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包括哪些市
截止2017年末,河北省下辖: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一、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206平方公里。
二、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
三、秦皇岛,位于东北地区、冀东北部,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311.08万。
四、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
五、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邻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
六、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 ,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
七、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
八、承德是,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北部与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相邻。
九、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
十、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南接沧州,西连保定。总面积6429平方千米。
十一、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
(1)巨鹿县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察北两个专区划归河北省。
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
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
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现辖区规模。
2. 邢台包括哪些区县
截至2020年,邢台市下辖4个市辖区(襄都区、信都区、南和区、任泽区)、12个县(内内丘容县、临城县、隆尧县、柏乡县、宁晋县、巨鹿县、平乡县、新河县、广宗县、威县、临西县、清河县)、代管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
3. 邢台市的历史概况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上曾为国都约610余年,为府建置650余年,为州建置660余年,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国革命时期,邢台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史书上说邢台:“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李忠定公曰:“从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陉,可以直捣太原。从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郸,可以席卷相、卫。若道庆源(即赵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驰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领也。此韩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齐;石勒据之,因以并吞幽、冀欤!”
邢台行政区划
上古时期,尧帝曾建都邢地柏人城。夏《禹贡》记邢地为冀州之域。
商代邢地称井方,公元前十五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姬苴(邢靖渊)为邢侯,建立邢国。
春秋末期辗转属晋。战国时期属赵,赵成侯立邢为信都。
秦置信都县,属巨鹿郡(治邢台平乡),今邢台辖县均属巨鹿郡。
秦末汉初,信都为赵国国都,赵歇、张耳先后据此称赵王,巨鹿大战后,项羽改信都曰襄国。
汉晋时期,邢地称襄国,西晋石勒据邢建立后赵,都襄国。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襄国郡改名邢州,辖龙岗、青山、南和、任县、平乡、钜鹿、内丘、柏仁、沙河九县。大业三年(607年)复改襄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邢州,辖龙冈、南和、任县、平乡、沙河、内丘、柏仁、青山、巨鹿九县。武德五年,青山县省入龙岗、内丘。天宝元年(742年)邢州改为巨鹿郡,柏仁县更名尧山县,至德二年(757年)复改邢州,
五代时期,邢州设节度使,辖邢州,领辖洺州、磁州。除辖本州龙冈、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柏仁8县外,还领辖洺州之永年、平恩、临洺、鸡泽、肥乡、曲周6县和磁州之滏阳、邯郸、武安、昭义4县,共辖3州18县。
北宋邢州辖龙岗、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尧山8县,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邢州为信德府,辖域不变。宣和二年,宋徽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改信德府为邢州。沿袭北宋信德府建置,设安国军节度。金大定中改尧山县为唐山县。金代邢州辖八县四镇,八县为:邢台、唐山、内丘、平乡、任县、沙河、南和、巨鹿;四镇为:平乡境内道武镇、任县境内新店镇、沙河境内綦村镇、巨鹿境内团城镇。
元中统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赐金虎符,立安抚司,洺、磁、威三州来属。宪宗五年(1255年)析平乡县道武镇增置广宗县,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顺德路复改为顺德府,隶属京师,仍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
清沿明制,仍称顺德府,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隶属直隶省。
民国时期,废府留县,顺德府各县属直隶省(后改河北省)。民国17年(1928年)唐山县复名尧山县。1936年在邢设第十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7年邢台沦陷后,日伪华北委员会在邢台市设冀南道,辖冀南32县,道尹驻邢台,后改顺德道,辖邢台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内邱县、临城县、平乡县、巨鹿县、威县、柏乡县、尧山县、隆平县、广宗县、清河县、南宫县等15县,公署仍在邢台,1945年邢台解放后取消。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邢台市辖县分属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设立邢台市,为太行区直辖市。1947年隆平、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
1949年8月1日,成立邢台专区,辖南宫、沙河、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新河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等15县和邢台市,专区行署驻邢台市。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
1964年,设立临西县,属邢台专区(后改邢台地区)。
1984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桥东、桥西、郊区三区。
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南宫改建为县级市,1987年沙河改建为县级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地市合并为邢台市,下辖桥东区、桥西区、新河县、南宫市、沙河市、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等2市2区15县。
另经省政府批准,邢台还建有邢台经济开发区、大曹庄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