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状况对银行的影响

经济状况对银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2 20:56:51

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为银行是经济发展中内资本提供最重要的一容部分,由于经济的发展,所需资金将更多,也从根本上促使银行进行发展,银行发展了,自然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本身就如同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将排在第一位。毋庸置疑,银行有这种被他人、乃至国家的需求,所以也将促使整个产业集群进行长期的良性规划与发展。

Ⅱ 银行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1. 政府融资问题
英格兰银行是最早成为政府的融资者和国库代理人的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具有“政府的银行”职能的银行。到 1746 年时,英格兰银行已借给政府 1168.68 万英镑的款项。
不仅是英格兰银行,在 19 世纪末之前各国建立的中央银行(或其前身),几乎无一不是以解决政府资金问题为动机而建立,并首先获得“政府的银行”的职能。如美国建立的第一国民银行和第二国民银行、法国的法兰西银行、日本的日本银行等。
2. 即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从宏观上看,信誉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虽然给商品经济带来了比金属货币流通时更为便利的条件,也使银行突破了金属货币量的限制,扩大了银行信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便是如果银行提供的信用货币超过了客观需要,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动荡。
因此,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走向集中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于是,国家就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的方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致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3. 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的扩大,使得银行收授票据的数量不断扩大,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复杂,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需要清算,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银行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机构。 1770 年英国的私人银行组建了伦敦票据交换所,同时,许多私人或股份银行因英格兰银行代理国库业务 , 货币发行范围广、信誉高,也在该行经常保留一些存款。这就为建立统一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奠定了基础。 1854 年,各股份银行也参加了伦敦票据所。此后不久,英格兰银行就获得了最终的清算银行的地位。
4. 银行的支付保障能力,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扩大,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要,客观上对银行形成了减少支付准备、扩大银行券发行量的压力。但是,由于有些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或者出现突然性的大量提现,一些银行经常发生资金周转不灵、兑现困难的情况。这就在客观上迫切要求有一个信用卓著、实力强大并具有提供有效支付手段能力的机构,充当一般商业银行的最后支持者。 即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这时中央银行产生的另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5. 金融监督与管理问题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银行和金融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金融运行的稳定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的稳定运行需要有一个公平、健全的规则和机制。而当时各个银行的运作一般是依据各自的经营原则进行的,尽管在运作过程中各银行之间也形成了某些约定,但这些约束的效力是有限的,这使金融活动经常出现无序甚至混乱状况。因此,要保证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减少金融运行的风险,政府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是极其必要的。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再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Ⅲ 经济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就是,世界银行排行,前四名都是中国的。

Ⅳ 经济稳定性对银行的影响

经济稳定对银行当然有影响,经济稳定了银行才能吸收更多存款,因为经济稳定人们有经济安全感,即是没有通胀的恐慌,银行也能有更多贷款,因为经济稳定人们会更好的生产,企业经济也需要更多资金来发展。

Ⅳ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的经营有比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在经营策略方面的,如果宏观经济向好,银行可能会增加储蓄的揽存力度。

Ⅵ 经济形势下滑的原因,对银行的影响

应该不会,从宏观角度来度,国家会出手的。

Ⅶ 经济新常态,对银行究竟有什么影响

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提出新要求

新常态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以往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没有完全摆正服务实体经济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关系,过于强调经营利润,攀比盈利规模和盈利增速的倾向较为明显。不少银行通过快速做大理财、同业等影子银行业务拓宽收入来源,通过不规范收费和不合理定价扩张收入规模,以保持盈利的高速增长。虽然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接近GDP的3倍,但由于影子银行过度膨胀、信贷资金内部';空转';,金融';浮沙指数';(业务规模与实际效果之比)偏大,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加剧了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新常态之下,国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用金融的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就要求银行业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平衡好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新常态对把握增长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下,过去30年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年均22%的信贷增速,过去10年间银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8%,过去5年间新增贷款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的总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经济高增长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水涨船高现象。

新常态之下,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商业银行业务增速的下降和盈利增长的放缓也将成为常态,以往两位数的高增长已难以为继。2010~2013年,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分别为18.2%、16.7%、14.8%和9.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3%、28.9%、17.4%和12.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就要求银行业不能延续过去的思维模式,而应主动适应经济增速的新常态,既要避免过于追求过快增长,又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新常态对优化业务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依靠大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弱化,民营经济和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兴区域、新兴产业和新兴客户的活力进一步显现,涌现出多方面的';结构性机遇';。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相应调整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实现业务、渠道、市场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常态对管控资产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十分有利,普遍能够实现盈利,居民收入也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量较为充沛,偿债能力也较强。在这样的环境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能够实现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持较高的资产质量。再加上前些年股改上市时,大幅度剥离不良资产,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一度降至1%以下,远低于欧美银行业3%~4%的不良贷款率。

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速趋缓,同时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客户经营出现困难,前期隐藏的部分风险也容易暴露出来。2014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6944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1023亿元;不良率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两高一剩';、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新常态对推动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之下,中央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适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活力竞相迸发,让动力充分涌流,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业而言,告别高增长时代后,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也已来临。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向管理变革要红利、向技术创新要红利。

Ⅷ 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你可以去中国知网去查。当然了,要有账号。。
还可以在网络中 高级搜索。

Ⅸ 经济波动周期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国家经济增长情况 经济增长情况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有较大的影响,银内行作为资金融通容的中介机构,经济的波动能从很大的方面影响到资金的融通情况。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当经济繁荣时,企业盈利增加、投资需求增加,对资金的需求量就会增...

阅读全文

与经济状况对银行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