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结束之后。经济一体化,生产全球化将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会发现一个不太好的趋势,因为以前可能会让他们自己先生产
Ⅱ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什么时候
在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0年,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钢明昨天再次强调,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国内媒体应该淡化这一变化,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2)疫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扩展阅读:
有这样几个事实反映了中国地位的凸显:
第一,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二,2010年10月,G20财长会议决定IMF将向中国等新兴大国转让6%的投票权,其中,中国的份额将由3.72%跃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一举超过英、法、德成为IMF第三大股东。
中国投票权的上升并没有动摇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拥有的否决权,也没有动摇发达经济体的主导权。
第三,中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美洲虎号”快47%,被认为是走向科技大国的重要表现。
第四,中国海军舰队多次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第五,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作为G20和“金砖四国”成员参与制定和协调国际经济规则,作为基础四国的成员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Ⅲ 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国际环境
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分的,资源的实质就是环境,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近20年来,我国在总体上承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事实证明,此种模式只能带来更严重的污染。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现状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水体污染现状
(1)、地表水体严重污染
根据国家环保局2011年的统计调查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V类水质水库有8座。四大海区沿岸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重点河口、海湾、港口、大中城市附近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2)、地下水体严重污染
据环境保护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的评价,污染较重的城市有76个,占64%,污染较轻的城市39个,占33%,基本未受污染的城市只有3个,不足3%。
(3) 、降水酸化正成为新的污染源
调查表明,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约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2、大气污染现状。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大城市的空气状况进行监测,发现污染最严重、最密集的大城市有3个;污染程度较重的城市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50一60年代严重污染时期的水平,1998年大气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污染类型可分为煤烟型、汽车尾气型、煤烟+汽车尾气型和复合型。
Ⅳ 简述我国人民是如何建立“多难兴邦”的拼搏精神的
一、同心同德:弘扬民族大德
多难兴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同心同德,是中华民族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戮力同心、夺取胜利的精神特质和优良传统。每当遇到灾难,这种民族大德就犹如奔腾的江河,焕发出震天撼地的精神力量。同心才能同力,同德才能同道。
二、自信自强:展示国家力量
在中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有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灾区美好家园。这一庄重宣示,表达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彰显了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顽强。
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自信自强,它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树立起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盛,来自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伟大力量。
三、科学高效:彰显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能够集中调配社会资源,集聚各方力量,确保有效应对巨灾。此次芦山地震救援力量的迅速反应、救援体系的合理架构、救灾资源的科学配置、救灾手段的专业程度,创造了科学高效的救灾范例。
四、人民至上:诠释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就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前线救援人员,都把挽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地震发生后,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4)疫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扩展阅读: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人民军队火速赴险,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四川人民英勇奋起,一场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
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磨砺,面对新的考验,强大的救援力量再次集结,浩大的社会资源再次汇聚,博大的爱心热潮再次涌动。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同心同德、自信自强、科学高效、人民至上”的鲜明特点,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彰显了中国力量的强大,增强了中国道路的自信。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同心同德共铸中国精神
Ⅳ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相关影响谈谈为何疫情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最剧烈震荡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相关影响,谈谈为何以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最剧烈的震荡,因为意向它不仅影响人的生命健康,也影响着各个方面,包括民生,经济政治各个方面。
Ⅵ 这次世界经济衰退,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提升
首先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世界全球化进程。自从16世纪新航线开辟以来,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一直在向前发展,世界各国都为全球化裹挟无一幸免。想发展世界经济,首先应该着手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最后,应该大力推进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的大型工程。这些工程虽然投资巨大,却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工人工资相对低廉,且国家大量的资金无法用于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解决就业问题,还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可谓是一本万利。
Ⅶ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大格局
国际国内是需要双循环发展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科学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会更加认识到加快促进这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极端的必要性,应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
从经济运行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呈现出深V型恢复的变化趋势。从中国经济一季度的数据看出,虽然总体上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6.8%。
但是如果对比3月份和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三次产业的增加值,还是就业、投资、消费等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增速反弹、降幅明显甚至大幅度收窄的特点。而4月份和5月份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在从这次强度前所未有的巨大短期冲击中逐步恢复过来。
(7)疫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扩展阅读:
我国已经步入到工业化后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形成了具有满足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要求,具备依靠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经济效率基础。
但是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经济开始内卷化。这里必须避免一个重要的错误倾向: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和一些国家努力推动“去中国化”等原因,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短期会受到明显抑制。
我国的供应链会受到侵蚀,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而言国内经济循环量“此消彼长”会大幅提高,由此就贸然判断或者宣布我国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Ⅷ 经济衰退的典型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次经济衰退前都会出现收益率曲线反转,但许多投资者目前还不担心这种模式。
摩根士丹利的一组策略师团队表示,经济衰退的典型指标将在明年显现。
他们在上周四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在2019年年中之前,描绘不同期限债券收益率的收益率曲线将出现反转。
上周五,10年期和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为24.87个基点,为十一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因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通常较高)并未像两年期债券收益率那样迅速上涨。美联储一直在提高短期利率,以进一步远离危机后的政策,但长期利率并未跟进。
当长短期债券收益率之差变成负数时,这是投资者对经济失去信心的信号。
“如果美联储对我们所预期的金融紧缩政策不屑一顾,并在2018年12月上调利率,我们认为收益率曲线的某些部分将在年内处于以持平或反转的状态。”包括萨姆·埃尔普林斯(Sam Elprince)在内的策略师表示。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们表示,美联储将在明年4月之前宣布停止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计划——这是危机后的另一项措施。他们还认为,投资者低估了美联储资产的规模——所谓的系统公开市场账户——这是保持有效的联邦基金利率在目标之内所必需的。
“我们所设想的资产负债表正常化令人意外的早期结束——包括我们认为美联储将展期其公债,并将其机构债和机构MBS本金再投资的方式——应该会直接令公债受益(收益率更低)。” 埃尔普林斯表示。他建议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减持企业债券。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年底,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将降至2.75%,到2019年年中将降至2.50%,低于两年期的2.55%。
*这次是否经济衰退?*
收益率曲线最近因其作为衰退指标的历史角色而引起了更多关注。如果摩根士丹利对收益率曲线反转的预测是正确的,但随后没有出现经济衰退,那这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许多投资者并不担心。
美银美林利率策略师拉尔夫·阿克塞尔(Ralph Axel)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和失业率趋势可以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扁平化曲线。阿克塞尔上周四在一份报告中称,“在某些方面,收益率曲线下滑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是一件好事。”
与埃尔普林斯一样,阿克塞尔认为,到2019年年中,2年期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价差“接近或略低于”零。他还指出,在本轮周期中,投资者要求持有长期债券(即期限溢价)的补偿低于通常水平。阿克塞尔称,对此最好的解释是低通胀风险。通货膨胀是债券投资者在购买长期债券时通常要求更多补偿的原因。
他表示,更可靠的指标将是月度就业数据,而不是看经济衰退风险的收益率曲线。
即使收益率曲线反转,经济衰退也不会马上发生。LPL Financial的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在反转和衰退之间的平均差距为21个月。股市目前也没有立即下跌,月平均回报率为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