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呼和浩特经济最发达区和经济最落后的区分别是哪个
呼和浩特2019年各区GDP如下:赛罕区(776.5亿),新城区(605亿),玉泉区(306亿),回民区(298亿),土左旗(188亿),和林格尔县(174.5亿),托克托县(148.6亿),清水河县(58.6亿),武川县(50.6亿)建成区来比,回民区最低,加上县级相比,武川县最落后。最发达的是中心区赛罕区。
『贰』 请问呼和浩特市近几年产业结构、支柱及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及趋势,相关GDP、投资、消费额、储蓄额
问得好多
简单的给你回答一下
我
市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一种调整的状态中 整体软化不明显 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农业畜牧业所占比例连年下降 工业比例上升较快 尤其是以乳业()、电子业、制药业等特色工业支柱为先导带动了整体的快速发展 三产服务业发展尤快 而且比较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健康的第三产业结构 比较大的支柱企业有伊利 蒙牛 大唐托电 tcl 创维 华蒙金河等
经济规划嘛
无非还是那几句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 消费结构升级 积极培育良好的市场氛围和投资环境 政府牵头 鼓励自主创新 突出环保节约 保持我市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势头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而做好服务工作
其他专业数据请查询我区政务公开的相关统计数据
http://www.huhhot.gov.cn/chinese/home/index.asp
『叁』 呼和浩特的经济文化如何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洁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内外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当时的民居及兵营所在地;内城为官署驻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将归绥县城区设为归绥市,作为省会。日寇占领期间,曾改称为“厚和特别市”。1954年,撤消绥远省建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现已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除传统的民族用品工业、轻纺工业外,制糖、卷烟、乳品、医药、化工、冶金、电力、建筑材料等工业都已形成较大规模。涌现出了仕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呼和浩特市卷烟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呼和浩特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乳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文明遐迩的"乳都"。
呼和浩特市还是内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现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医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还有中央、内蒙古直属和市属的多家科研机构,学科遍及农、林、畜牧科学、社会科学、草原科学、水利科学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大量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呼和浩特市( 蒙语为"青色的城市"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郊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办事处,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 095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7 224千方公里。
『肆』 呼和浩特是几线城市
三线强
因为
一线城市
一线强
北京
上海
(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一线弱
广州
深圳
(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准一线
天津
(原本属于二线强,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极快,步入准一线)
二线城市
二线强
南京
武汉
沈阳
西安
成都
(都属于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直辖市)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
青岛
大连
宁波(三个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
二线弱
济南
哈尔滨
长春(剩下的三个副省级城市)
厦门(计划单列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中)
郑州
长沙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三个非副省级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
昆明(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
兰州(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
苏州
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
三线城市
三线强
南昌
贵阳
南宁
合肥
太原
石家庄
呼和浩特(七个实力相当的省会城市)、佛山
东莞(两个制造业经济强市)、
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
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泉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
包头(重工业大城市)
三线弱
银川
西宁
海口
洛阳
南通
常州
徐州
潍坊
淄博
绍兴
温州
台州
大庆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头
吉林
柳州
准三线
拉萨
保定
邯郸
秦皇岛
沧州
鄂尔多斯
东营
威海
济宁
临沂
德州
滨州
泰安
湖州
嘉兴
金华
泰州
镇江
盐城
扬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门
茂名
株洲
岳阳
衡阳
宝鸡
宜昌
襄樊
开封
许昌
平顶山
赣州
九江
芜湖
绵阳
齐齐哈尔
牡丹江
抚顺
本溪
丹东
辽阳
锦州
营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玛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阳
濮阳
安阳
焦作
新乡
日照
聊城
枣庄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连云港
淮安
丽水
衢州
荆州
安庆
景德镇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远
揭阳
梅州
肇庆
玉林
北海
德阳
宜宾
遵义
大理
四线城市
剩余的所有城市
但是,包头升为二线了。
『伍』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最发和经济最落后分别是哪个区
对,我认为发展最好的应该就是三块或者这种比较内部的这个区。
『陆』 请问,帮忙介绍一下呼和浩特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想去那边发展不知道怎么样。谢谢。
那是偏僻的地方
『柒』 呼和浩特与包头和鄂尔多斯 哪个城市最发达 主要是经济
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
发展势头强劲,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市,经济实力最强劲的是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经济实力也不错,只是鄂尔多斯市这两年煤炭、天然气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比较强大。
『捌』 呼和浩特未来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
内蒙古是中国最北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与俄罗斯等国毗邻。它在中国的最北部。它的边疆文化也很有特色。
同时,近年来,内蒙古其他地级市人口开始向呼和浩特转移,常住人口达到31.6万人,在GDP上略超过包头市。
此外,伊利和蒙牛这两个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呼和浩特,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结合区域优势,这两家企业建立了成熟稳定的乳品产业结构,并在全国市场吸引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
『玖』 内蒙古城市排名
排名如下:
1、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为3579.81亿元,人均GDP为173046元。
2、包头市:GDP总量为2753.03亿元,人均GDP为95668元。
3、呼和浩特市:GDP总量为2743.72亿元,人均GDP88087为元。
4、赤峰市:GDP总量为1406.84亿元,人均GDP为32605元。
5、通辽市:GDP总量为1222.62亿元,人均GDP为39078元。
6、呼伦贝尔市:GDP总量为1185.86亿元,人均GDP为46887元。
7、锡林郭勒盟:GDP总量为769.09亿元,人均GDP为73135元。
8、巴彦淖尔市:GDP总量为740.14亿元,人均GDP为43930元。
9、乌兰察布市:GDP总量为721.18亿元,人均GDP为34301元。
10、兴安盟:GDP总量为417.92亿元,人均GDP为26052元。
11、乌海市:GDP总量为410.08亿元,人均GDP为73085元。
12、阿拉善盟:GDP总量为256.43亿元,人均GDP为103399元。
(9)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经济蓝皮(2015~2016)》认定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省级单位之一。 2016年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被批准为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