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根据村自身特点,探究特色产业。注意一定要有特色。
一般来讲,农村发展经济,农业是专骨架属,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是血液,旅游业是灵魂。
从农业入手,由村委会牵头老百姓进行农业产销模式的创新(例如利用政府渠道,互联网渠道等开辟销路,或由村委会以自愿为原则,让村民拿出自己的粮食集中与企业合作进行二次加工,变成制成品再进行集中销售,集中分红,增加二级产业。),完成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完成后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的是道路,桥梁,环境设施和文化设施。规划旅游区,进行招商引资,建设度假村,让村民以传统的种地为主业转型到以贩卖纪念品,开办农家院等实体经济主为主业,逐渐调整产业架构,使农业退居二线,旅游业占据主流。
第三,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的时候,进一步加深村子在省市甚至全国中的影响力,可以考虑进行地标性建筑或者申请举办特色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一定要记住三点关键:其一,一定要团结群众,深入群众,带动大家的致富热情,劲儿往一块儿使。其二,一定要根据自身特色发展有特色的相关产业。其三,经济建设是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切不可朝令夕改。
㈡ 谈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举措
要加快发展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多予、少取、放话”为原则,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使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经济负担。一是开辟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增加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三是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
3.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各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收支业务较多的村,要增加村财务公开的次数,要多听取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每年由镇(街道)审计部门对各村的财务进行审计,同时要对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
4.强化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各村要创新思路,通过采用股份制、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存量资产,使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从单一的生产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或资本运营。一是把原来单纯的集体经济项目,改组成集体参股的股份制形式,或者以集体所有的土地、厂房、设备、资金和技术等入股,与国内自然人或法人、外商等合作经营或兴办股份制企业,使集体资产得以保值增值。二是采取承包、租赁或出租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形式,收取承包费和租赁费,增加收入。
5.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当前,在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特别重视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要根据秀洲委[2006]13号文件精神,制定扶持政策,激励集体经济发展,对经济薄弱村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找准经济增长点,广辟增收渠道,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政策,给予资金补助和项目扶持,通过“输血”和“造血”,增强经济薄弱村经济实力,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6.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盘活存量资产,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一要根据各村实际,充分利用空闲、闲置土地等资源,建造标准厂房、营业用房等。二要利用建好的厂房、营业房,引进外来资金,在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村经济合作社与投资者签定租赁合同,由投资者先垫付资金,抵缴每年上缴租金。三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明白应尽的义务。各村要严格按照综合改革的要求,依法征收好“一事一议” 筹资、以资代劳、各类专业承包合同和农户欠款的收缴工作,提高合同的兑现率。
㈢ 怎样做好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规划工作
为加快推进毕节市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新动态,认真总结改革工作新经验,近日,毕节市农经站就织金县官寨乡红岩村村级集体经济业态发展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织金县官寨乡在改革试点中制定方案,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力争打好“生态农业观光”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抓好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红岩村成立了以副乡长为组长,财政分局、村管、国土、经济发展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共同商讨,建立健全的村级集体经济业态发展试点工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通过完善各项权能,激活红岩村各类生产要素,共同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营机制,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和农民权益受损,防止集体资产被集体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和支配,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保证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二、利用区位优势,制定工作方案红岩村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7.8公里,仅需10分钟车程,是乌江百里廊的核心地段,风光秀丽,气候迷人;辖区内盛产柑橘、樱桃、枇杷、果蔬等主要名特产品,吸引众多游客来此游玩采摘,据统计,红岩村共有农家乐17家,名特产品带动每家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东风湖库区裸结河水上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园与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连为一体;除此之外,面积2万多平方米,政府耗资300多万元建成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坐落其中。乡、村两党委就如何发展壮大村级经济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充分结合该村经济、地理、人文、环境气候以及现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依托乡村区位优势,制定以发展农村特色旅游经济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业态发展试点方案,全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品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整合资产资金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红岩村将对集体资源和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让集体资产变股权,明晰产权归属,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让农民真正能把资产揣进口袋。同时,以村级集体经济业态发展试点省级财政补助的80万元扶持资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一事一议”财政资金为牵引,进行折股量化后投入“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经营中,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共同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共享收益分红。除此之外,红岩村将通过整合本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采用“公司%2B农户”现代农业发展形式和“考酒%2B养猪%2B建设沼气池%2B种植发季节蔬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创收,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四、做好宣传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红岩村充分做好了集体业态经济发展宣传工作,召开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群众动员大会及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做到大小事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方案制定、实施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既要重视和尊重村支书等关键人物的意见和建议,也要保证方案制定不以参与决策者个人意见为主攻方向,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充分酝酿、民主讨论,提交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并经应到人数的2/3以上通过,方案报乡人民政府批准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后实行。保证村民既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共享集体资产收益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