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0-11-25 11:15:39

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什么发展

错在 中低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有利于继续保持经济

❷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

一、宏观经济或步入新常态攻坚期
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明确信号,“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对新常态的理解。任何经济体都难以长期保持高速“运动节奏”,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新常态需摒弃“求大求强”与“数量规模说话”,更关注结构、功能、稳健,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内涵与“小而美”。清华大学张利宁认为,新常态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并形成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
2015年或进入新常态攻坚期。2015年将是我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推进的关键年,新常态的四个典型特征将进一步持续,2014年出现的房地产市场周期性逆转等四大新变化还将进一步扩张,宏观经济将面临更大冲击。这决定了2015年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新常态中最艰难的一年。
四大典型特征是:GDP增速逐季回落,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GDP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状况良好;结构参数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结构大调整时代开启;前期刺激性政策后遗症依然严重。
二、对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的预判
增长目标或下调。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结构转型仍在推进,政治局会议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业内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或将下调,为今后的改革留下更大空间。中国银行曹远征认为,即使明年经济增速降到7%,也能够完成就业目标。
刘元春指出,从就业和增长的线性关系来看,一般认为只要经济的增速不低于6.9%,就能够保证中国每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水平。——编者注
投资增速或进一步放缓。房地产下滑是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拖累。随着房地产在建面积进一步放缓、投资品和土地价格继续下滑,瑞银证券预计2015年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速将降至6%左右,并拖累大宗商品消费。房地产建设活动持续放缓将对金属、采矿、建材、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投资。总体来看,预计201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降至10%左右。中信证券预计,2015年投资将形成“两低两高”格局。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下滑,低位运行,基建和服务业投资维持高位。
消费或保持稳健。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等因素抑制了2014年的消费增长。瑞银证券预计2015年上述因素影响犹存,不过鉴于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支持政策和改革措施、通胀压力较小,可对消费构成较强支撑。整体看来,预计明后两年的平均消费增速分别为7.7%和7.6%。中信证券认为,2015年的国内消费市场将延续2014年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消费关注点不在实物消费而在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热度将继续上升,地产链相对走平,汽车及石油制品增速继续走低等。
外贸或低速增长。2015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国际环境或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或有限。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报认为,2015年我国外贸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外需难有明显回升,二是我国外贸竞争优势“青黄不接”,三是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瑞银预计,2015年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5%。
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底回升。中国银行报告认为,考虑到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更多的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换挡、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改变等基础性因素引发,这决定了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还将持续,预计201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触底回升,但力度较弱。预计当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房地产销量同比增速有望在下半年转正。预计大部分地区房价或继续在目前水平盘整,一线城市房价或率先出现小幅反弹。
CPI、PPI或继续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将推动猪周期进入上行通道,但内需疲弱抑制相关消费品价格,瑞银预计2015年CPI同比增速将回落至1.8%。此外,受内需疲弱等因素影响,PPI同比增速或继续下跌。
三、对2015年宏观政策的预判和建议
降息降准预期增强。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今年出台了多项措施,但并未取得预想效果。中金研报认为,随着未来通缩风险上升,货币政策趋于放松,货币政策将更多地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降低融资成本仍将是主要工作。专家预计2015年央行或再次使用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
结构性改革预计将加快。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预计2015年将有大规模、多方面的改革政策落地。业内预计改革内容涉及: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户籍改革;进一步扩大养老和医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门槛;加快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等。
对2015年宏观政策的建议。优化收入和支出结构。社科院认为,清费立税,扩大政府常规性收入;调整税制结构,增加直接税比重。支出面上,做到财政统筹、稳定规模与调整结构并重,包括:统筹预算,建立公共资源的统配模式;稳定税负、定向减税和调整支出结构,向科技创新和民生领域倾斜。建立支持创新的资金体制。银河证券左晓蕾指出,包括消化吸收新技术创新基金,高端制造业产品开发基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基金,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基金,定向参与相关领域的民间资本投资活动,让市场化资源配置发挥决定作用,使得以新兴产业、新业态经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的方向更加清晰,加强新常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❸ 如何抓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机遇,提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然而,“新常态”并不是只有困难、挑战和风险,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和民族复兴的绊脚石。人民深深认识到,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第二,大消费、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中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国需求成为世界需求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一是在市场上出现全面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对冲着各种成本的上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下降;二是消费开始上台阶,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开始与中国的“世界市场”相对接,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虽然到2014年年底,中国各类产业结构的指标已经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化,工业化红利开始衰竭。但是,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即“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虽然开始全面转向服务业驱动,但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不仅为东部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腾挪空间,也为中西部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老龄社会的逼近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招工难”和“用工贵”问题主要凸显在农民工领域。中国的就业格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相并存。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这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的机遇。仔细梳理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类指标,我们会发现,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一是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于2013年达到257.7万,增速为15.9%,占世界总数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经费支出突破低水平阀值,于2014年达到GDP的2.09%,增速达12.4%,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三是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7469亿元,增速达到16%;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总额达到66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五是国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在2013年已接近30万篇,迈入世界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六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上述这些参数说明,只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国技术创新红利必将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第六,“大升级”与构建升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一是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升级,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二是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一是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海外并购突飞猛进,其平均增速超过30%,对外投资总量2014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二是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四是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拓展有效扩张了中国资源配置的空间以及盈利模式,必将把中国发展带入新阶段。

当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机遇,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❹ 论文:大学生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准备怎么适应 题目自拟,2500+字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大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

一、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 作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 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 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 而必须靠自己迅 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 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 不满的情绪, 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已任的大学生 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 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对环境 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反映,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 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 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 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 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

实践操作的倾向。 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 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 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 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四、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 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 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 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 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 等,第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五、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 中的同学、 师生关系那么简单。 大学生步入社会后, 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 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 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六、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 管理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 现代社会职业 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 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 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 能力的毕业生, 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 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❺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如何看待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将迎来哪些机遇?要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
态,就必须将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新阶段及其所表现出的新特征、需要的新改革等结合起来系统理解。

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
压力有所加剧。然而,“新常态”并不是只有困难、挑战和风险,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
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
了尽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和民族复兴的绊脚
石。人民深深认识到,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
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第二,大消费、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中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国需求成为世界需求最为重
要的决定因素,“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一是在市场上出现全面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对冲着各种成本的上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
份额并没有下降;二是消费开始上台阶,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
开始与中国的“世界市场”相对接,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虽然到2014年年底,中国各类产业结构的指标已经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化,工业化红利开始衰
竭。但是,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即“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虽然开始全面转向服务业驱动,但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依
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不仅为东部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腾挪空间,也为中西部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
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老龄社会的逼近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招工难”和
“用工贵”问题主要凸显在农民工领域。中国的就业格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相并存。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
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这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
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的机遇。仔细梳理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类指标,我们会发现,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
角:一是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于2013年达到257.7万,增速为15.9%,占世界总数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经费支出突破低
水平阀值,于2014年达到GDP的2.09%,增速达12.4%,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三是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术市场交易
额达到7469亿元,增速达到16%;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总额达到66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五是国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在2013年已
接近30万篇,迈入世界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六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上述这些参数说明,只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类创新创
业活动,中国技术创新红利必将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第六,“大升级”与构建升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一是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时,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升级,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二是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
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
全球布局的机遇。一是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海外并购突飞猛进,其平均增速超过30%,对外投资总量2014年已突
破1000亿美元;二是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
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四是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拓展有效扩张了
中国资源配置的空间以及盈利模式,必将把中国发展带入新阶段。

当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机遇,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❻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运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凸显

一、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适应新常态,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长久以来,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攀比搞工业,重复上项目,肆意扩张借贷款,跟风决策建新区,吹捧包装玩概念,不仅造成了自然条件的严重破坏、资源承载的重大透支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而且造成了市场经济的表面繁荣、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财政收入的空转虚增等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始终能够“一枝独秀”、领衔演出,不被人指为“搭便车”,就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邪路,而是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落实经济新常态要求,追求经济新常态目标,必将有利于地方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中国经济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新常态的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新常态的提出,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逐步淡化使用。当然,新常态,既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连续探底的坐视不管,也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漠不关心,更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的刻意打压。经济新常态,实际上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甩掉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包袱,清除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障碍,突破GDP增长高于一切、财政预算必须连年递增的思维定势,解开层层加压指标值、层层签订军令状的权力束缚,不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具体来说,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事件的发生,体现稳中求进、事缓则圆的要求。就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隐形政绩和显性政绩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潜心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坚决不做杀鸡取卵的蠢事,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统一。就是正确处理发展主体和发展客体的关系,凝聚发展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逻辑。就是正确处理发展战略和发展战术的关系,在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体现“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要求。三、新常态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回归。新常态,意味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期,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职能作用,确保既不缺位放纵市场,又不越位干预市场,也不错位扰乱市场,从而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当前,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都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各级要有包容心态和科学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优势仍然存在。各级要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减少和克服行政手段的路径依赖,不搞主导的大规模刺激和大面积调控,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强和保护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同时,推进职能深度转变,履行好必要的监管职责,充分释放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弥补市场失灵,矫正市场畸形,净化市场秩序,管控市场风险,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❼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7)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扩展阅读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参考资料

搜狗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阅读全文

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