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周时期,版图上还包括云南领土,为什么到了隋朝西南地区独立了
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因为距离中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遥远,外加地理地势复杂,一直都处在各个王朝的边儿上。当地的先民自给自足,农耕女织,与中原王朝建立了松散的依附关系。直到西汉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个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东汉也基本上继承了对于此地的管理方式。
第二年,爨翫又反叛。原本应该再派人来平乱的,但是当时揪出了史万岁曾经收贿的事情,被削官为民。之后虽然恢复了官爵,但是也并没有被派来平叛。云南这边也一直都不稳定,难以控制。而隋朝刚建立没多久,百废待兴,对于云南地区,与其控制不了,倒不如放弃,索性后来就把南宁州的总管府给撤掉了。这也是为什么,在隋朝的版图上并没有囊括云南地区。
唐代,洱海地区设有“八州十七县”,少数民族“六诏”政权纷纷崛起。公元738年,唐政权支持最南边(今巍山一带)的蒙舍诏吞并其他五诏,“夺据太和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诏主皮逻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唐诏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南诏灭亡。此后35年,大理地区进入政权频繁更迭时代,先后出现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直到段思明建立了大理政权。
『贰』 浙江省有哪几个市
浙江省共有辖区个,分别是:
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丽水市、宁波市、衢州市、绍兴市、台州市、温州市、舟山市。
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
(2)西南地区经济带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1.浙江:
简称“浙”,省会杭州。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据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浙江陆地面积10.4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09%,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等文化遗存。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浙江是中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实际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浙江属于长江经济带南翼,与安徽、江苏、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22年将举办第19届亚洲运动会。
2.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9月15日,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下分8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7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 。截至2013年底时共有1324个,包括639个镇,264个乡(包括14个民族乡)和421个街道办事处。
3.地形地貌:
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1%,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
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1)气候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
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阴雨、倒春寒等。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浙江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旱涝等。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
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雨雪等。
(2)水文:
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网络-浙江
『叁』 贵安新区属于哪个城市
所属地区:贵州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区域。是国家级新区,不隶属某个城市。
贵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1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贵安新区是南方数据中心核心区、全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贵安新区常用信息如下:
1、政府驻地:贵安新区临时行政中心;
2、电话区号:0851;
3、邮政区码:550003;
4、地理位置:中国西南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区域;
(3)西南地区经济带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1、名称由来:
2011年10月新区建立,并以贵阳、安顺两地名的第一个字而定名为贵安新区。2013年1月31日,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时任省长陈敏尔指出:贵安新区“贵”在哪里?“贵”在生态环境、“贵”在人文条件、“贵”在后发优势;贵安新区“安”在哪里?“安”在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和谐安定;贵安新区“新”在哪里?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体制政策、城市风貌上求特色。
2、国家级新区
始于1992年,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此后一直未再有新区设立。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此后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江西赣江新区等陆续成立。
设立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战略,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特定区域的发展做出重新定位,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该区域的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值得报考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值得报考的优秀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六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
(4)西南地区经济带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 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 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 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
1954 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1984 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 年6 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10 年12 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伍』 重庆市所有区县名称
截至2019年5月,重庆市下辖26个区和12个县(自治县),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
县(自治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渝中区
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在长江、嘉陵江汇流处。渝中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壤。渝中区水陆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别称“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在此发源。截至2019年5月,幅员面积23.24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
2、渝北区
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南岸、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的华蓥市。幅员面积1452.0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渝北区辖19个街道、11个镇,分别为: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双凤桥街道、仙桃街道、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大竹林街道。
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礼嘉街道、金山街道、康美街道、宝圣湖街道、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大湾镇、古路镇、统景镇、大盛镇、木耳镇、兴隆镇、茨竹镇、玉峰山镇。
3、铜梁区
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合川区,南接永川区,西北邻潼南区,东南毗邻璧山区,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约48公里,幅员面积1343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铜梁区辖5个街道及23个镇,分别是: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吕街道、旧县街道、土桥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
福果镇、石鱼镇、少云镇、高楼镇、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西河镇、安溪镇、侣俸镇、太平镇、双山镇、小林镇、庆隆镇。
4、丰都县
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在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区境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54公里,幅员面积2900.86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丰都县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即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保合镇、仁沙镇、兴龙镇、树人镇、十直镇、兴义镇、双路镇、高家镇、龙孔镇、暨龙镇。
龙河镇、武平镇、江池镇、湛普镇、包鸾镇、南天湖镇、双龙场乡、青龙乡、三建乡、三坝乡、栗子乡、都督乡、太平坝乡、名山街道、三合街道。
5、彭水县
位于重庆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连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连武隆区,西北与丰都县接壤。
截至2019年5月,彭水县辖3个街道、18个镇、18个乡:汉葭街道、绍庆街道、靛水街道、保家镇、郁山镇、高谷镇、桑柘镇、鹿角镇、黄家镇、普子镇、龙射镇、连湖镇、万足镇、大同镇、太原镇。
梅子垭镇、龙溪镇、鞍子镇、新田镇、平安镇、长生镇、鹿鸣乡、诸佛乡、润溪乡、岩东乡、棣棠乡、三义乡、联合乡、石柳乡、龙塘乡、乔梓乡、郎溪乡、善感乡、双龙乡、走马乡、芦塘乡、石盘乡、桐楼乡、大垭乡。
『陆』 中国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五)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六)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三、适用范围
(一)国有资产年报数据,国有资产季度监测数据汇总、分析。
(二)清产核资数据汇总、分析。
(三)各省、区、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国有资产年报数据测算评价指标标准值。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厦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厦、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1 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
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众多弊端,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课题报告《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大陆)区域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报告指出,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1)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4)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北部内陆、东部沿海、东部内陆、中部内陆、南部沿海、西部内陆和西南内陆等。
(5)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5)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柒』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
(1)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因此可除去污水中的版碎菜叶权、碎塑料薄膜、泥沙等.故答案为:过滤; (2)①最常用的区别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简单且现象明显.故答案为:肥皂水;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后会转变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家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故答案为:加热煮沸(或蒸馏); (3)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电解只是水分解,达不到净化水的目的.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