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广西省有多少个城市的回答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桂平市呢
桂平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黔郁浔三江交汇处,北回归线横贯市境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4摄氏度。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170万人。
桂平历史悠久,秦代桂平属桂林郡地。南朝梁天监元年始建桂平县,隶桂平郡。唐代置二州(浔州、绣州)九县,属岭南道。宋代境内浔、绣二州各县合并为桂平县,隶属广西南路浔州。元代桂平属浔州路。明代属浔州府。自南梁至清末1400多年间,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1851年闻名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就在桂平金田村。
桂平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圈结合部,又是连结华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溯黔、郁两江而上,直达南宁、柳州;顺江而下,可泊梧州、广州、香港、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各埠而通海外;千吨的轮船能从南宁、柳州经桂平直抵广州,并与铁路交通大动脉--南昆、湘桂、黎湛线连结,形成水陆交通大循环。二级公路贯穿全市东西南北,从桂平城区至南宁、桂林、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汽车皆可朝发暮至。
桂平资源丰富。农作物以水稻、淮山等作物为主,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麻垌荔枝、罗秀米粉、西山茶等农产品区外闻名。金属、非金属矿有38多种,其中锰储藏量约2174万吨,是我国最典型的风化锰矿床,铅、锌储藏量约1563万吨;制药、酒和酒精、汽车配件制造、矿产品加工、服装针织等工业七大产业初具规模,肤阴洁、乳泉井酒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旅游等第三产业活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广西佛教圣地-中国4A级西山风景名胜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国家级旅游景区,还有大藤峡、白石洞天、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等独具特色的景区。
近五年,是桂平市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市经济增长较快,改革开放步子迈得较大,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社会秩序良好,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速11.13%;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全市已形成引商、安商、富商、亲商的优良环境。
『贰』 桂平西山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百亿大关,为何这里的旅游环境却差到不行
桂平西山镇地区生产总值虽然突破百亿大关,但是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不懂的管理当地的旅游业,导致景区出现乱停乱放乱摆卖的行为,自然环境也不见得很好。一个地方的生产总值只是一个参考数,是不能直接套入到当地旅游业上面的,旅游业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当地相关部门管理不恰当导致的。
桂平西山镇地区虽然经济有突破,但是缺乏旅游文化意识是个大问题,因此总给游客带来环境很差的感觉。
『叁』 桂平什么时候成地级市
桂平1994年5月18日撤县设市,广西桂平市,目前由贵港市代管。
所以目前桂平属于县级市回,根答据目前的城市规划常规一般不会再升级为地级市了,顶多发展成省直辖县的级别,前提是经济发展较好且在省内名列前茅,目前看来还不太可能,个人见解,请参考!
『肆』 桂平金田有什么经济规划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金田镇位于桂平市北部,离城区25公里,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19个村街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7.5万人,耕地面积49470亩,圩镇居民人口1.5万人,圩镇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金田镇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豪爽的好地方,是桂平市北区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繁荣,素有“
小香港”之称,同时,金田又是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策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力度,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和扶持全镇人民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06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822.5万元,企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利税45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2105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农业生产:近年来大面积推广优质谷种植,每年种植优质谷面积达80%以上,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淮山为主,每年面积均达到1.5万亩以,其它经济作物还有半夏、沙姜、八角、果蔗等7000多亩。
二、林果业生产:金田素有“园果之乡”称号。主要有大乌龙眼和武靖荔枝,鲜果年产量可达200万公斤。全镇有森林面积7.76万亩,森林覆盖44%,林木蓄积量13.9万立方米。
三、畜牧水产养殖业:镇政府在镇兽医站建立良好种母猪养殖示范基地,并在全镇范围推广二元杂交猪的饲养,增加了效益。彩村大力发展特种水产立体养殖,有几家养鳖专业户,每户喂黄沙鳖年收入达60万元以上。
四、旅游业:金田是太平天国革命策源地。现已被列为国债项目开发旅游景区,金田营盘第一期综合开发工程已开始动工,桂金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金田不久将带来新的旅游高峰,直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五、小城镇建设:镇党委、政府以发 展的眼光、以县级建制镇来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来对圩镇建设进行重新总体规划,投资75万元,修建了金田文化广场,占地4800平方米,是全贵港乡镇第一大广场。全镇现有农特产中药材专业市场、服装专业市场等12个专业市场和3个停车场。目前,镇党委、政府主要抓好圩容镇貌的整治工作,重点做好治理圩容的“脏乱差”、乱摆乱买、乱搭乱盖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完善诠宅小区管理,绿化街道和重新安装街灯等等。通过整治,重新树立了金田名镇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六、主要企业:镇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内部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全镇现有水厂一间,金田钟厂一间,主要生产八卦系列木钟、石英钟,烟花炮竹厂3间,毛织厂30间,农特产品加工厂220间,木器加工厂300间,保健品厂2间,主要生产龟苓膏系列产品,金田永亨铸造厂一间,生产铸钢。
七、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村”活动,涌现出一批地市级、市级“文明村”,其中贵港市级“文明村”为武靖村和彩村,桂平市级“文明村”为理村和新旺村。
『伍』 桂平的平南的进来看一下
一个人均GDP倒数第一的地级市
一个不仅不能够带动下辖县市发展,反而吸血以版自肥的地级市
一个设权了很久,经济都没有起色的地级市
一个得不到桂平,平南拥护的地级市
一个整天去想把这个县,那个县划过来,增加吸血对象的地级市
不知道设来有什么用?
桂平,平南都是传统大县,划给贵港以前也是强县,归贵港管后,经济发展缓慢,说明了设立地级贵港市是完全错误的!
建议撤消地级贵港市及所辖三区,重新设立贵县,和平南,桂平一起由自治区直管,当广西省县直辖的试点!既可以让桂平,平南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也可以让贵县不再想去划其他县过来,真正依靠自己发展.更可以减少许多官员,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还可以为广西实现省管县做改革的先锋!
『陆』 桂平一定要成为地级市
会的。经济会不断发展,桂平升级为地级市是迟早的事。
『柒』 广西桂平经济发达吗市区繁华吗做生意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
桂平市是广来西历史最悠久的自城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广西的简称“桂”就是源自于桂平(注:古桂林郡所在地并不是如今的桂林,而是今桂平市一带)。桂平经济在这几年随着东盟圈的影响越来越好,170多万人口,市区繁华,生意好不好做,还要看你是做什么生意,我以一个桂平人主人的身份欢迎你来投资兴业,有需要帮助的(力所能及)的可以找我,至于玩嘛,是有很多地方很好玩的,比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大藤峡 ,金田起义旧址 , 桂平西山 , 桂平东塔。
『捌』 广西桂平有多少个乡镇
1.截至2018年上半年,桂平市下辖21镇5乡,具体为:西山镇,木圭镇,木乐镇,石咀镇,社坡镇,油麻镇,社步镇,下湾镇,麻垌镇,罗秀镇,中沙镇,木根镇,大洋镇,大湾镇,白沙镇,石龙镇,蒙圩镇,南木镇,江口镇,金田镇,紫荆镇,垌心乡,厚禄乡,罗播乡,马皮乡,寻旺乡 。市政府驻地西山镇。
2.桂平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黔郁浔三江交汇处,北回归线横贯市境中部,市境地势为南北两端高,向中部平原倾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4摄氏度。全市辖26个乡镇432个村(社区),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
2.桂平市,别名浔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县级市。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始建桂平县。自南梁至清末,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1994年5月撤县设市。1996年10月,桂平市改由贵港市代管。
『玖』 广西桂平市会升为地级市吗
从97年桂平被上级叫停发展,用于发展贵港,停滞十年后短短这三年来就改变得非常大,我相信只要通过中央和自治区的批准,会脱离贵港的,成为另一个桂平市
『拾』 广西贵港 桂平 怎么样啊
桂平市
位于广西东南部,黔江、郁江、浔江在城区交汇,该市旅游资源丰富,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
中文名称: 桂平市
外文名称: Guiping
别名: 浔州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西山镇、金田镇等26个乡镇
政府驻地: 西山镇
电话区号: 0775
邮政区码: 537200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
面积: 4074平方公里
人口: 183.7万(2010年)
方言: 桂平话(粤语次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西山风景名胜区、大藤峡、太平天国起义遗址、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机场: 桂平市蒙圩机场
火车站: 桂平火车站(在建中)
车牌代码: 桂R
市区人口: 25万(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 201.78亿元
著名学校: 桂平市浔州高中
名称来源
梁天监元年(502年),南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郁林郡郡治设在郁林县,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即现在的西山大窝坪,即功德山庄附近;“桂平”[1]之称,便始于此时,并一直沿用至今。
编辑本段区域概况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从秦代桂平属桂林郡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始建桂平县。自南梁至清末1400多年间,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1994年5月撤县设市。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就在桂平金田镇。广西的简称“桂”就源自桂平(注:古桂林郡所在地并不是如今的桂林,而是今桂平市一带)。2005年桂平市被世界华人组织评为中国200个最具魅力城市之一。 全市辖26个乡镇431个村(社区),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183.7万,其中市区人口25万。有汉、壮、瑶等12个民族,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7万亩,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和示范县。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三连冠”。 桂平市拥有丰富的农林、水电和矿产资源,以及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是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休闲服装生产基地、黄沙鲨养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荣获广西首个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桂平市介于北纬22°52′—23°48′与东经109°41′—110°22′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度,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26.7mm)、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1700小时,全年无霜期长达339天以上),市境中部是黔、郁、浔三江两岸肥沃的冲积平地,西北部和东南部横亘着大瑶山山脉的紫荆山和云开大山山脉的大容山,平地与山地之间是丘陵,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太平山动物植物保护区”和“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孑遣植物宝库”和“小西双版纳”之美誉;仅次于葛洲坝的全国第二大内河航运枢纽工程——西江航运犸骝滩枢纽(桂平航运枢纽)和世界最大的单级船闸发挥了强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位于市区西北12公里处的红水河最末的个梯级电站——大藤峡水电站投资280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已经勘探并获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11〕383号文批复工程项目建设书,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专用公路已于2011年12月1日开工建设;勘查发现的矿产有38种,其中锰的储量和品位居全国前列。 桂平市距自治区首府南宁陆路255公里,水路438公里,距北部湾188公里。贯穿桂平境内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广高速铁路)和梧州至贵港(贵梧高速公路)、桂平至来宾高速公路(桂来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中。桂平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县之一,既是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西江工业走廊和红水河能源工业带的结合部,又是连结华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的西江航运大通道上的重要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桂平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盛产亚热带土特产品,其中麻垌荔枝、西山茶、乳泉井酒、龙眼、淮山、玉桂、八角、社坡腐竹和中国一绝罗秀米粉等闻名广西区内外。
十二五主要目标
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乡镇和村委会所在地村屯、中心村,以及交通干线沿线50户以上自然村的规划全覆盖。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投入20亿元,重点实施“123456工程”项目。“1”是建设一个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火车站;“2”是建设宽30.5米、长1.38公里(含引桥)的郁江二桥和宽24米、长1.5公里(含引桥)的黔江二桥2座大桥;“3”是建设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休闲购物中心3个中心;“4”是建设江北新区堤路园、黔江南岸堤路园、郁江东堤路园(郁江大桥至三角嘴)、郁江西堤路园(郁江大桥至郁江二桥)4个堤路园;“5”是建设江北新区、新岗新区、长安新区、郁江新区、黔江新区5个新区;“6”是建设宽80米、长7.8公里的迎宾大道,宽60—80米、长7.5公里的玉桂大道,宽60米、长6公里的蒙圩大道,宽84米、长2.12公里的金田大道,宽62米、长1公里的龙潭大道,宽50米、长1.84公里的长安大道等6条大道。大力实施高楼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桂平地标建筑。今年规划建设13层以上高层建筑57幢,其中18层以上40幢、28层以上11幢。继续抓好“六路一门”建设,打通城区断头路,完成沿街沿路的建筑立面改造,真正体现滨江山水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全面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高标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突出“一镇一品”的城镇特色规划和发展模式,加快江口、木乐、蒙圩等中心镇建设。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78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7亿元,年均增长13.6%,经济总量在全区109个县市区中跃升到第3位,荣获了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548元增加到10600元,年均增长13.7%;财政收入由4.18亿元增加到8.56亿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5.9亿元增加到115.6亿元,年均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6.1亿元增加到62.8亿元,年均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56元增加到14857元,年均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60元增加到4936元,年均增长1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56.4亿元增加到143.2亿元,年均增长2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2.1亿元增加到64.1亿元,年均增长23.7%。各项经济指标均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以上,其中有4项翻了两番多,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翻了2.6番。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达到9个,其中西山镇、寻旺乡超5000万元。西山、寻旺、木圭、厚禄、石龙和马皮等6个乡镇荣获了贵港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荣誉称号。目前长安工业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类园区;龙门陶瓷工业区入园企业12家,总投资78亿元,被评为第七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年度产区”;木乐服装工业区被评为广西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内河造船载重吨居全区第一。 (2)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6.19亿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1.6亿元,年均增长36.9%;工业增加值由15.5亿元增加到74.4亿元,年均增长22.6%。工业化率达到1.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5.1:28.0:36.9调整为2010年的21.8:49.8:28.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2%增加到49.3%,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园区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以生物化工、机械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长安产业园,以建材陶瓷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的龙门陶瓷工业区,以纺织服装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的木乐服装工业区,规划启动了3平方公里的造船工业区建设。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税收1.1亿元,其中长安产业园被评为自治区A类园区、示范园区。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从4家增加到56家,纳税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从3家增加到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9家增加到1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