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市场与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家对股市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性版总结。但在中权国,股票市场不完全是经济的晴雨表。
1、中国股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还没有达到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
2、中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场,无论从市场体系建设、管理还是从市场买卖双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同时股市的运行状况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股市有何关系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就是GDP的增长!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情雨表。也就是说,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股市的涨跌。
但是,“国民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的内容、指标很多很多。人们最熟知的就是GDP,GDP与股市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GDP与股市没有任何关系。最近十几年来,中国GDP每年都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股市却大起大落,股市走势与GDP指标毫无相关。因为GDP考量的是经济总量,是产值,而不是企业效益。GDP本身在衡量财富上也有先天性的重大缺陷。比如,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多亿元,但是,这对GDP却是天大大利好,因为在恢复重建中,将直接增加GDP至少8000多亿元。
笔者上文已分析,“股市涨跌的本质”是以上市公司业绩预期增降为核心的各路资金之间的博弈。其核心是:上市公司业绩预期的增长或降低。
“本轮熊市暴跌的最真实原因”正是:上市公司业绩将出现重大下滑。国民经济中,企业效益出现重大问题。
但是,业绩下滑是结果,等业绩下滑真正变成现实时,再才在股市中反应而出货,一定就晚了。聪明人,一定是在预期业绩将下滑时,就早早出货,比如笔者本人;预期业绩将增长时,就早早建仓。这就是打提前量,这就是笔者所说的,“股市涨跌的核心”是上市公司业绩“预期”的增长或降低。
中国股市十几年的历史中,特别是96年以来,每轮牛市,都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正相关;每轮熊市,也都与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正相关。
分析股市涨跌,就应该集中分析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诸多因素上。
3. 股票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股票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预期的经济增长的状内态。股容票市场涨跌是基于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就是说预期经济良好,股票市场一般提前几个月表现增长趋势;相反,预期经济不良,股票市场呈相反态势。
股票价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4. 经济行情与股市的关系
有个比喻我觉得比较恰当,经济是人,股市是狗,这只狗跑来跑去,有时候跑到前面了,就成了泡沫,有时候跑到后面,就跌破了净值,但无论怎样,人一定会带领狗一直前进,因为经济一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5. 股市和经济发展有关系吗
朋友你好,回复如下:
股市和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是正相关走势,但是短期来看是不一定的(有可能发生背离),一般股市有个提前量。
6. 股票和经济有什么关系啊
看了别人的回答,原谅我从头啰嗦啰嗦吧……
股票Stock,原意是存货的意思。
不严谨地介绍一下……当工业革命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公司”。但是西欧市场有限并且荷兰、西班牙、英国的海运贸易业刚刚开始,造成了世上第一次的货物积压。怎么办?在荷兰就出现了第一个“存货交易市场“,每个公司把自己的存货量公布出来,让大家竞价购买,从而就形成了”Stock market“,也就是今天的”股票市场“以及”期货市场“。
也就说股票市场自身就是一个“骗人”的东西——如果公司自身销量很好的话,是不需要进入存货市场销售的。是东西卖不出去了,才进入到交易市场。为了让更多的卖家买自己的产品,就需要宣传自己的货物和产品,也就是当今的“报表”。演变成今天就变成了一个公司需要融资发展自己的产业,需要上市融资——通过招股书和历史销售记录,让股民们愿意向这家公司投资。因为市值上升的话,股民的资产也在上升。
最后,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上市公司所有已经不再是私有,而是股民所持有。公司的经理人要为投资者负责,也就是广大的股民。
股票和经济又什么关系呢?
1,同理,一个经济体越多的企业试图在股票市场去融资、发展,也就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越活跃。世界上最活跃的四个经济体也就是最活跃的四个股票市场:英国(已经于加拿大合并)、德国、美国以及日本。
2,在积累了足够多的上市公司之后,优质的企业留在股票市场,继续发展。发展不好的就退市。经历了几轮的淘汰,也就形成了股票指数=企业发展风向标。而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准在哪里?企业!美国、日本、德国强大是因为有数之不尽的强大企业,而中国大陆撑死也就四五家而已(海尔、华为、中兴、美的……)。所以,这几个拥有最多优质企业的股票市场,也就成为了全球经济活动的风向标——这几个股票市场概括了世界最广泛的企业交易:纽约交易市场、纳斯达克、伦敦交易市场等等。
3,最终,这也就形成了股票指数直接反应经济活跃程度的关联。
看到大家的回答,人为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不像样也就是因为这三点都没有做到:1,公司并非真的为了融资才进入股票市场,而是为了更多的内幕交易与股权交易(跟国外比真的如此……);2,报表不真实。也就是公开的市盈率和公司真实表现严重不符!想想,像万科、招商这么优质的企业大陆股价竟然低成这样,开玩笑(万科是世界第一大地产商,招商是盈利第一的大陆银行);3,政策性投资远大于市场性投资。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大陆的股票市场无法展现真实的经济活动,但是却能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希望对你有帮助!
7.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测度
股市靠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应该是成正比的,经济好,股市好,经济差,股市崩盘。
8. 股市与经济的关系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家对股市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性总结.
但在中版国,股票市场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1.中国股权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还没有达到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
2.中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场,无论从市场体系建设、管理还是从市场买卖双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同时股市的运行状况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9. 经济行情与股市的关系
按大众的观点,如果经济好了自然股市会大涨;反之如果经济差了自然股市会大跌
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的决定作用分析。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繁荣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市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原因,而股市的周期变化反,映了经济的周期变化,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
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影响作用(重点)
经济的好坏最先在股市中得到反映,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长加快,企业利润增长,上市公司盈利也增长,因而股东所预期的股息、红利也将会随之增加,人们普遍看好经济的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乐观的心理也影响到股票市场,由于投资者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增加了对股票的投资,而使股价上升,这也使得股市上投机活跃,进一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失业增加。许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而上市公司也难逃厄运,一些经营不良的公司可能发生亏损而不能派息,或者由于破产而导致股东蒙受很大的损失。这时,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股市利空消息频传,投资者对投资情绪低落,纷纷卖出股票,退出股市,做空者趁机打压,使股价连续下跌。
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衰退虽然减缓了,然而许多企业仍然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效果不理想,因而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高。而许多有远见的长期投资者在低价位处买进股票,致使股份下降的幅度减少,或者在底部区域盘整。
在经济复苏阶段,各种投资活动开始兴起,企业的经营效益开始好转,利润上升。由于经济开始好转并持续增长,因此,上市公司利润也相应上升,这使广大股东提高了对派息和增加派息的希望,所以投资者开始增加对股市的投资,购进各种有发展前景的股票。这时,各种投机活动也开始热闹起来,许多短线投机者纷纷进入股市,以获取差价利润。所以,随着经济的复苏,股价开始回升。
10. 经济和股市到底是什么关系
你好,股市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的一面镜子,因为能够在股市上市的企业基本都是这个地区最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反应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但是放在A股市场,这句话却经常被怀疑,认为股市和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我们的经济每年都在稳定的增长,但是股市却是在在跌,或者是没怎么增长。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
1、第一、A股并没有包含所有优秀的企业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因为A股市值最大的企业是中国工商银行,市值1.96万亿,而市值超过1万亿的7家企业基本都是银行和石油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传统领域的企业,但是中国经济最近20年大力发展的新经济却并没有在这个市场内,比如腾讯,比如阿里巴巴,这两家企业的市值都超过了4000亿美元,平均市值达到了3万亿人民币。但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并不在A股,所以A股并没有完全反应中国整体的产业情况。这个也是A股没有完全和宏观经济走势一致的原因。
2、第二、A股的牛市时期泡沫太大
A股只有30年不到的时间,很多制度并不完善,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但是A股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牛市,第一次是2007年,第二次是2015年,这两次牛市都吹起了巨大的估值泡沫,估值都是上百倍,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这次牛市以后,整个股市需要用五六年甚至10年的时间去消除泡沫,这个就导致从指数上来看,A股始终在3000点,和10年前一样,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而这10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了数倍,中国那些最大的企业也增长了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一次泡沫之后,上市公司需要用很多年的时间用自己的业绩增长去消除当时的泡沫,笔者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2007年创新股价的新高后,直到2017年的11月份才超越了当年的高点,这个过程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
而当时的估值超过70倍,而现在的估值是10倍,所以估值降低了6倍,而这10年中,中国平安的业绩增长率6倍。
中国平安虽然是在业绩不断增长的,但是只不过是在偿还10年前的债,这么一看就能够理解了,如果我们把2007年的高点,2015年的高点去掉的话,中国A股的估值走势还是能反应出和宏观经济走势相匹配的走势的。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