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十大城市的发展经济状况
第一位:上海
一项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酷爱旅游的研究生李晋拍摄的各地图片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购买刊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绝:“我心中有两个上海。第一个上海从新天地开始,一直到外滩3号。第二个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车站旁的锅贴,以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当我第一次在午夜从便利店买到粽子时,我就承认,上海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大连
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时,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居民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于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第三位:北京
调查显示,“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第四位:广州
“机会较多,经济水平高”也是广州入选“宜居榜”最关键的因素。
广州是一座最难说清的的城市,没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气、没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没有老成都的悠闲从容、没有昆明的花团锦簇……只有那么一点实在、一点安稳、一点通透;还有那么一点张扬、一点浮躁、一点暧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矛盾,却都能包容其间,这就是广州。
第五位:成都
成都的悠闲,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六位:青岛
青岛的优雅,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绵长的海岸线、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娇媚的樱花和茂盛的法国梧桐、青岛啤酒和童话中的小房子、优雅的八大关和漫步的夜晚——这一切,构成了青岛的浪漫。那些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令你不由得把脚步放轻放慢。漫步在古老的街巷,即使是随着性子任意闲逛都是很写意美好的。”李晋在游记里这样描述这个城市带给他的感受。
第七位:杭州
杭州的缠绵,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八位:桂林
桂林的秀美,都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九位:珠海
珠海的浪漫,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十位:厦门
厦门的温馨、成为这些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一个城市的繁荣是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价值的城市。就目前看来,每个城市都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大城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小城市在经济水平甚至城市规模上向大城市靠拢,是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㈡ 中国五大城市排名,分别是指哪些城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城市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如果一定要从这些光彩夺目,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寻找五座出来,我认为会是它们:
一、北京
北京这种伟大的城市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历史悠长,从周朝时期,就是燕国的国都,被称之为“燕都”,同时它又是远古九州之一,史称“幽州”。北京真正被确定为全国性的首都是从元朝开始,元朝建立后,将北京设置为全国首都,称之为元大都。
五、洛阳
现代的洛阳虽然算不上是一、二线城市,但是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历史上的洛阳曾经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更是众多朝代的都城。洛阳的历史烙印很强,由于地理原因,后来逐渐的没落。
㈢ 中国经济方面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繁荣。
㈣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好处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版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权程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二、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
1、主办奥运会将给首都经济在新世纪初叶高速增长提供“核动力”
2、主办奥运会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主办奥运会将加速北京市“退二进三”的步伐。“退二进三”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选择.承办奥运会将使旅游业和文化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同时带动会展业和中介业的高速发展。
3、主办奥运会将在扩大北京地区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承办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㈤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首都吗
没有这么一说,实际上上海远不如北京
㈥ 请问北京的经济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啊支柱产业有哪些比例是多少,希望能给出最新数据
北京CBD: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所在地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是综合性产业版城市。中共北京权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循着北京经济发展要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对经济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
2007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连续第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57431元,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北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亿,2217.2亿和5405.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实际增长8.7%。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㈦ 奥运前后中国有什么变化
奥运会后中国的变化主要:
一、年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匡算,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间平均每年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如果这样,按中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000亿美元计算,由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推动每年将超过3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促进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体育产业、旅游业等的发展。
据中国申奥代表团所做出的承诺,北京奥运的整体工程,包括建设奥运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发展通信系统、改善北京的空气和水的质量,共计投入480亿美元。这样大的投入,必然会带来非常可观的产出。仅国际奥委会的转播权及赞助分成,就可能高达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他如旅游业也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专家预测在准备的6年中,每年旅游可增加100%,收入增加50亿美元。6年共300亿美元。合人民币2500亿元,奥运当年翻1倍,为100亿美元,这样算来,仅增加的旅游收入就超过300亿人民币。
举办奥运会也将给其他省市带来巨大商机。比如,将扩建天津机场;又如,奥运会所需要的大量体育器材将在外地生产,北京兴建生态环境工程所需要的大量建设材料、设备也将在外地生产,大量的生活消费品也需外地供应,这些都将会对全国各地的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二、带来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3、务实的实践品格与美好的理想相结合;
4、和谐意识将有新的科学内涵;
5、道德修奍将进一步提升。
奥运会在历史悠久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举办,将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是一种推动力量,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进而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当然不可避免会有风险。(比如据说雅典奥运会就亏了。)
不过北京的奥运会可能不会亏。因为有那么多人 支持,大家都对那场盛会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现实或长远的效应不可忽视。必定会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㈧ 中国的首都在哪里
中国的首都在复北京。制
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也是中国4个直辖市之一。
北京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地区,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9月,北京市下辖16个市辖区。
(8)中国首都经济发展状况扩展阅读: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㈨ 北京概况怎么样还要图片
六、财政金融
[编辑本段]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是综合性产业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循着北京经济发展要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对经济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
2007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连续第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57431元,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北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亿,2217.2亿和5405.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实际增长8.7%。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6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依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资料,2005年,北京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31.8%,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制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均在北京。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全国性保险公司总部均设在北京,北京同时还聚集了大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总部,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大量境外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地区总部。
北京市商业总体布局形成多处有较大规模、有良好购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商业文化中心。著名的商业中心包括王府井、西单、前门,新兴的以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为中心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商业圈、亮马桥商业圈。以电子产品为闻名的中关村、上地;以古玩闻名的潘家园;以经营服装闻名的动物园、大红门商业圈。北京城至今仍有有大量的传统商铺,有众多代表百年不变的传统文化的特色独树一帜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堪称是集全国之美味的荟萃之地,几乎可以品尝到中国任何一种菜系和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另外,北京出产的象牙雕刻、玉器雕刻、漆雕、景泰蓝、地毯等传统手工艺品驰誉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经济建设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是人口过度膨胀,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增速较低。GDP增长速度在奥运经济的拉动下并没有出现显著高增长。北京经济建设还一度陷入与是建设首都经济还是北京经济的争论,北京市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规划,迁出大批耗能大、不经济的产业部门,把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上。由于第二产业遭到严重削弱曾经导致北京经济在2000年左右受到国际IT产业波动的强烈影响,在两个连续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居全国第一和倒数第一,引起中央和北京地方政府的关注,随后上马了一批包括北京现代汽车在内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京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005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七、交通运输
[编辑本段]
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城市道路总长4125.8公里,城市公路总长135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0.9公里。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达岭、京承、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和京秦铁路、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原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等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开通2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往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年吞吐旅客2169万人次,进入亚洲最繁忙机场的行列。北京已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通邮。
铁路
北京站:位于东便门西侧。建于1959年,是全国铁路客运重要枢纽,北京第二大火车站。
北京西站:位于莲花池东路。建于1996年,是北京目前最大的火车站,全球最大火车站之一。
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9年改建完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
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门。建于1905年,是京张铁路上的车站之一。
北京东站:位于百子湾。建于1938年。
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铁路,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北京到原平的京原铁路,北京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北京到承德的京承铁路。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也过境北京。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和朝鲜首都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首都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始修建,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北京和天津两地的路程缩短为半小时。2006年8月1日,北京站共有167列火车停靠,北京西站共有176列火车停靠。
㈩ 2008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乔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据著名投资机构高盛证券的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年起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大大提速。
一、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奥运会对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基本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体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扩大市场开放度除了市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推动之外,政府利用重大事件来有意识地推动这一进程尤为重要。主办奥运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将会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西方阵营竭力遏制和打压的对象,在以美英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中,对中国的正面报导并不多,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将使西方媒体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并给予更多正面和客观的报导。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树立“国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国家盛,企业兴。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另外,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以悉尼奥运会为例,本届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TOP赞助商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