沙治沙省级配套资金1.48亿元,生态功能转移支付项目1.13亿元。造林面积共计13446公顷,其中封山育林4434公顷,人工造林(一般造林)9012公顷。森林抚育11434公顷。全州森林覆盖率24.95%。
全年出栏生猪38.86万头,比上年增长8.1%;出栏牛38.1万头,增长6.3%;出栏羊32.82万只,增长3.3%;出栏兔62.77万只,增长9.2%。年末猪存栏33.71万头,增长3.5%;牛存栏175.64万头,下降1.5%。全年肉类总产量7.77万吨,增长6.6%。其中:猪肉产量2.78万吨,增长9.1%;牛肉产量4.22万吨,增长5.3%。奶类产量11.8万吨,增长2.3%。 2014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0%,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4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分别增长30.7%和17.5%。主要产品中,铁矿石原矿产量增长99.5%,碳化钙增长6.8%,中成药增长27.8%,铁合金增长62.4%,铝合金增长34.9%,水泥增长3.3倍,发电量增长9.6%,葡萄酒增长40.2%。
2014年末,全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总资产501.4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14亿元,增长18.3%。实现利税总额16.61亿元,增长74.8%。产品销售率9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014年末,全州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有28户,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27户,比上年增加3户。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1.59亿元,下降22.4%。竣工产值6.67亿元,下降1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58万平方米,增长19.3%。 2014年末,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税收收入15.71亿元,增长11.7%;非税收入12.87亿元,增长23.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2.3亿元,增长9.4%。其中:交通运输增长57.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5.8%,科学技术支出下降1.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4%,住房保障性支出增长44.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增长15.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5%。
2014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3.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64.55亿元,增长11.0%;各项贷款余额205.68亿元,增长10.3%,其中:短期贷款38.64亿元,增长5.3%;中长期贷款165.13亿元,增长11.4%。
2014全年保费总收入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人身险1.07亿元,增长13.9%;财产险3.34亿元,增长37.9%。已决赔案件数4.1万件,增长6.2%;已决赔案件金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0.4%。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9元,比上年增收2035元,增长8.8%。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分别为23142元、2400元、425元,分别增长8.7%、2.5%、92.1%,转移性收入2068元,下降11.6%。人均消费支出16310元,增长15.2%。
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比上年增收1073元,增长15.8%。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299元、4351元、143元、1073元,分别增长14.6%、19.9%、30.2%、2.3%。
『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人口民族
2014年末,全州户籍人来口总数922481人,其中:男自性469747人,女性452734人;农业人口714697人,非农业人口207784人;藏族531131人、羌族171508人、汉族187763人、回族30135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7.6%、18.6%、20.3%、3.3%。
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总数92.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5万人。城镇化率35.6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8.40,人口死亡率4.64,人口自然增长率3.76。
『陆』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吗
属于!复
我国20多个省(区、市)欠发制达地区:河南,河北省,湖北鄂西,欠发达地区包括燕山坝上地区、黑龙港地区、太行山地区、沿海盐碱地区西部十二省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内蒙古,广西。
『柒』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个县,每个县有多少人口
县有13个:来马尔康、金川、小金、阿自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
马尔康县有3镇11乡;金川县有2镇21乡;小金县有2镇19乡;阿坝县有1镇5 区18乡2场;若尔盖有1镇6乡;红原县有2镇9乡;壤塘县有1镇11乡;汶川县有3镇14乡,理县有4镇9乡;茂县有3镇19乡;松潘县有2镇23乡,九寨沟县有3镇14乡;黑水县有2镇15乡...
给个好评吧...
『捌』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为多少个区、县这些区、县分别管辖多少镇、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位于四内川省容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车牌编号:川U。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马尔康县辖3个镇(马尔康、卓克基、松岗)、11个乡(梭磨、白湾、党坝、木尔宗、脚木足、沙尔宗、龙尔甲、大藏、康山、草登、日部金川县辖2个镇(金川、观音桥)、21个乡(沙耳、庆宁、咯尔、勒乌、万林、河东、河西、集沐、撒瓦脚、卡拉脚、俄热、太阳河、马奈、二嘎里、阿科里、卡撒、安宁、曾达、独松、马尔邦、毛日
『玖』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
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
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
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
1952年茂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原懋功县改称小金县(驻美兴镇);原靖化县改称大金县;由松潘县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理县驻地迁杂谷脑。原阿坝地区改设阿坝县(驻中阿坝);原黑水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若尔盖地区改设若尔盖县(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舟山)。将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土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马尔康暂设相当于县级的行政机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
1954年芦花县改名黑水县,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达扎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
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土)改设为马尔康县。绰斯甲行政委员会改为绰斯甲县,驻地迁观音桥。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
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由壤塘行政委员会设立壤塘县(驻南木达)。撤销茂县、汶川2县。同年7月7日由原茂县、汶川2县全部辖区和理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威州镇)。理县迁驻刷经寺。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1县、1自治县。
1959年壤塘县迁驻壤塘;理县迁驻哈拉玛。
1960年撤销理县,以原理县和阿坝县的部分地区设立红原县(驻哈拉玛);原理县的其余地区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和马尔康县。撤销南坪县,并入松潘县。大金县改名为金川县。撤销绰斯甲县,并入金川、壤塘2县。阿坝藏族自治州辖9县、1自治县。
1963年恢复南坪(驻南坪)、汶川(驻威州镇)、理县(驻杂谷脑)3县;茂汶羌族自治县由威州镇迁驻凤仪镇。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1自治县。
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15年10月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撤县建市获国务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