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晋江经济发展是怎样的
近年来,福来建省晋江自市充分发挥沿海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晋江市现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11953家,个体工商户12936家,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制鞋、陶瓷石材、食品、轻工玩具等五大传统产业和车辆机械、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纸制品、新型材料业等五大新兴产业,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13.52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总收入44.69亿元,同比增长25.9%。
⑵ 晋江模式的晋江精神提出
1986年,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应自该将“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晋江模式”与当时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列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晋江是唯一以县域经济形成的模式。
1988年,费孝通在与罗涵先合著的《乡镇经济比较模式》中写道,“晋江模式”概括地说就是“内涵于广大晋江侨属中的蕴蓄深厚的拓外传统和强烈要求改变贫穷现状的致富愿望。
1994年12月,在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家把晋江模式概括为:一种“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三种模式被认为分别以集体经济、引进外资和个私经济为主 。
⑶ 晋江的内坑镇和磁灶镇经济发展差很多吗
确实如此,就说最近的新农村建设,就知道。
⑷ 福建晋江发展史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上半年,晋江市用电量达25.62亿千瓦时(不含泉州直供区),比增22.36%;全市利用外资增幅逾20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等增幅都逾30个百分点。
盘点这些,我们看到,晋江市经济在更高平台上又实现了更快发展。
品牌支撑
晋江市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打造“品牌之都”。从创业的冲动———仿造,到“加工”的甘苦———贴牌,再到品牌的觉醒———自创,这是晋江人造牌的路程。
去年,中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龚清概明确提出“打造品牌之都”的思路。10年前的晋江,难寻名牌产品身影。而今,晋江却成为正在崛起的“品牌之都”。这个面积仅占全省1/200的县级市,竟云集了10项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124项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分别占全省的1/3和1/5;拥有8项“国”字号的“鞋都”、“强市”、“重镇”等产业品牌……
文化创新
晋江市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创新。晋江人过去常讲“爱拼才会赢”,现在则加了两句话———学习才会赢、创新才会赢。
今年4月8日,晋江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企业文化创新暨千万重奖品牌企业大会”,拿出1824万元奖励2003年度创牌、认证、采标企业。而这个举动背后的一个意图是让企业明白这样一个文化名词:企业文化。现在,很多晋江人都认识到:管理小型企业靠权威,管理中型企业靠制度,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
晋江企业要树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晋江市领导认为:晋江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汲取本土文化精华,又要努力做到兼容博纳、汲取百家之长,并加以构建与创新;晋江企业文化,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确保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为此,晋江市着力解决:在发展观念上,重经营实践轻观念创新,重埋头拉车轻抬头看路;在经营战略上,重眼前功利轻长远目标,重一时利益轻百年基业;在企业制度上,重家族血缘轻制度创新,重单打独斗轻联合协作;在文化构建上,重高薪挖才轻团队文化打造,重高层管理轻基础建设;在品牌打造上,重明星效应轻品牌文化内涵,重广告包装轻品牌整体战略。
产业聚集
陈埭的鞋子、磁灶的陶瓷、英林的服装、罗山的食品、永和的石材、东石的雨伞……在晋江,已经聚集起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鞋业制造、纺织服装、化纤工业、建筑陶瓷、食品饮料、伞具、玩具等一批比较典型或者说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同时,晋江还拥有机械设备、精细化工、纸制品以及制药、家私等一批具有集群趋势的产业,并逐渐呈现出从以轻型加工为主向轻重并举、重化制造发展的态势。这些集群共聚集企业6000多家,年产值近6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
产业集群的形成,吸引了大量商贸企业进驻晋江原辅材料市场,派生出一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企业,提高了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
10年前,晋江曾推出“六五”规模工程,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培育出5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而实际上,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去年底,晋江超亿元企业已经达100家,上5000万元的有18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2%。现在晋江又锁定了新的目标,准备用5年的时间,扶持出50个营销收入达10亿—50亿元的企业。·王建新·
⑸ 为什么泉州经济一直发展,而城市建设却一直很烂甚至不如晋江
泉州四个区,除了丰泽区还有发展外,其他三区基本没有明显发展,发展迅猛的都是那些下属县市。这也开了全国先例,市区不强辖县强。应该向烟台学习,市区和辖县齐发展,才是正轨。
⑹ 福建省晋江市的经济实力如何
在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不是省会福州而是泉州,名气最大的也不是省会福州而是旅游胜地厦门,所以福州也算是我国最尴尬的一座省会城市了,但是近几年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福州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虽然暂时还是比不上经济发达的泉州,但是作为省会的福州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
虽然晋江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凭借它快速发展的经济,在是市内不仅有晋江站这个火车站,还有泉州晋江这个国际机场极大地便利了它的交通出行,因为东北连着泉州湾,所以它的水运交通也是很便利的,围头港、深沪港和晋江陆地港为晋江的货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它能够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级市。对于这座经济发展不比地级市差的县级市晋江,你想去看看吗?
⑺ 泉州和厦门哪个地方经济实力强,前景哪个好
NO.1厦门:温馨开放的港口旅游城市 在中国,也许人们不了解福州,但他肯定认识厦门。这倒不是说福州有多孬,而是,厦门实在是名出得太喧宾夺主了。当国人还没解决基本的温饱,还在为外面世界变化感到新奇的年代,厦门在人们心中是新观念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或者说,那里还有一所令人向往的全国著名大学。
而当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更为关心休闲时,厦门也就成了国人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因为那里有碧海、蓝天、沙滩,有日光岩,有湖里山,和随风飘渺的,悠悠的钢琴声;因为这个城市是2002“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E级,国内城市从没获过这项殊荣的“第一名”,可以这么说,厦门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温馨浪漫的开放型港口旅游之都。
港口旅游城就是厦门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海港吧,1842年,厦门就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厦门港的海天、象屿、海沧国际货柜和东渡码头竞相增开航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船务公司加入,码头现代化装卸设备日益完善。如今,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百七十万标箱,提前跨入了亚太干线港的行列,成为了世界干线港口40强。其集装箱吞吐量比增接近36%,远远超过周边地区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增幅,吞吐量为福建省的七成。
NO.2泉州:富裕爱拼的民营经济之都相对于厦门是全国的厦门而言,泉州更多的则是福建的泉州。在福建,要是你是都市白领,平时的生活中,你不免会谈起泉州人的富裕,谈泉州市许多乡镇的大街上停满了高档轿车或冷不丁,那个小巷里就是一家四星级宾馆等话题;当然,要是你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山区农民,一年之初,大多情况下,你买的第一张长途车票,就是到泉州的晋江或石狮等经济发达地区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里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方。2002年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福建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23.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强,名列中国内地地级市的第三名;福建8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市县中,就有五个在泉州,且其所辖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十强、发展十佳。
多年来,泉州人发扬“爱拼敢赢”精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果说,大街上一块砖头丢了下来,在福州可能砸到了四个处长,在厦门砸到四个CEO的话,在泉州就可能砸到四个老板,因为泉州是福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之都,在泉州自己有个厂的老板,可以说多如牛毛。
如今的泉州民营经济不再是当年的“草根经济”,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上规模、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安尔乐”、“七匹狼”、“富贵鸟”、“金鹿”、“安踏”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2001年“安踏”牌旅游鞋市场占有率达14.7%,“九牧王”牌西裤市场占有率达23.4%,“七匹狼”牌夹克衫市场占有率达15.1%。 位居“第一”的还有:浔兴集团的SBS拉链产量居全国第一,恒安集团的“安尔乐”卫生巾和纸尿裤生产规模全国第一,奔达布橱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居首位。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晋江市的“安踏”牌、“爱乐”牌、“亚礼得”牌运动鞋均荣登中国名牌产品榜,占了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半数。 泉州市现辖晋江、石狮、南安3个市;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清蒙科技工业区管委会,人口728万(不含金门县),为福建各市之首。2002年完成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0.88亿元,已多年稳坐福建财政收入的头把交椅。其实,泉州能有如今这样的大作为,还在于其各县市经济发展各具特色,都有自己在全国都是第一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鞋都”的晋江市改革开放之初,就以闻名全国的四大模式中的“晋江模式”名闻名遐迩,经济发展也是蒸蒸日上。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1993年至1999年,晋江财政收入每年净增1亿元;2000年和2001年每年净增3亿元,到2002年则发展到每年增4亿多元,收入突破20亿,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六,福建第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等有利条件的拉动下,晋江在制鞋业方面确更加突现出优势。据了解,目前晋江全市拥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年产量达5亿多双,年产值20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世界产量的1/8,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成为中国和世界制鞋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目前,仅晋江一个县级市的财政收入都超过宁德、龙岩、南平、三明中的任何一个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总和,晋江的经济可见一斑。
有人说,在每一个从东京开往厦门的航班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人是来自日本的石材商人,而这些人中,大多数的目的地是南安。是的,作为中国建材之乡的南安,去年包括石材在内的建材产业总产值就超过了100亿,多年来名列“八闽经济总量三强”。
石狮作为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服装及原辅材料集散地之一,素有“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的美誉。全市现拥有5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产值90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值的57%,从业人员20多万人;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近2000个,其周边地区的服装企业近2万家,形成从面料到成衣的“一条龙”专业化服装生产格局和产业集群,独具“休闲服饰”。
⑻ 福建晋江发展最好的两个镇是哪两个
晋江安海镇(排名27位)和陈埭镇(排名30)在2016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统计中排名。谢谢!
⑼ 莆田的经济只相当于晋江,如何发展呀
现在莆田的经济是有点落后,但是前途光明。
想一想在外的莆田人商人有多少,现在他们都争着回家乡来投资。而且现在福厦铁路也正在动工之中,想想就知道未来莆田的未来是多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