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龄40年,2022年在上海60年退休,加了十万养老金,退休能拿多少
一、来个人账户部分养老金=个人账户金自额/计发月数。
1、个人账户部分金额:自己交的话,40%进入这个账记,60%进入统筹账户。这个数据在档案中每年都有记录。
2、计发月数:指按人口平均寿命算得的可能应该发养老金的月数,一般男性都是60岁退休,除以139,一般女性都是55岁退休的,除以170。这其中有个表专门定好了的,如50岁退休除以195,65岁退休除以101。
二、统筹部分部分给的养老金,也叫月基础养老金=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数)% 即个人退休后所得工资=(一)+(二) 如一个人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上有60000元,领养老金当年当地社平工资为1000元 即=60000/139+1000=431.65+1000元=1431.65元 因为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不断上涨的,所以个人的养老金会随之上涨。
② 上海哪一家大学是1960年成立的然后今天刚好是60周年华诞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创办于1960年。当时,以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内外贸外语系为基容础建校,时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对外贸易部直属院校。其后,经历多次合并与复校。1994年7月,学校划归上海市政府直接领导。2013年4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③ 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上海牌纪念表
不值钱的,不是官方发型的,具体价格淘宝里搜索就知道了
④ 请介绍一下上海从建国至今的60年城市建设史
未来上海会怎样?不管是上海人还是到上海创业发展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能抽空到上海展览中心去转上一圈,所有的问号都会找到答案。今天开幕的“上海人居与信息展”,精彩纷呈的展会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强烈的视觉冲击
20年的城市建设成就汇成的是一篇如同轻歌漫舞的诗篇,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序厅高悬的一台led大型全彩屏,正在滚动播出上海诗史般的杰作,绿草如茵的大绿地,纵横交错的高架立交,清澈洁净的条条河道,比邻而居的各种建筑,呼啸而过的轨道交通……
昨天的期盼,今天的现实,明天更出彩。
你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驻足稍许,恢宏的上海城市建设史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一一向你展开,再熟悉不过的城市标志、地标一定可以再次勾起你对上海的记忆和憧憬。
如果这样的场景你还意犹未尽,那么,就请你步入东一馆,出行、交通、环境、住宅,市民百姓关注的问题都会有个答案。
灵动的水滋润新生活
踏进水务馆,扑面而来的“水帘”和墙上隐约可见的浦江两岸美景,仿佛让人置身于外滩。停停神,再看“流动”的浦江水,不得不赞叹水务馆在展馆设计上的匠心独运。吴淞路闸桥前,你会发现它变“脸”了,原来,新的闸桥即将规划建造,水务局提前将新闸桥“造”到了展馆内,而黄金海岸碧水金沙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一座庞大的模型生动地将海滩诱人的风光提前“出炉”。
苏州河将会是明天市民休闲、景观的河道,水务馆在“环境优美的城市”的展区中,用动静结合的场景布置让每一个参观者在回味上海的昔日的同时,更多地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将来美丽的城市水景观。倘若你走累了,你尽可以坐下来看部未来上海水景发展远景规划的电视片。
发达的路网让车辆畅行
未来路上还会堵车吗?将来的越江通道怎样建?苏州河上新桥要造几座?将来的燃气发展规模有多大?带着问号,我们快步走进了“交通畅达的城市”展区内的市政馆。
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燃气事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主题。
“气更洁、路更畅、行更捷”,一台360度的荧屏正在播放着《辉煌市政托起更佳的人居》电视片。还有6年时间,也就是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全市将建成由300公里快速路、525公里主干路和760公里次干路共同构筑起功能互补、间距均衡的总长度约3600公里的中心城道路网络。讲解员自信的话语在耳边回响。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越江通道还要增加;苏州河水越来越清澈了,河上新桥会更多,一幅图文并茂的展板上清晰地表出:2006年建成翔殷路—— 五洲大道越江通道,2007年建成西藏南路——上南路打浦路隧道复线,建成中环军工路——金桥路、上中路——华夏路越江通道,到2007年,越江机动车道将由现在的50条增至72条,内环线以内越江通道平均间距为1.6公里。目前苏州河在内环线以内共有15座桥梁通行机动车,双向车道数61条。西段桥梁稀疏,东段桥梁密集,两段的滨河道路都不发达。随着次干道扩容与路网综合整理,上海将在已改建西藏路桥的基础上,完成对福建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4座桥的改造;新建江西路桥、昌平路桥、大渡河路桥、镇坪路桥4座桥桥。到2010年前,内环以内苏州河桥梁平均间距700米,从成都北路——外滩的桥梁平均间距330米,成都路以西桥梁平均间距990米。
市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的燃气事业未来蓝图也能在市政馆“近水楼台先得月”,到2005年,上海天然气年供气规模将超过30亿立方米,1万辆公交车用上天然气,300万城市用户全部实现天然气转换,市区周围11个新城和9个新建市级工业区及农村新建居住区的天燃气实现供应管道化,天然气应用范围从中心城600平方公里拓展到全市6000多平方公里。燃气空调、冰箱等都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交通流量感兴趣的市民,还能自己动手在路面流量信息系统上操作一下,亲自当回指挥官,实时了解上海道路流量的“行情”。
感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横跨波光粼粼的碧水鲤鱼池石板花桥,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迈进了“ 宜居宜家的城市”闵行区展馆,天上是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沿岸郁郁葱茏的鲜花绿草,把人融入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惬意的意境中。千年古藤造型、动感轻轨模型、现代休闲小区实景、浦江镇规划……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城区让人留恋忘返。
交通馆、环保馆、建筑馆、市容馆、园林馆,一个个展示上海明天的展馆还是请你自己去实地感受。有雅兴,不妨到新天地展馆去逛一逛,经典的石库门建筑是不是勾起了你儿时的记忆。噢,忘了告诉你们了,临走时,我们还拐进交通馆,做了次地铁“驾驶员”,当然,那只是在地铁驾驶模拟器上的演练,真正当个地铁驾驶员,可没这么简单哟。
还可以到这里来看
http://www.shghj.gov.cn/News_List.aspx?col_id=455
⑤ 建国60年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
转个别人的总结你看看
http://..com/question/112029517.html?si=5
⑥ 60年前香港和上海那个城市好
好与不好,怎样才算标准?这个很难言说。
金融发展
要说自贸区,整个香港都是自贸区,香港玩了一百多年的事情,上海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超越。香港已经连续好几年被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地区了,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很多人批评正是由于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导致了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几乎全球最高。
城市居民素质
两地居民都有不文明的行为,不过个人感觉香港稍微好一点。
首先香港比上海干净。还有就是,香港人排队的习惯真是远超上海人。
城市建设
上海规划随意,翻新很快,折旧也很快,维护少;香港规划严谨,翻新很慢,折旧也很慢,维护多。
国际地位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国际组织,而上海不行。中国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持香港特区护照,享受远超中国护照的免签证待遇,而上海不行。香港由于低税率,所以社会福利没有上海那么高,往往只做到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度。香港普通民众没有退休金,退休的时候只能领取一份之前由自己及雇主共同缴纳的相当于工资10%的“强积金”,而当这几万元强积金用完之后,可能就步入贫穷了,如果不申请“综援”的话,只能靠每月2000元左右的长者生活津贴过活,所以香港老年贫穷问题非常严重。
物价
撇开房价,在上海如果要过上跟香港差不多水平的生活的话,开销跟香港差不多。去普通餐厅吃顿饭,香港也就30-50港币,稍微高档点的也就100-200港币一个人。
房价
这是很多内地人无法忍受在港生活的原因之一。香港用于居住的面积小,人多,所以房价很高,自然租金也很高。
⑦ 1949年之后初期(50年代-60年代)上海滩还有没有像图中1949年前租界时期的繁华夜景气氛
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但灯光夜景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⑧ 工龄40年,2022年在上海60年退休,加了十万养老金,退休能拿多少
目前政策,退休以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老金组成(养老保险制度改专革以前参加工属作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因为,目前不知道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额和你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以及养老金个人帐户上的储存额,所以无法准确计算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
⑨ 上海60年房龄能贷款么
二手楼贷款/授信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所购房产房龄(指房产已竣工年限)一般不得超过20年,专且贷款期限加抵押房属产房龄原则上最长不超过40年。
具体您可以申请到的期限,需您提交相关资料,由经办行综合审批之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