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发展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幸福

经济发展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幸福

发布时间:2021-01-07 15:21:09

❶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吗我国百姓的幸福感却不如七十年代之前了

因为以前的人,生活单纯,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能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不会有太多的想版法。
而现权在的人,虽然挣得比以前多,但是用的也更多了,从衣食到住行,品质提高了,相应的,你付出的金钱也多了,然后,你会更辛苦的去挣钱,每天忙忙碌碌,停不下来,怎样去幸福,何来幸福感,只有一个‘累’字。

❷ 不丹国的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起来

不丹和发展在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是完全不同的,即“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理念,在世界上越来越被破坏,不丹,或许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和前景的新模式。
根据联合国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4年,人均不丹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名134 192个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然而,在2006年出版的“环球幸福清单”,不丹排名第8位,在亚洲排名第一。 20世纪80年代后期
20世纪,不丹国王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提出期限──“国家整体幸福感,”作为人民的幸福指数。他认为,所谓的“发展”,除了谋求经济增长,我们必须同时追求物质上,精神上和情感,“最大的幸福”多方面的。大多数不丹人的同意这一主张,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活着,宁静和谐。不丹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国家幸福指数。
被称为“不丹模式”,就是要着眼于物质和精神,保护环境和传统文化放在经济发展的保障均衡发展,制定标准来衡量GNH(国民幸福
,GNH ),而不是我们通常采用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经济)。追求GNH最大化是不丹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的政府,实践的结果是刚刚超过700美元每不丹的人均GDP,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❸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了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下降为什么

因为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房贷车贷等。

❹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而人民的幸福感却降低了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了。但是人们的私欲是无限的,大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这样长期下去,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

❺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经济”呢

发展经济不是终极目的
当今时代是追求经济发展的时代。无论从中国到美国,还是从墨西哥到新加坡,大凡文明社会,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一国之基本国策。毋庸质疑,如今许多个人都以追求并积累更多的财富为目标,各类企业更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潮流中扮演着主力军。书店里无数的畅销书都在向我们传授着富翁们的致富经,年轻一代更是以成为企业的CEO为职业发展目标,或者梦想着能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企业。
那么我们究竟为何要发展经济?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事实上值得我们深思。发展经济并非一个终极目的,而是一个手段。其终极目的不外乎两方面。第一是求生存。第二是求幸福。此处的求幸福,并非仅仅指对吃喝玩乐的追求,也是对精神和思想领域享受的追求,同时也包括对痛苦的规避。有人可能会说,发展经济除了为了生存和幸福以外,还为了振兴民族,增强国力。但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振兴民族增强国力呢?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对幸福的保障。
发展经济有助于人类生存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若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水平,我们就失去了温饱的基本保障。发展经济有助于增强幸福吗?从很大程度上说,也是的。我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的经验就是明证。20 多年来,我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对“36 只脚”的渴望,到现在的买方市场;从三代同居的鸽子笼,到如今的现代化
小区。我们相信现在的中国人要比20 多年前幸福。
然而,我们已经进入了21 世纪。21 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温饱问题正在得到逐步的解决,而追求幸福的需要变得更为重要。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仅仅发展经济是否能持续提
高我们的幸福感呢?
发展经济总是有助于增强幸福吗?
在此我们想从下列几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其中有些例子来自于美国,可能不适合目前中国的情况。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天在美国存在的问题也有可能在将来的中国会发生。所以我们在此讨论的内容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增长经济并没有增长幸福
从20 世纪40 年代末到90 年代末,这半个世纪中,美国经济蓬勃发展,人均GDP 翻了三倍,但是由科学的幸福度测试表明,美国人平均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任何提高(见附图)。换言之,尽管90 年代末的美国人比40 年代末的美国人实际财富多了三倍,并拥有了许多40年代美国人不可企及的财产,例如空调、电脑、家庭影院等,但他们却并不比他们50年前的先辈更为幸福。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人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据统计,在50年代35岁的人中患过压抑症的比例是2%,但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14%。当然,造成压抑症比例上升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而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引起的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大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经济增长对富人的幸福影响甚少
据一项在美国的研究,在一个特定的时期,财富多的人比财富少的人幸福程度要高一些。但是这种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低收入群体。也就是说,对于穷人来说,财富的增长能够带来幸福的提高。但是,一旦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财富与幸福的这种相关性则变得微不足道了。一个年均收入3 万美金的人要比年均收入1万美金的人显著地幸福,而一个年均收入7万美金的人和一个年均收入5 万的人的幸福程度却相差无几。
经济指标是衡量一国健康的很不全面的标准
经济指标,例如GDP和GNP,仅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众多指标中的一种手段,还有许多其他影响福利的因素。前美国参议员、总统竞选候选人Robert Kennedy 在遇刺身亡前曾说过“GNP 既不表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没有反映社会的教育质量;既不代表文采的优美,也不体现家庭的和谐;既不证明辩论的智慧,也不显示政府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也没有反映我们国家的贡献。简而言之,它衡量了一切,却没有衡量我们活着的意义;它标志了一切,却没有标志我们之所以作为美国人的骄傲。”诚如Kennedy 所言,一味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往往会使得我们忽视这些经济指标以外的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
物质财富带来的幸福不长久
在心理学中有一条基本的定律——适应性定律。该定律说明,当我们面临一个刺激时,一开始我们会有激烈的反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慢慢变得麻木。想象一下这种情景:当我们从原来居住的100 平米的公寓搬至现在的150 平米的公寓时,刚开始,我们感到很开心,毕竟房间大了50平米。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就适应了150平米的居住环境,我们的幸福感与原先住在100平米房子时则相差无几。再举一个例子,心理学家Brickman和Compbell曾对赢得巨额彩票(奖金超过现值100 万美金)的人们进行过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刚听到这个好消息时他们欣喜若狂,然而在数月后,他们的幸福程度已经降低到与同期的未赢得奖金的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的水平了。
物质地位竞争弊多利少
日常生活中,人们竞相比较谁带的手表更名牌,谁开的车更高级,谁住的房子更宽敞。而这种关于物质名次的竞争能提高全民的总体幸福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比喻:两个人在一条风景优美的路上散步。他们的幸福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欣赏风景所带来的愉悦;二是相对位置所带来的快乐,即在位置上的领先者更幸福,而落后者则不快乐。一开始,两人都走得很慢,A 走在B前面。从欣赏风景角度,两人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很是幸福。而从相对位置来讲,A快乐,而B 不快乐。为了能迎头赶上,B 加快了步伐,并最终走在了A 前面。相应的,A 也加大了脚步,以求再一次地领先于B。就这样,两人越走越快,从最初的散步,到大步流星,再到后来的奔跑......最终,两人都为了追求领先的地位而精疲力尽。从地位排列角度上来看,两人总体的幸福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因为这是个零和博弈,无论两人步伐迈得多大,速度跑得多快,最终的结果总是一人领先一人落后,所以总体上说一个人得到了快乐就意味着另一个将失去快乐。但是从欣赏风景角度获得的幸福却由此烟消云散了,正是由于两人将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都耗在位置排序的竞争上,而无暇顾及周围优美的风景了。这个比喻也许是当今物质竞争社会的一个缩影。物质地位的竞争对个体而言可能会增加幸福,但对总体而言可能会降低幸福。
追求经济增长会对生态和道德有负作用
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这不但对于我们现在的幸福,也对我们子孙的幸福造成影响。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了,在此就不作展开了。
一味追求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伦理道德的下降。经济学家Frank 对诚信问题作过相关研究,他曾就下列问题分别在学期开始前和结束时问过康奈尔大学的学生:当捡到一只内有100元的有地址的信封,你是否会将信和钱寄回原地址。结果发现,一学期之后,学习天文学的学生诚实水平提高了,而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诚实性却降低了。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尽管20 世纪的后半叶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却降低了。50 年代,英两国有将近60%的人表示绝大部分的本国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但到上个世纪末,这个百分比却降到了 30%。从幸福角度来说,人们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在一个和谐友善的环境中生活,人们显然是更幸福的。在很多国家的调查研究显示,信任他人的人活得更开心。因此,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道德水平下降可能是使得人们幸福水平没有随之显著增长的原因之一。
一味追求经济导致人才分布不均
一味发展经济所引起的另一个近视偏差效应是使得如今优秀的年轻一代只顾追求在企业里的职业生涯发展。本文作者奚恺元曾在中国大学生中问过这样的问题:你们心目中的榜样是谁。一开始大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在这个时代,还提什么榜样不榜样的。后来终于有位学生说出了个名字,其他人纷纷俯首称道。一问方才知那被公认的榜样是他们一个谋得某著名外国咨询公司月薪2万元职位的师兄。现在,中国越来越多优秀的大学生都追求高薪职业,视职业经理人为职业发展的目标,并把自身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商业领域。由此可能会导致社会其他对增强幸福也极为重要的领域出现人才贫瘠,诸如文化艺术、基础研究、教育、医学等行业。

❻ 为什么经济月发展了,人们的体质和幸福感却越来越差

您这个问题太深抄刻,涉及的方面太袭多,比如经济、政治、人文、自然科学、动物行为等等,就个人从有正能量方面来回答您这个问题吧:
1、体质不一定差,就以寿命为例是越来越来了,中国人均寿命75了,从上下五千中最长的,这得益于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人体指标特征也明显强于前人。
2、幸福感这个词比较敏感,主要与你个人的人存质量有关,虽然中国目前总体状况堪忧,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生活质量确实在提高。只要你肯努力这个社会还不会到亏待你的地步。
3、社会负面我就不说了,但我想和您 说一句,在这个社会狗咬人不算个新闻,但是人咬狗就一定是头条,您不要老听人云云,就己云云。要自己努力去改变生活,去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去改变自己的下一代。
你是怎么样的,中国就是怎样的。

❼ 国民幸福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

“幸福指数”概念是20级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并实施“幸福计划”,在不同的时期,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国民幸福目标,使人生基本问题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在这个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民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富的标准, 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不能从本质上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在很多情况下,GDP的增长可能隐藏了人们的福利下降,因为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很难被体现在一个数字之中。GDP增长模式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国民幸福指数”(GNH)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近年来,发达国家也开始进行国民幸福指数研究, “快乐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进而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国民幸福指数。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称之“幸福指数”,英国则称之“国民发展指数”(Measure of Domestic Progress,简称MDP),日本的“国民生活快乐指数”更强调文化方面的因素(Gross National Cool简称GNC),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简称GNH)的研究。总之,普遍认为: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幸福指数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幸福感,但人们的幸福感是相对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并不一定同步增长。对人民生活幸福而言,国民幸福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要重要。

❽ 经济发展了,为什么幸福感不高

和人自身的修养有关,和外部环境无关。
几千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人总版是权面临各种的挑战,其实内心的幸福感和外部世界无关。

经济再发展,人心总有不满足的地方,而一个四肢瘫痪的人,也有能力发自内心的微笑,感恩。

幸福,是自我觉悟到了一定状态的副产品,而不是追求而来的目标。

❾ 我国人民近年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可为什么人民依然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

我觉得主要是2方面吧。
第一,经济确实发展了,绝大部分的人的生活水平也比过去好了,但版是凡事权就怕对比啊,贫富差距大了啊,民众的心里更加失衡了。
第二,经济发展的代价比较大。从大方面讲,整体的社会风气比以前差了,更加拜金主义。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这些问题都只能在以后得发展里解决了。

❿ 经济发展为了什么

发展经济是为了让人过上好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物质的,不是精神上的。
上海总体经济发展了,但实际发展的只是上层社会,指是上层社会在圈钱,普通民众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

阅读全文

与经济发展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幸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