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来1:B
小题2:C
Ⅲ 如何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有哪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影响了发展基础的巩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动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三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已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1.2万亿斤,农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一是协调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二是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四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害在创新,关键靠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四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
应答时间:2020-1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在线等、、、、、、、
建议看一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对照这些文件政策开展自查。
Ⅳ 如何加大放贷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7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44.46亿元(含贴现7.77亿元),比年初增加4.41亿元,增长11.02%,市场份额保持在全市金融机构前三位。
——一般贷款投放创新高。截至7月末,我行累计发放一般贷款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亿元;一般贷款余额36.7亿元,比年初增加5亿元,完成央行合意贷款增量全年计划指标额度的99%,较计划进度多投放1.02亿元。
——加大票据融资力度。截至7月末,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3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7亿元,累计贴现3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元;承兑汇票余额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票据业务保持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第一;同时,为支持区域内实体经济,严格执行央行信贷调控政策,我行不断加大票据的转出力度,腾出信贷规模,累计转贴现卖出22.3亿元。
——调整信贷期限结构,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主动调整短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截至7月末,我行短期贷款余额25.55亿元,占比57.47%,比年初增加6.38亿元,中长期贷款11.14亿元,占比25.06%,比年初减少1.43亿元。
——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两化互动”和“五个自贡建设”,力促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富顺晨光工业园区、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沿滩工业园区、自流井工业集中区、贡井工业集中区、大安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累计向省、市重点项目授信6.22亿元,涉及机械、化工、商贸、城市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卫生、教育、旅游等18个项目,向园区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25亿元。
——着力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截至7月末,我行新增90户小微型企业贷款客户,小微企业授信户数(含个人经营性贷款)1621户,较年初增加278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贴现)246844.36万元,占全部贷款的55.52%,较年初增加63841.26万元,增长34.89%,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3.87个百分点,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含贴现)增速不低于全部各项贷款增速。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10770.5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4.91%。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11570万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5015.5万元,涉农不良贷款余额220.5万元,不良率0.2%。近年来我行涉农贷款逐年递增,执行力强,效果良好。
Ⅵ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影响
①错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但并不一定引起产版品结构优化;
②正确,权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有利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负担减轻,活力增强;
③错误,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会增加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企业还债压力;
④正确,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对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
故答案为D
Ⅶ 谁有《潍坊市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啊
潍坊市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下放“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掌握并反映企业诉求,与国务院、省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压减工作相衔接,年内再依法取消下放一批企业发展最急需、“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对法律法规规定市县均可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下放县级办理。进一步清理压减审批要件和审批环节,全面推进政府权力“瘦身”,为企业减负,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牵头单位:市编办;配合单位:市法制办、市政务服务办等市直有关部门)
字数太多,给你个链接关于转发《潍坊市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http://xxgk.anqiu.gov.cn/html/site_gov/articles/201606/8215.html
Ⅷ 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展望2012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新的风险在不断积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如何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目前经济全球化的高涨时期告一段落,全球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迷期,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调。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时机。各级政府要转变过度依赖出口和粗放投资的发展模式,使经济加快回到自主增长的轨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2012年特别是上半年,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从国际看,美国主权债务负担沉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势放缓。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面临着发展中国家要素成本低的挑战。“根据面临的严峻形势,初步确定今年的外贸进出口预期目标为增长10%左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樊纲则认为,要在动荡的世界经济中看到积极因素,美国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欧洲也不会出现负增长,只要两大经济体没有出现真正的衰退,我国出口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隆国强说,“从外需角度来看,2012年并不会比2011年更差。欧盟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美国经济可能会比上一年略好,日本会明显改善。整体来看,明年外需增速会有所回落,但回落程度有限。”
深化改革——
要坚持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表示,当前银行利率实际上是负利率,负利率影响储户情绪,更会使社会资金躁动,形成以钱炒钱的情况。中国的股市监管不到位、投机性太强,“希望对股市的监管在新的一年要有突破,也希望上市公司行为更规范一些,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银行的出路在于改革,通过竞争、利率市场化来解决问题,一方面能够给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一方面能使百姓拿到合理利息。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建议中央银行在制定基准利率时适当缩小存贷利差,“一般来说,银行资本利润率可能高于社会资本利润率。但是,也要使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要扩大银行业务范围,从其他方面获得更好、更合理的收入。
“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不是说我们国家虚拟经济发展过头了,而是为了吸收美国、欧洲等国家虚拟经济泡沫化造成金融危机的教训,要坚持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 戴相龙说。
樊纲认为,实体经济面临很多困难,这不仅要看到虚拟经济部门、金融行业的问题,更要反思政府的问题,比如企业的税费负担是不是太重了。今后应逐步推动结构性减税,促使实体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扩大内需——
当前一定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2012年,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说,“稳”就是要稳宏观政策、稳经济发展、稳物价水平、稳社会大局,“进”就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只有稳,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只有进,才能有效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
对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经过模型分析,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8.5%左右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放慢不一定是坏事。”卢中原说,三大需求的关系更加协调,需求结构才会得到调整,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实惠,增长就能具有更大包容性,增长成果更加公平地被全体人民分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经济增长要从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民间消费为主,必须有一个过渡,否则中国经济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扩大内需,当前一定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转为中等收入家庭。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后顾之忧,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同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持社会流动渠道畅通,避免阶层固化。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房地产增速肯定要回落。有人说为稳增长,要放开房地产调控政策,我不赞成。”去年新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今年再新开工700万套,房地产对稳增长的支撑能力不会太差,没有必要放松调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应该在坚持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增加对合理供给的支持力度,对保障房和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包括土地供应、资金供应给予更大政策支持,让新开工住宅的增长速度更加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