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腊神话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希腊神话诞生於原始时代,流传数千年,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因其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希腊神话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接触西方文化,必然会遇到源自希腊神话的典故,而每一本重要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几乎都涉及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些甚至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古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函,历来吸引了广大读者,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源泉。
直到今天,希腊神话仍以其优美的形象和浓郁的诗意长久留存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作为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而流传下来。许多故事例如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特洛伊战争、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例如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等也已成为众人皆知的神话人物。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戏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它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贰』 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 代希腊和以后西方的政治、经济、价 值观念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哪些深
(1)为关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 原,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内 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容。一般认为 城邦的公民数额不应超过10000人。 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 立那种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而 且极不容易形成专制。 (2)平原少、土地贫瘠,只利于种 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 自给,这使得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 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希腊来 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 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相对而言 决不是一个农业民族,而是一个工商 航海贸易占据重要经济地位的商业民 族。古希腊曲折的海岸、众多天然的 海湾良港、温和的地中海型的气候、 晴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又为 这种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 条件。 古代希腊的经济结构至少是一种农、 工、商并重的经济形式。即使是农 业,同古代中国相比,希腊的农业也 有面向市场的特点,不同于古代中国 的自然农业经济。
『叁』 梭伦改革之前,古希腊的经济形式是哪种对希腊政治有什么影响
公元前12世纪,随着多里安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见第六章第四章)。这一时期的希腊以农业为主,实行部落制和贵族政治,活动范围限于爱琴海区域。到公元前6世纪末,这一切都改变了。部落组织让位于城邦;其他社会等级起来向贵族阶层挑战;工商业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希腊殖民地逐渐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一带。所有这些发展构成了形成时期希腊世界的全面转变,为后来的古典时代打开了通途。
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入侵者入侵之后,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座落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因为高地上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处。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称为“城邦”,而提供避难处的地方称为“卫城”或“高城”。城邦常策略地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因而吸引来更多为移民,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彼此较为隔绝,而又生气勃勃地独立不移。
开始时,这些城邦主要靠自然农业、放牧和捕鱼为生。但是,到公元前8世纪初,这一自给自足的经济因人口密集而遭到破坏。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或者如时常发生的那样,三者兼而事之。到5世纪,包括黑海在内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繁盛的希腊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为与母邦一模一样的海外城邦(见第七章第二节)。
这些发展引起一个最后改变整个希腊世界的连锁反应。殖民地用部把以谷物为主的各种原材料运到人口过剩的希腊,作为回报,得到酒、橄榄油和诸如布、陶器等制成品。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希腊土壤较适于经营橄榄园和葡萄园,而不适于作麦田。由于多岩石的山坡能用来种葡萄树和橄榄树,土地的开垦面积大大增加。因而,转向商业性农业,使能够养活的人口比从前经营自然农业时增长二至三倍;此外,对制造业的促进也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不仅在地中海周围,而且深入内地,在俄国中部、德国西南部和法国东北部也发掘出大量希腊陶器这一点上看出来。与此同时,希腊商船队在往返运送货物方面也获得很大成功。那时的货物与奢侈品截然不同,体积庞大,以如此巨大的规模运销各地,在历史上确还是第一次。希腊人率先用硬币作交换媒介,硬币日渐广泛的使用也有效地促进了所有这些经济活动。有位经济史学家断言:“公元前6至4世纪之间,希腊经济正飞速上升。…若充分估计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况,雅典经济给人的印象与19世纪的欧洲有点相似。”
欧洲19世纪的经济革命促进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深入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革命。希腊从公元前8世纪起也发生了相同情景。农业商品化不仅意味着获利,也意味着负债,尤其对小土地所有者来说。从前,贵族收租是以收取部分农作物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年景不好时,只好大家一道勒紧裤带度日。而现在,外国市场、货币经济和新的奢侈品相结合,使小农们受到了各种伤害,如时常不得不抵押物品,丧失赎取权,甚至失去人身自由。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使群众吵吵闹闹地要求废除债务、重新分配土地。同样,城市里新的富裕家庭也起来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的政治地位。他们取得了手工业工人、码头装卸工人和水手这些城市贫民的支持。于是,所有这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道奋起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
6世纪时,改革运动大大加强了。这是由于往昔在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贵族骑兵这时已由穿戴盔甲、沉重地武装起来的步兵,也就是重甲兵所取代的缘故。重甲步兵左臂挎盾、右手执长矛,以密集队报排列成坚固方阵,作战时步调一致,因而与以往战无不胜的骑兵对阵时,能以密密的阵势将他们打败。这一新事物不仅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力的军事基础,而且提高了那些独立的、能为进入方阵而装备自己的农民和工匠的地位,加强了他们的影响。
经济变革和军事变革一起,导致了相应的政治变革。在黑暗时代,各城邦开始时实行君主政体,后来渐渐地转向贵族寡头政治,到7世纪时,各城邦已由称为僭主的独裁者进行统治。这些雄心勃勃的领导者一般都是贵族出身,他们支持民众的要求,因而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夺得个人权力。“僭主”一词就是指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谴责的人。实际上,僭主通常是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的,而且常常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不过并非总是如此。
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斯巴达是与其他希腊城邦发展趋向正相反的典型。约公元前100O年前后,斯巴达人的祖先多里安人侵占了肥沃的欧罗塔斯河流域,把土著居民变成了奴隶,称为希洛人。8世纪后期,斯巴达人征服了附近麦西尼亚的肥沃平原,从而排除了向海外扩张的需要。不过,因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且无法避免的。斯巴达享受不到因与外国交往而带来的经济和智力上的促进,只能过一种很少变化的农业生活。而且,为了控制大批受管辖的居民,不得不把自己国家组织得象一个军营。一切都得服从军事需要。体弱多病的婴孩遗弃于荒野等死,只有体质好的婴孩才许抚养。男孩从7岁起就住到兵营里受训练。所有年不满60岁的男子都得受军纪约束。奢侈品不受欢迎,个人生活几乎全被取悄。早晨跳入欧罗塔斯河冰冷的河水中、餐桌上食品匮乏、用斧砍制成的木头房子十分粗糙,这一些在整个希腊都已出名。有组织的娱乐活动、集体进餐、公众事务、军事训练和执勤,这一些几乎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这种社会制度使斯巴达人成为整个希腊最好的步兵,但是,使他们对写剧本、雕刻头像或系统地阐述哲学,不感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做。
在此期间,雅典人发展起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雅典人不是扎营住宿在怀有敌意的居民中的一伙人侵者,他们自夸是阿提卡的土著居民。同其他城邦的希腊人一样,他们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不过,和斯巴达大不相同的是,雅典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公元前594年,所有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他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让因负债而变成奴隶的所有平民都重新获得自由,并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梭伦改革之后的30年里,由于许多问题仍未解决,因而充满了斗争。虽然奴役这时已是非法的,但贫民们发现谋生仍很难。同样,贵族们虽然多少受到些约束,但仍能阻拦人民立法。在这种情况本,约公元前 5用年,庇西特拉图使自己成为雅典第一个僭主。在他统治的30年间,他将贵族的土地划成小块,分配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并让城市贫民参加大规模的美化城市的公共工程以获得帮助。庇西特拉图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为僭主,昏庸无能,所以斗争更为尖锐复杂,直到约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梯尼掌握政权为止。克利斯梯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一改革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克利斯梯尼还建立五百人会议,所有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当代表;五百人会议除了为公民会议准备议案外,并握有最高的执政权和行政权。由于克利斯梯尼的这些改革,到公元前500年时,雅典已出现民主政治,而斯巴达仍是一个严密地组织起来的军事化社会。
『肆』 古希腊在哪些经济活动中占有优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的存在决定文化的本质。古希腊没有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幼回发拉答底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地,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它们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茂密的森林,这些使它在采矿业、冶金业和造船业等方面发达起来,加上地处地中海中心,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等文明古国的贸易交往,使古希腊国迅速富强起来,物质富足了,人们就有精力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等活动。
『伍』 古罗马,和古希腊在政治,经济,文明,体制等等方面有什么关联
古罗马与古希腊之间有继承与发展的联系,就拿罗马建城来说,罗慕诺斯兄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爱涅阿斯的后裔,可见对于古罗马来说与希腊是一脉相承的,而毋庸多言就政治来说,古罗马也有雅典城邦政治的特点,除了后期在帝国时期建立行省制或有不同和独到之处(实际上就管理来说行省与罗马之间是很类似于希腊子邦与母邦的,具有极大的自治权力,当然其很多行省本身是以前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也影响到了罗马之成为帝国的政体,换言之希腊城邦制为其精髓,而与其他农耕文明政府地制度互成表里),细心分析两个地区几场民主改革,希腊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梯尼改革等与罗马赛维·图里乌改革颇相似,有历史学家认为早期罗马历史的年代记史家根据希腊历史来编排罗马历史,是不可确信的历史,这是有道理的,李维之所以为人看重就是因为对于早期历史的处理,他与前辈截然不同。当然罗马与希腊必有不同之处,希腊不是帝国,仅仅是一个区域,而罗马最终成为令后世称颂缅怀的所在,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有一点,希腊人的散漫过分个人主义在早期罗马人那里是没有的,也许因为罗马发迹开始于农耕,它地处非靠近海洋,罗马人是务实的,服从的,因为前者,他们有当时最好的法律,因为后者,他们有当时最好的军队。
『陆』 经济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的海外殖民经济,小国寡民决定了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即人民民主与轮番而治。
『柒』 古希腊地理环境对政治、经济、文化、有什麼影响 急急急急急急啊~~!!!!!
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和西面爱奥尼亚海的群岛和岛屿,以及今土耳其西南沿海,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东部沿岸地区。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特色。作为古希腊文明中心地区的希腊半岛,其中部和南部以港湾众多、海峡连绵著称,为希腊文明提供了面向海洋的自然条件。就希腊陆地而言,则是山多土薄的贫瘠地区。无数的山脉和丘陵将希腊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地区,陆路交通的极为不便和地域的分割,是促成希腊难以统一、城邦小国林立局面的重要因素。就地理整体上看,希腊世界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中心地理距离很近,易于接受两大文明的积极影响。可以说,在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地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希腊半岛山岭交错,河流短急,又没有东方的大河流域和广大平原,这种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了社会分工的基础。以希腊工商业城邦的代表雅典为例,雅典境内多山,土质贫薄,只有几片不大的平原和河流谷地适于种植谷物,农业相对斯巴达等城邦落后。山坡上适于栽种葡萄、橄榄等果树,山中蕴藏着大量的银矿、优质陶土和为希腊建筑所需要的大理石这有利于雅典人在农业基础上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同时,由于雅典所处的阿提卡半岛是中希腊和爱琴海世界联系的前缘地带,因而为航海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解决粮食危机,雅典大量输入谷物等粮食作物和其它原料,同时将自身的手工业品输往各地,有力的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
希腊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为希腊提供了众多的天然良港,在陆路由于为山脉所隔,而难以联系希腊世界的情况下,大海将它们联系了起来,并将希腊和世界联为了一体。同时大海也成为希腊扩大生存空间的便利通道,促进了希腊早期的对外殖民和后来的海外贸易。这都促成了希腊大多数城邦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
希腊地理上的多中心决定了经济上的多中心,而经济上的多中心又决定了政治上的多中心。山脉纵横、岛屿众多的自然条件将整个希腊世界分为三百个左右的城邦。希腊城邦的一大特点就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不过8400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40万,而雅典则只有2556平方公里。小国寡民的特点使经常召开全体公民大会的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以雅典为例,在城邦形成之初,经济形式主要为农业经济,这使得占有广大土地的氏族贵族得以垄断政权。但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他们联合同样受贵族压榨的无地和少地的平民,反对贵族政治,要求实现财富政治,废除债务剥削,集城邦全体的力量,扩大海外贸易。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已达到公开暴动的程度。当时雅典人基本按地理所在而分为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在社会变革的大势之下,公元前594年,雅典工商业贵族梭伦当选首席执行官,开始改革。后经过僭主政治,在经济上扶植下层平民的阶段,在新的阶级和社会基础上,雅典过渡到了民主政治。
而希腊世界的另一大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的斯巴达,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犹罗达河贯穿南北,适于农业生产;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港湾,不适于发展商业和航海业。这种天然的农业优势,使掌握土地的贵族力量强大,而平民力量弱小,同时由于斯巴达社会生活的军事色彩,斯巴达在政治上长期是处于贵族寡头政体状态。
地理环境对希腊文化也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希腊地近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易于接受东方这两大文明的先进文化,转为己用。正如古朴时期中期的希腊文明被命名为东方化风格阶段所示,希腊文明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学习东方之处很多。例如希腊的艺术家从埃及和腓尼基学到青铜铸像、石料建筑和雕刻石像的方法,开始建造希腊神庙和雕塑希腊神像,这是以雕像为代表的古朴时期希腊艺术起点异常之低,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希腊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具体自然环境,以雅典为例,利用多产陶土的自然优势,在古朴时期就已生产出大量优质陶器,销往各地。希腊哲学和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东方的影响,许多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有关天文、地理、数学、几何、物理、医学等曾向东方学习的自然科学的知识的积累与探讨已逐渐进入系统理论的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东方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
当然,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希腊政治经济结构对希腊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希腊历史,不难看出,希腊的政治经济和希腊文化呈现出同涨同衰的正比例现象。凡是希腊政治经济稳定兴盛的时期,其文化发展也处于兴盛时期,反之,则处于低落时期。文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例如希波战争之后的雅典希望有人能全面详实地将这场战争记述下来,因此,当“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回到处于鼎盛之世之下的雅典后,马上受到伯里克利的注意,将写史的希望寄托与他,结果便是《历史》的问世。
而在地中海对岸的埃及由于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的影响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与希腊就有许多不同。古埃及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南接努比亚(今苏丹),北濒地中海,与希腊隔海相望。全国沙漠占百分之九十六,人口集中在尼罗河流域,国家地理按尼罗河而分为上、下埃及。在古代,埃及实际上只有东北经西奈半岛到达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条国际通道,虽有航海活动,但对埃及影响不大,因此埃及比于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其三千年间较少受外族入侵,文化也一脉相承,未有大变。由于埃及是农业国,要求对尼罗河泛滥和因此而导致的田界改动等生产实践中的有关事例进行测量,计算。于是在文化成就上,埃及主要体现为实用科学的成就。在艺术上也以规模宏大的建筑为主要体现,作为埃及文化成熟标志的金字塔,之所以能在埃及而不在希腊出现,地理环境因素也起到很大作用。
埃及是典型的东方大国,与希腊的分散性相反,表现为大范围内的聚合性。尼罗河冲积平原使得土地肥沃,为了农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这有利于促成负责水利的集权产生,从而产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而这种集权帝国由于地理因素、经济上的封闭性和政治上的限制,在文化上缺少创造力,三千年来,并未有大的变化。到后埃及时期,文化趋势愈加保守,只想复古,不求创新,到希腊罗马统治时期,象形文字也变为死文字,文明传统由此断绝。
综上所述,古希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制度、文化等方面无不受到希腊地理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形成了璀璨的古希腊文明。不过,虽然地理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可变量,起着增加或减少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的作用,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希腊是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铁器是希腊普遍进入阶级社会的物质基础,有可能出现城邦林立,铁器也使希腊社会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不到四个世纪的短暂时间内完成,为工商业奴隶制提供了阶级基础。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建筑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再加上本身创作受生产力的限制,所以在终极原因上也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可见,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虽有极大作用和影响,但并非希腊文明产生、发展的终极原因.
『捌』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如何这种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和政治有何影响
古希腊地区多山,海岸线曲折,多岛屿,这造就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海洋特性,外向性很明显。
『玖』 对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政治,经济,文
试题答案:【答案】D 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古希腊回独特的地理答环境是山多地狭,海港众多有助于形成独特的海洋文明而非农耕经济,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拾』 概括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思考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政治经济对外价值观念民族精神
古希腊多山少地,海湾多,山地多,所以农业不发达,经济类型主要是版奴隶制工商业。海外权贸易频繁(特别是西亚,因为之间的海上多岛屿)。商业促使那里的人们养成自由,平等,民主,勇敢的民族精神。加上古希腊多山,各个城邦之间交通不方便,便形成“多国寡民”的局面。人数少,管理起来便能够实行 直接民主 的制度。古希腊的制度主要有民主制,寡头制,贵族制,君主制,僭(读音:jian四声)主制。其中民主制最为民主,主要为雅典城邦实行,寡头制为另一个城邦斯巴达所实行的。(以上是我打的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