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结合实际谈谈疫情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表现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许多国家互相帮助,共扛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提倡国际社会加紧行动,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坚决阻遏疫情蔓延,特别是要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时刻,非洲国家向中国提供了不少宝贵支持,我们对此铭记在心。我非常关心当前非洲疫情形势。中方克服困难,积极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组织专家视频会议交流经验,中国企业和民间机构也纷纷向非洲国家伸出援手。
这些都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中方将继续加大力度,对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分享防控经验,加强卫生领域合作,携手取得抗疫最终胜利。相信通过共同抗击疫情,中国同纳米比亚和非洲国家的友谊将进一步深化。
中方愿同纳方一道,以今年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继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纳、中非关系迈上新台阶。
(1)疫情队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对外发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中方将继续同包括老挝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彻底战胜疫情作出贡献。
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稳步推进中老铁路、经济走廊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人文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更好造福人民。
中国共产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世界200多个政党发表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的共同呼吁,中方并积极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宝贵支持和帮助,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党和大国的担当。
❷ 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将走向何方
长期以来,全球各国依据比较优势、精细化分工、成本最低原则建立全球供应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体系在生产效率上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然而,新冠的出现,自然灾害的频发,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小到SWITCH价格暴涨,大到制造企业的核心元件被断供,看似无关的新闻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权的极大变迁。
要理解这场你我息息相关的战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革命——迈向智能、韧性的转型之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重磅学习材料。
本文圈出了这份报告中的八大必看点,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理清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定位
全球供应链是随着全球分工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跨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结果。从发展历程来看,全球供应链早期以欧美为制造中心,二战后逐步发展成为以欧美德日为第一梯队、亚洲四小龙为第二梯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凭借其高效、敏捷、智能的全球供应链,联想得以灵活利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来满足市场需求,动态协调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优势资源,实现“全球资源、本地交付、卓越运营”。
经历危机的洗礼,我们应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层面看,优化全球供应链建设需要:
(1)坚持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2)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坚持多边、开放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完善全球投资治理
从深化对外开放,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来看,需要:
(1)坚持底线思维,稳定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基本盘”
(2)加大开放力度,高质量“引进来”
(3)优化企业对外投资支持政策体系,大规模“走出去”
(4)对关系我国重点战略物资供给的供应链核心节点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5)构建供应链风险应对体系
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变化,加快供应链调整步伐:
(1)根据美国、中国、德国三大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趋势灵活布局
(2)加大供应链扁平化和多元化建设
(3)积极打造智能化的供应链,降低供应链给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的风险
(4)主动调整,应对“中国+X”46和“双循环”格局
总结
除八大必看点之外,《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革命——迈向智能、韧性的转型之路》研究报告还系统梳理了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工业4.0新业态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外部冲击对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全球供应链建设的优秀企业案例和优化全球供应链建设的应对措施等热门议题。
❸ NBA因疫情停赛,哪支球队最受影响,损失最大
其实本赛季的NBA因疫情的影响已经决定停赛,在宣布了停赛以后,我觉得有两支球队的损失是比较大的,第1支就是湖人队,第2支就是快船队。当然了,在这次停赛以后,NBA整个联盟受到的损失其实都是特别的大,保守估计Nba联盟如果停赛两周,那么将会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直接损失。
当然了,在疫情面前其实这些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对于美国来说,现在需要做好的就是防控疫情,不要让疫情蔓延的越来越快。而在NBA联盟当中,所有的球员都需要做好居家隔离,毕竟现在NBA联盟当中已经有了确诊病例。
❹ 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后会对疫情造成怎样的影响
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后,肯定会对疫情防控造成很大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会是疫情得到传播的机会从而反扑起来。
❺ 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疫情过后的首次恢复将迎来旅游潮吗
疫情过后,旅游的事情当然是越来越高的。大家在家里等了那么久的,所以这样的话,正好给大家出去旅游的时间,玩是一定的。
❻ NBA因疫情被迫停赛,对湖人队有什么影响
由于受COVID-19疫情的影响,NBA已经暂停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尽管对于许多人来说,一周时间并不长,但对于球迷和媒体来说,如果没有篮球,这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美媒也在停赛阶段,不断分析这一次停赛对于联盟各支球队带来的各种影响,近日,美媒《hoopshabit》也撰文分析此次疫情对于湖人队的影响。
认为联盟被迫停赛,湖人极有可能成为大赢家,并列出三大理由。
❼ 我国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游等业务,你觉得这会对哪些人有所影响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文旅部宣布我国将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游等业务,对于这一消息很多网友表示赞同。而对于这一消息的宣布,可能会有一部分外国企业试图进入中国发展经济会有影响,另外对一些身处国外的华人也有一定的推迟回国影响。
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为世界防控疫情作出重大表率。中国在疫情中帮助其他国家的行为也得到世界广泛好评,可见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建交友好关系,可见中国在当今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友好国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重视外交政策,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为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出巨大贡献。
❽ 疫情过后对经济有影响吗
我国产业链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深度融合,这些国家疫情加剧将在短期显著冲击我国工业生产,“滞销”和“断供”的风险双重存在,部分地区出现“无工可复”的现象。从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赖来看,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业部门中,纺织服装、造纸与印刷产品、化学与医药产品、金属及其制品的工业原料出口占该部门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16%、19%和20%,其中,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占各产业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为39%、43%、37%和18%,对日本、韩国分别为17%、12%、12%和10%,合计分别为56%、55%、49%和28%。
在高端制造业中,电子产业、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最终产品产值中,进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9%、17%和18%,其中,从美国和欧盟进口占元部件进口增加值的比重为23%、25%、28%和39%,从日本和韩国进口比重为29%、21%、19%和18%,合计52%、46%、47%和57%。因此,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给,导致“断供”风险极大,直接冲击我国工业生产,其中,高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赵忠秀,杨军,2020)
❾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2.第一季度GDP会否出现“负增长”?负面趋势会持续到二季度吗?
毛胜勇:目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基本判断是3月GDP增长会有明显起色。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前期压抑的经济活动将逐步释放,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一步还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
3.失业率会否持续攀升?
毛胜勇:2月失业率整体有所上升,但重点群体总体情况比较平稳,25至59岁失业率(5.6%)比整体低0.6个百分点,20至24岁大专以上人员的失业率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秩序恢复,中央将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下半年失业率整体会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
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如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帮扶,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
4.物价会持续上涨吗?
毛胜勇:从价格构成的角度看,食品价格涨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资运输成本等。下一阶段,生猪存栏和出栏环比将上升,价格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不会对价格上行带来明显推动。整体来讲,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5.楼市涨幅持续回落,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多少?
毛胜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这一点很明确。中国投资领域和空间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扩大有效投资,也要努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6.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毛胜勇: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帮助国际社会;二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推动把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破除和取消,让世界经济和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
■ 口罩产量增长127.5%
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 餐饮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1至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6%。其中,猪肉上涨125.6%,鲜菜上涨13.8%,鲜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1至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