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1-01-04 04:49:19

A. 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正确指导国有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B. 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简单归纳为:
①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②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③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④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
⑤有利于引进外资;
⑥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⑦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⑧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⑨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⑩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为什么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阶段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新一届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实践相结
合、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同中国经济新阶段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2014年,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
环境中,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我省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延续了“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发展势头。这一份成绩单,
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良好开端,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湖北做好今年乃
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
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必然性。新常态之“常”,不是平常之“常”,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常”。新常态不仅是经济运行从高速增长转到了7%左
右的中高速增长,其实质是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过程,是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节能环保的更高要求。从生产要
素供给的自然规律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经济在创造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纪录之后,一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持
续的。现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国际竞争优势相对减弱,资源环境条件难以承受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如果硬性推进高速增长,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
境,就是自杀式发展,是自然规律所不允许的。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们已经从建国初期一个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要追求新的目标,构建更高的发展形态,必须通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
从世界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中国不是经济孤岛,一个省更不是经济孤岛。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与此
同时,世界经济与政治、军事等因素也交织互动、相互影响。顺应经济规律之“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是必然要求。

要高度重视新常态的决定性。当前,我国人均GDP已总体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正处在与上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相似的发
展阶段。如果仍然追求过去的粗放型增长,就既不能在成本上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不能在高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竞争,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陷入困境。到
目前为止,世界上真正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屈指可数。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新常态是一道坎、一座高山,如果迈不过、越不过,我们“两个一百
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因此,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是经济发展的攻坚战,必须决战决胜。改革开放发展
到今天,我们曾经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英雄,能不能在新常态下继续争当英雄,保证中国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这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能
力和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

要清醒认识新常态的过程性。经济发展转型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不可能像电脑操作、机械操作那样,通过一项指令,一步完成、一瞬间实现;经济发
展转型也不可能在经济停顿的状态下进行,它是一个在行进中完成的过程,这就是新常态的过程性。对于湖北而言,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性特征更加明显。发展总量
不足、规模不大,是湖北最大的省情;要素成本、资源环境、交通区位、科教人才是湖北的比较优势。所以,我们既要强调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突出“三维纲要”,
又要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底盘;既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又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既要引进联想集团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在鄂东鄂西等地发展虽然技术
含量不高、但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并有市场前景的产业,以此弥补经济总量的不足;既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又要促进企业赢利,扩大就业规模,增
加财政收入,保障改善民生。适应新常态的过程,就是我们面对双重任务、奋力双重应对的过程。

D.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得到很大提高。有了物质基础,才能思考精神上的追求。

E. 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总产值,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地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的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让中国这只雄狮屹立于世界之上,不再让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

中国近代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别人侵略。如果想不受别人的侮辱和欺凌,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有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要发愤自强就要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国防。

只有我们国家的经济富有了,才能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搞国防、制造工业等等。由此可知,经济在中国近代史中是占有重要地位之一。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反之,政治和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因此,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扩展阅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F.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某些危害并不是经济发展造成的。 近来社会出现很多热点非典、禽流感、猪流感、毒牛奶等,但这些社会危害有多少是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呢?如果经济和这些危害并没有直接关联。 二、经济发展为我们处理社会危害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如果经济没有发展,我们手头物品有限,货币也不多,那么一旦出现大规模危机,我们肯能就只有在床上等死一条路了。 三、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生活得到的好处大于坏处 经济发展使得人类的人均寿命增加 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彩 我们要正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有尽力避免这些问题,至少也要用发展的成果处理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我们要比较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哪个更多,不能饮鸩止渴,也不能因噎废食。

G. 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过去的3 0年里,一些亚洲国家经历了其他任何地方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这些经济增长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亚洲丧失了一半森林覆盖和不计其数动植物物种,1 / 3的农业用地已经退化,鱼类资源减少了一半。

如今,亚洲区域严重污染城市的数量最大,河流和湖泊属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确实,环境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东亚次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中亚经济转型国家其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环境,以及南亚地区贫困仍然是决定性的地方性问题。在柬埔寨,森林破坏导致灌溉系统的改变,致使水稻减产,无数居民受到饥饿威胁;马来西亚的S r a w a k a森林,砍伐与严重的水土流失相伴相随。严重的是,森林退化在这些地区,已不只是威胁到生产力的发展,而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了。

亚洲环境退化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追根寻源,根子就是在于政策的失误。急切地追求高经济增长率,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以至于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是亚洲的一员,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恶化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目前,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身净化能力。水的有机污染和大气二氧化硫及颗粒物污染等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已经出现,比如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现在,我们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地退化、江河断流、水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有效控制。

恩格斯对人类盲目的实践活动早就有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可惜的是,现代人对经济增长需要,以及对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淹没了理性分析。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在将环境和生产力错误地割裂开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环境,因为他们能最生动、最直接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但是,时间一长,人类总是会付出代价的。而事实上,环境和生产是不可分割的、互惠共生的,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保护森林与环境才是人类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已经给了我们教训,这也在警醒我们。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需要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念。只有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做到既发展了生产、又使得生活得到富裕、又保持维护了生态环境的良好,不至于毁了环境,让子孙后代骂,从而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亚洲的经济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只盯住G D P,不能只陶醉于眼前的利益;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必须要看的远一些,必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构建经济体系。从这方面看,我国作为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是尤为重要。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