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

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06 04:52:55

『壹』 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全中国的第几位

以下文章来自网上转载:
新疆就是新疆,不必攀来比去,无需处心积虑。地球在这里制造一块陆地,自有它的用场。人类在这里经营几千年,自有他的理想。
新疆以西部12省区中倒数第四的人口创造出了正数第四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超过了所有中西部省区,名列全国31个省(市)区中第12位!石油名城克拉玛依的人均GDP高达近6000美圆,名列全国664座城市中第5位!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生活着2000万人口的新疆,半年的刑事案件还没有广州三天的多!

从全民总体水平来看,新疆人口素质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区
1. 根据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相距越远,品种越优”原则;
新疆本身人口很少,是标准的移民地区,早在汉朝时期,中原人就进入了西域,清朝时期就有具体的拓边移民措施,建国后,支边青年就迁入200多万,仅1963---1965年就从上海迁入新疆9万人,部队转业、工作派遣以及其他多种原因也促进了全国各地大量移民迁入。至今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各省区人口均有分布(汉族占绝对多数。新疆汉族高度集中在城市与兵团)。站在乌鲁木齐街头,耳朵里听到的,除了汉族的各地方言,还有各少数民族的不同话语;眼睛里看到的除了黑头发黑眼睛的黄种人(包括各个民族),还有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在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种博物馆”。生活在多元文化的新疆,人们思想开放,胸怀宽广,不易因循守旧,不会盲目排外,少有地域歧视,能够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饮食生活。
2. 沐浴新疆的自然与社会,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的思维,变的庄重、大器而又左右逢源。
生活在这里的人,多少有些血性,有一种东山追虎、西山追狼、戈壁滩上追旋风的执着和勇敢。
3. 新疆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昼夜温差极大,是发展园艺瓜果和特色农业的理想场所,因此物产极其丰富,有吃不尽的美食,日常生活中人们本身就习惯充分投入资金享受生活,饮食更不例外,讲究营养与味美,饮食结构以高钙、高蛋白为主,还吃大量水果;新疆气候非常舒适,特别是夏天非常凉爽(吐鲁番除外),即使再热的天都有凉爽的风,根本没有内地令人窒息的闷热和浑身粘兮兮的潮湿(干燥的气候不易染皮肤病),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市以及整个北疆地区甚至很少有蚊子。新疆冬天虽然寒冷,但人民生活与工作的室内却非常温暖。蔬菜瓜果在温室大棚里也长的别有生机。没有冰雪的冬天,大家会不习惯,冬天去内地出差探亲的人,会抱怨内地屋子里的寒冷。
在新疆,喝牛奶跟喝水一样,吃羊肉跟吃馕一样的感觉真的很爽。由于饮食气候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综合原因,新疆年轻人身体素质普遍很好(无论是身高、长相、还是身体健康程度),30岁以下男青年普遍都在180cm上下,女青年也在1.70上下。新疆年轻人普遍性情开朗,幽默诙谐,喜欢铺天盖地的喝酒,喜欢彻夜不眠的歌舞。
4. 新疆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有些意外的高,各行各业不乏优秀人才,很多人都有艺术天赋!(从乌鲁木齐开始,已逐渐改变“孔雀东南飞”现象)!新疆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0.35,按照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的贫富标准,新疆城市生活已进入富裕社会。
新疆城市化水平较高(乌鲁木齐高达83%,克拉玛依完全就是100%),文盲率远远低于我国中西部各省区,仅仅3%而已,而高等教育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很普及了(疆内学生少,疆内外高校多,各地院校对疆内招生名额充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两市早在多年前,大学生比例就高达近20%,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都受过高等教育。在新疆各地求职招聘中,用人单位很少看文凭,一般给所有应聘人同等竞争机会,一切由工作能力决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各地就业压力一直都不大。
5. 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疆科教文卫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计划生育早已深入人心,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两市早在2000年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不过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有近200万内地民工进入新疆和兵团)
6. 生活在新疆独特的氛围中,人们生性独立,喜欢冒险,不喜欢稳定无趣的工作。人际经济交往中,推崇礼尚往来与AA制,即使女性也不占他人便宜。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与主张,讨厌别人的粗暴干涉,在新疆,干涉他人与打探他人隐私以及眼睛盯着别人偷看是很令人不齿的行为,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在崇尚“传宗接代”的古老国度,移民社会的新疆与之格格不入,人生崇尚个人价值,不愿意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缚,因此婚龄普遍较晚,据05年底新疆相关部门的粗略统计与调查,“新疆男女青年婚龄普遍为29与27岁”,事实上,在南北疆各城市,特别是乌鲁木齐,30岁以上的“大龄”(在新疆不算大龄)比比皆是!“丁克”家庭层出不穷!

新疆和田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州的沙尘都没有北京的大!沙尘天气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可怕!
春天,当整个北方中国面临沙尘天气侵袭的时候,只有新疆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乌鲁木齐位于此范围内)和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几乎受不到沙尘天气影响!
跟全国相反,新疆的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由于长年累月的植树造林,以及其他相关保护措施,新疆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最有名的是阿克苏市东郊的柯柯牙人工林,历时20年整整一代人的无私奉献,彻底改变了阿克苏市的曾经的风沙天气,不仅如此,今天的柯柯牙林区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奠定了阿克苏地区林果业生产基地的地位!由于柯柯牙人工林区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被评为了"联合国人类500佳境之一"!

新疆企业很容易国际化。新疆企业并没有经历国内企业从低到高、由内到外滚动发展的旧路,而是一开始就站在采用最新技术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高起点上。新疆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个个都很强。
中国十大富豪榜上总会有新疆人的名字。《新财富》公布的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100名富豪榜中,新疆就有7人。他们个个都是亿万身家。一般来说,跻身富豪镑的人,大多生存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从事新兴的产业。这样才合乎常理,就像香港盛产富豪,美国几乎包揽诺贝尔奖。新疆人总是榜上有名,这在西部并不多见,也让人有些意外。著名经济学家樊刚称之为“乌鲁木齐现象”,并认为很值得研究。
2002年5月24日《新疆日报》的一篇关于 新疆德隆集团 的报道,德隆已成为控股、参股国内外30多家公司,总资产10亿美圆。全球员工近10万人的多元化跨国投资控股集团。德隆到美国不是建厂,而是买店、买品牌、买网络、最终买市场。2001年,德隆在美国市场销售12亿美圆,数千美国人为德隆工作。这篇报道还详细披露,德隆的番茄酱生产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产量占国内的80%,全球市场的10%。德隆是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商和出口商,产量占国内市场的60%,欧洲市场的20%以上。德隆也是中国最大的火花塞生产商,其刹车部件、丝网等产品90%以上销往北美,出口居全国第一。
短短几年间,德隆已不再是几个大学生在乌鲁木齐开的一家无名小公司。德隆不在是单纯意义上的新疆德隆,也不仅是绝对意义上的中国德隆,而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德隆。德隆的一鸣惊人,接近于神话。
新疆企业很容易国际化,因为新疆自身的市场不大,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还要遥远,加上新疆的很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已经新疆人的开放精神与超凡气度,所以新疆很多企业并没有经历国内企业从低到高、由内到外滚动发展的旧路,而是一开始就站在采用最新技术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高起点上。

新疆什么都大,大的令人目瞪口呆、感慨万千;大的令人心旷神怡、轻松舒坦。“大”是新疆不可动摇的特质。从大的表象出发,可以领略到很大的气魄、大的魅力和大的文化。

谁敢断定,再过20年,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不能像美国的西海岸一样,与东部一起,成为中国腾飞的一对翅膀?!
工业学欧美,农业学以色列,牧业学澳大利亚,是新疆上上下下的兴趣话题。新疆虽然现在还不够发达,但依托极其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国际战略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物产与旅游资源,新疆注定要成为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未来的经济高地。沿海开放20年后,改天换地,今非昔比,已经看不到昔日海疆前线的萧条。而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新疆,谁敢断定,再过20年,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不能像美国的西海岸一样,与东部一起,成为中国腾飞的一对翅膀?!西部大开发是新疆等待已久的机遇,这拨大浪也正在向新疆涌来。可以预见的是,当浪潮退去之后,浮出水面的,将是一块世人瞩目的经济高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人在新疆经历了辛酸。50年前,30年前,或者20年前,很多知识分子为新疆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很多转业军人为新疆的农垦贡献了毕生,很多支边青年为新疆的建设献出了青春,很多自流到新疆的人员为新疆的发展流尽了汗水,但他们的价值,没有完全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足够回报。他们走了,也带走了很多很苦的记忆,那时新疆条件很差,有些政策也不尽合理,他们有委屈是不难理解的。
很多人千方百计去了内地,但因为盲目,后来生活状况很不好,但不想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的人生,转而攻击养育自己的新疆,说新疆落后等等,无非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求得内心的自我安稳而已。
无知也罢,偏见也罢,记忆也罢,恶意也罢,不仅折射出新疆过去的落后,也说明新疆的今天发展飞快,变化极大。

『贰』 新疆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西部大开发,东部省份的援疆事业,喀什作为新的经济特区的优势,亚欧博览会专(原来的乌恰会)的年年举报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新疆第一大经济体的助力。资源优势,西气东输,还有近些年来的旅游事业。我就能想到这么多了

『叁』 乌鲁木齐的经济概况

我去过乌鲁木齐,发抄现,乌鲁木齐的经济状况并不亚于成都,比重庆要好一些,不要觉得乌鲁木齐远离中心城市经济就落后,乌鲁木齐远远比拉萨、兰州、西宁、银川、贵阳、南昌、太原、合肥强,与成都、武汉、沈阳、哈尔滨不分上下,仅次于天津、大连、青岛、杭州、南京五大城市。

『肆』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4日电,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其中,

(1)政治原因:?我国政府忠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④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经济原因:①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的;②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伍』 新疆经济

新疆南疆与北疆是以天山为界的,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北疆经济略好于南疆,因为新疆主要城市都在北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克拉玛依都在北疆,这些城市都是新疆经济重要城市。
而南疆主要城市有阿克苏,喀什。 而且一般从铁路,航空和公路主要干道进入新疆,都要先进入北疆才能到南疆,所以北疆经济好于南疆。
北疆南疆气候略不同,北疆汉族多一些,当然你所说的哈萨克族也多在北疆。南疆主要聚居维吾尔族。
希望采纳

『陆』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变化

1,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2008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420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86.4倍,年均递增8.3%;比1978年改革开放时增长了19.6倍,年均递增10.4%。2008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361.06亿元,是1978年的50.57倍,是1955年的208.71倍。

近年来,新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2008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9.7%、33.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兵团创造的生产总值为523.3亿元,占全疆的12.45%。

2,交通运输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以来,国家对新疆的公路投资达700多亿元,先后建成多条高速公路,新疆的区域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至2008年末,新疆已有国道主干线8条、省道66条、县级公路600多条,通车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环绕两大盆地、穿越两大沙漠、横贯天山、连接南北疆的干支线公路运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2008年,新疆铁路的营运里程达到3000多公里。

新疆航空事业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结国内外近70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拥有114条国内外航线的空运网,通航里程达到16多万公里,成为国内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新疆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以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等现代化传输网络覆盖全疆各地。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根据新疆“绿洲生态、灌溉农业”的特点,以阿克苏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的建成,使全区的引水量、水库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

投资110多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结束了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效益显著,新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4,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2008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790.7亿元,比1952年增长274倍,比1978年增长16.6倍。

逐渐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建成了32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3%,成为推动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经济力量。

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新疆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渐成体系,并日趋完善。

各族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08年,新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64.57万人,拥有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99个,城镇居民中有63.80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从2007年7月起,新疆全面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定对人均年收入低于700元的农牧民给予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格局逐步建立。2007年,新疆有129万名特困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低保待遇。

『柒』 新疆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国家政策好 内地兄弟单位援助的多 还有自治区广大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

『捌』 新疆经济带的情况(稍具体)

新疆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34万人,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1 %,是我国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部新疆史,就是一部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历史从此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帮助下,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2003年,新疆生产总值达到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比1978年增长了10.3倍,年均增长10.2%。人均GDP达到9686元(折合1171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优势农业和林果业、畜牧业迅猛发展。2003年棉花产量达到160万吨,占全国的总产量的1/3,啤酒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番茄酱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1/4,新疆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和甜菜糖生产基地。工业已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2003年工业增加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比1978年增长了8.9倍;石油产量2141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位。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

目前,全区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06个。作为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重点省区,新疆已经逐步形成了沿边、沿桥(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拥有一类口岸16个,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我区投资。2003年,新疆进出口总额47.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2%,比1978年增长202.4倍,年均增长23.7%。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投资环境明显改善。1978—2003年,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6711亿元,年均增长19%。建成了南疆铁路、沙漠公路、吐乌大和乌奎高等级公路、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通讯光缆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等重点项目,使新疆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4万公里,99.6%的乡镇和89.9%的行政村通公路;铁路营业里程3010公里,比1989年增加了1431公里;民航通航里程由1978年的0.48万公里增加到11.6万公里。通信设施与全国同步发展,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发展迅速,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2.6%,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2.1%,互联网用户达到117.8万人。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一是教育普及率和各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区已实现“普九”的68个县市区的人口占到全区人口总数的70.3%,全区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3%,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3.8%。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3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5%。有26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4.8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13.5倍。为了进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在中央的支持下,我区从2003年开始,每年投入1.9亿元,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使全疆56个县的205万名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享受到了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是城乡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各族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不断改善。现在,全区88个县(市),县县都有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乡乡都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点。全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缺医少药的历史已经结束。全区现有卫生防疫站207个,地方病等专科防治所(站)17个,疫病防治能力大大提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危害各族群众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已基本被消灭。从1994年开始,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下,自治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改水防病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5亿元,解决了农村牧区835万人和266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目前新疆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到71.12岁。新疆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列为世界上四个长寿地区之一,每百万人口百岁老人数居全国之冠。

三是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21.6倍和16.7倍。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0%以上,绝大多数地区的百姓能够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及时获取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信息。新疆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为了加快新疆的发展,中央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新疆的基本建设投入有80%以上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支持,财政支出也有50%以上来自于中央政府的各种补贴。2003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235.35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59.9%。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各项补助共计1574.65亿元,其中1998年至2003年的六年间就达到910.25亿元。正在实施的、对新疆南疆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将达到107亿元。

与此同时,内地省区也通过对口扶贫、科技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援和协作以及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等多种形式支持新疆的发展。

二、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大局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

国家制定并实行了尊重少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政策,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疆的报纸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文字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报纸达43种,刊物达80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播出,新疆电视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得以发扬光大。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保障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全区有23000多个清真寺,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新疆50年的历史证明,我国政府制定实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得到了各族人民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九十年代初,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在境外恐怖势力的支持下,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在新疆境内外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危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他们的活动为各族人民和广大信教群众所深恶痛绝,理所当然遭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新疆各族群众的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在新疆,暴力恐怖分子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们分裂祖国、破坏新疆稳定的罪恶阴谋不可能得逞。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区,严厉打击极少数暴力恐怖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坚决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各种非法活动,以维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三、发展前景广阔,各族人民充满信心。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确定的发展目标是:2004年实现GDP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0元以上。到2007年GDP达到2570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20年GDP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半的目标,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展望未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与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