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经济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经济的发展变化

发布时间:2021-01-09 22:37:15

Ⅰ 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现的新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之际,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的表现给出了“+”的评价。 加入WTO的五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入世五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占到13%的比重,跃升为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三季度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有可能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与多个贸易成员国的贸易摩擦就已经接踵而来。根据WTO秘书处对2007年上半年各成员国的贸易纠纷调查报告:各成员国在此期间内共发起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6起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虽然这一数字比2006年同期的31起下降了近一半,但中国仍然是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是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的主要目标《2007年中国五大反倾销案件盘点》,中国纺织网,2007年11月16日。。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现象,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和总体开放水平再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超出传统产品贸易,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发展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对各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一个国家中的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国情,同时也需要以新的理论体系构建分析框架,支持对全球化的认知,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 新兴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有一半来自中国、印度及俄罗斯三个国家。新兴经济体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关键的支撑,全球经济的扩张变得更加均衡,较为贫穷的国家,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走在了发展的前列。 2007年,世界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权威人士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半冷半热”格局。美国次贷危机“冷潮”影响的重头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等新兴市场虽受牵连,但预计仍将继续呈现较“热”的经济增长势头。多极发展已经在世界经济进程的总体走势上产生重要影响。 2 资本市场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将逐步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资本市场正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07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连续三年增长,2006年达1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8%,为200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尽管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其直接投资占全球外资流出量的84%,然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正在悄然而起。中国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2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18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却更为令人瞩目。仅仅两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跃居全球新兴资本市场首位。针对2006~2007年两年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评价: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其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强力支撑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后,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将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配置金融资源、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的中枢。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是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着重棋。必须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培育期,还很不完善,目前仍然具有单一层次、依靠简单规模扩张的基本特征。我国还构不成一个资本大国,我国在世界资本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我国几大区域加快金融体系全面建设的步伐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 3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得主要国家经济波动的传导速度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深度远远超过以往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不仅放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波动。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在两个方面受到影响:一是影响到中国的外贸出口,特别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贸企业订单不断缩水;二是对金融业的冲击程度超过人们原先的预期,中国率先“出海”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QDII基金以及大型上市银行的次级债投资,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损失。2008年美国经济放缓已成显势,次贷危机无论对全球经济有怎样的负面影响,中国都不可能是局外人,而且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敏感度也会强一些。

Ⅱ 梅州为什么会变化急急急急急急!

因为地球和火星,甚至人都在不停的变化。

Ⅲ 梅州的历史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肥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有何变化

小结几点: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通讯设施设备较完善(一般农村家庭都版有电话、手机权)三河坝火车站的建成、拦河水电站的建成、县城扩建、三十年前是荒地变农田,三十年后却是农田变荒地(指乡镇的农村)、美中不足的是:低收入高消费…

Ⅳ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变化

近年来,汕尾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强化工业主体地位,依托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做打“榕树效应”,打造产业聚集能力强、辐射能力大、带动作用明显、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三大基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汕尾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成功、效果最明显的战略措施。

汕尾具有发展电子信息的优良自然环境,有坚实的产业基础。2006年,汕尾市成功举办首届电子电讯信息产品博览会,索尼、飞利浦等全球150多家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的高层聚集汕尾,汕尾的电子信息产业引起全球关注。去年7月12日,信利半导体公司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模块)生产线投产,这是全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FT—LCD生产线,年产能达2000万片,预计年产值可超40亿元。TFT—LCD生产线投产引起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关注,韩国三星电子等知名企业多次派人赴汕尾考察,有望在今明两年与信利半导体公司携手,在该市投巨资建设高密度印刷线路板生产线。

目前,该市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7家,其中信利半导体、信利电子和德昌电子,已成为省内发光元器件及电子产品重要生产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信利半导体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生产商,在全世界同行中排在前三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汕尾支柱产业,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78.5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粤东5市(包括梅州)总量的53%。

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 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 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

    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阅读全文

与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经济的发展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