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步骤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这一战略部署就是:
第一步回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答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
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㈡ 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战略目标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供参考。
㈢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参考链接 news.xinhuanet.com/...31.htm
㈣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有利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也有助于应对技术脱钩风险;开放,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在要求,也是后发赶超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既可释放消费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民粹主义思潮和社会不稳;法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成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亦是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
一、“踢掉梯子”后的创新发展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曾提出著名的“梯子理论”,即把贸易保护形象地比作登高用的“梯子”,以此来分析先发国家主要是英国贸易政策的转变。他指出:“这本来是一个极寻常的巧妙手法,一个人当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渐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如果将“梯子理论”用于理解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冲突与技术脱钩背后的动因,也非常贴切——已经攀上高峰的美国要“踢掉梯子”。
“十四五”时期的创新发展或许面临的就是美国(将要)“踢掉梯子”后的挑战,中国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尽管这些年我国创新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发展还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面临着诸多问题:(1)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2)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在本轮中美贸易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中国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4)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中国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的政策重点应包括以下五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
㈤ 我国的五大战略和四大经济是什么
我国的五大战略:抄
一、坚袭持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大力推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四、大力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战略,切断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效率低下的体制性根源。
五大战略目标——“数字奥运战略”、“新建筑战略”、“材料战略”、“生物医药科技战略”和“环保科技战略”。
我国的四大经济是:
1、西部大开发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加快东部地区发展
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有二个:即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
㈦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版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7)经济战略发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从一开始就注意了从战略全局和发展远景来考虑经济问题。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马上就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当时由于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方法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特别是在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在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上,都曾经有过重大的失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共产党章程
㈧ 什么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战略发展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也就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