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

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1 00:01:21

❶ 近几年大量外来人口向上海市迁移的原因是什么(PS:不是危害,是原因,从地理的角度讲)

因为上海市地理位置较为靠海 河运海运运费低,科技相对发达,钱好赚 所以都往上海跑

❷ 上海外来人口大约有多少

市人口计生委透露,全市外来常住人口2007年为49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7%,来沪人员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市人口计生委表示,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是上海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个人口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人口总量将呈集聚和继续增长趋势,全市常住人口1990年为1334万人,2007年为1858万人,1990-2007年期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约30万人。引发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涌入的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机械迁入。 与会专家建议,上海应该广泛吸纳境外优秀人士,提升上海人口的国际化程度,使上海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与此同时,上海应该合理吸纳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建筑工人、家政人员等劳务人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❸ 上海的外来人口有何特征

上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来,外来人口已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305.74万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10 月31 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到438
万。而最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表明,截止2010年10月31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已猛增至897.7万人,比“五普”增加591.96万人,增长193.6%.
一、中心城区边缘、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成为外来常住人口的居住首选

1、外来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浦东、闵行、松江、嘉定和宝山五区

从人口分布看,浦东新区、闵行、松江、嘉定和宝山等区是外来常住人口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5个区共容纳外来常住人口575.97万人,占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的64.2%,其中仅浦东新区(包括原南汇区)就有202.43
万,占22.5%。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居住成本相对较低和交通相对便利等是吸引外来人口居住的主要因素。

2、近郊区外来常住人口最多

从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各有外来常住人口173.3万、482.23万和242.17万人,分别占本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19.3%、53.7%和27%,与“五普”相比,分别增加43.23万、285.59万和181.77万人,增幅分别为33.2%、145.2%和300.9%。很明显,远郊区的外来常住人口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近郊区和远郊区已成为外来人口生活聚居的首选。而中心城区则属普陀区外来人口最多,为36.3万人,卢湾区最少,为5.4万人
二、外来人口主要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性别比下降明显

1、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20-34岁外来人口数量超过该年龄段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数量

普查资料显示,0-14
岁年龄组的外来常住人口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8.5%,与“五普”的11.4%相比,下降2.9个百分点;15-64岁年龄组人口占90.2%,与“五普”的87.5%相比,上升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口占1.3%,与“五普”的1.1%相比,微升0.2个百分点。

由于外来人口流动主要目的是经商和工作,所以流入上海的外来人口也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普查资料还显示,2010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中,20-34 岁的青壮年人口为
422.03万人,占外来常住人口的47%;劳动年龄人口(男性15-59岁,女性15-54岁)为783.35万人,占87.3%,与“五普”相比,又上升1.2个百分点(见表2)。普查资料还显示,20-34岁这个年龄段的外来常住人口为422.03万人,占上海常住人口的57.7%,即这个年龄段外省市人口已明显超过户籍人口。
2、性别比与本市户籍人口接近

历年外来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外来人口男性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93-1997 年和2003-2005 年下降得非常明显。至2005
年,外来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与户籍人口接近。“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外来常住男性人口为487.23万人,女性人口为410.47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8.7,与“五普”的129.97相比,下降11.27。家庭式流动的增多导致外来女性人口增加,两地婚姻的增多也使越来越多的外省市女性与上海男性结婚后长期居住在本地,从而使得外来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呈下降趋势。

三、来源地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安徽和河南两省流入人口比例有较大提高

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但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见表3)。“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排名前10位中,有63.3%的外来人口来自华东地区,同“五普”的77.1%相比,华东省份占绝大多数的格局基本没变,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也由2000年的安徽、江苏和浙江(比重分别为32.2%、24.0%和9.9%)转变为安徽、江苏和河南(比重分别为29%、16.8%和8.7%)。其中,河南外来流入人口从2000年的16.05万人,迅速增长至78.26万人,增长387.6%,排名也从第六位跃居至第三位。从绝对数量来看,安徽外来流入人口增长最多,从2000年的124.72万人,迅速增长至260.23万人,翻了一倍,总量占外来人口总量的29%。这个现象也说明了由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这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而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农业人口众多的省份,如河南、四川等地流入上海的人口则明显上升。

❹ 我想请问一下上海对外来人口限制的具体情况

2002年4月1日开始停办的
但是这之后,在上海投资、或者在上海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好像是本科以上)以及专业人才还是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的。

❺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

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2分),这有利于社会、家版庭、婚姻的权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4分,答对1点即得2分,答对2点得4分)。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1分,任答一点即可)。

❻ 为什么上海外来人口位于周边省

2016年4月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上海户口新政策,其中一个方案这样建议:凡满足七大类指标累积得分达到100分者,即可具备入沪上海的条件。这七大类条件性指标包括:1.学历;2.在沪就职;3.在沪缴纳社会保险;4.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5.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6.特殊成就;7.在沪创业投资纳税。满足9大条件可上海户口并落户:1、居住证满7年2、居住证积分120分+3、买房4、社保职称缴纳满7年,可以累积5、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条件6、无违法生育7、无犯罪记录8、税单必须满7年9、要么你有上海认可的中级职称、或者等同于这样的资格证社保缴纳基数连续3年是上海平均的2倍。另外还有五类人满足相关要求可直接拿到上海户口:第一类:创业人才直接落户条件:获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大于2000万元(含2000万元),且在上海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并连续工作满2年。第二类: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直接落户条件: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且最近3年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额大于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第三类: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直接落户条件: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且已完成在上海投资累计达3000万元。第四类: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户条件:最近4年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保的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第五类:企业家直接落户条件:须同时符合1、运营本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大于10%(含10%)的创始人。2、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3、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4、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❼ 上海对外地人口计划生育如何管理

上海是上海的,你的户口不在上海,只查你的相关证明,让你在暂住期间不违反计划生育的,只按条例进行管理。并不能解决你家乡计生办的打扰。 简单的做法是你两个月到上海指定的妇育保健站做一次未孕检查报告寄回老家去就行了。

❽ 我认为上海外来人口实在太多了,严重影响本地人的生活了,建议中央进行调控!!!!!!!!!!

有很多楼的回答都很好笑呐。
特别是ls的

上海的年青人大量失业?内为什么要失业?怎么可能失容业?做梦都梦不到这种情况吧。。-。-搞笑来。

上海在还90年代初期以前是怎么过来的?很久以前的“上海滩”里,有多少是外地人呢?

当然我不是说别的地方的人对上海没有贡献,可是为什么你们要一边辱骂上海,一边还死命的往上海挤呢。

不过楼主最好措词还是不要那么激烈,不然又有很多素质不高的人要进行人身攻击了哈。。

ps:3楼简直就是逻辑思维紊乱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当遣送到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一下检查。-。-

❾ 外来常住人口过多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上海最近公布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347万,其中将近935万人是上海户籍外的人口。
上海市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10年间上海市常住人口增加661.15万(差不多是一个香港地区的总人口),增长率40%
,远高于同期全国
5.8%和长三角13.2%的人口增幅。
2011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到331万人,占23.4%;0到14岁少年儿童比例仅为
8.6%
,比全国低
7.9
个百分点;25到44岁年轻劳动人口比例为26.9%
。专家指出,上海市少儿人口和年轻劳动人口比例偏少,导致本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外来劳动力资源的依赖度增加。
2011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935.36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39.8%
。他们主要集聚在城郊结合地区,近远郊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总量的70.7%
。外来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1.6
岁,15岁以上的87.4%在业,就业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模式,分别占50.4%、47.4%和
2.2%。
上海最近召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透露,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给上海的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
上海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地,导致上海再现移民城市的特点。而大量新移民的集中到来,新移民的比例过高,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稳定都收到严峻的考验。
上海城市的外来人口,因为大部分是工作年龄的人口,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小孩,由于上海生活成本较好,老年人移民的数量就相当少。从这个现象上讲,上海城市的新移民对于维持上海经济的今后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和改善急速增加的户籍人口老龄化问题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中国目前的户籍制度使得在上海长期居住的那些新移民,要么拿着与户籍不同的居住证,要么就没有办任何居住证明。而那接近40%的人群没有上海户籍,那已经显得十分不合理,这些人的对上海社会人口的稳定性影响很大。上海城市居住生活成本这几年不断上涨,尤其城市住宅房产价格在高位坚挺,住房租金不断上涨,给外来人口中很多收入不高的年轻人造成极其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上海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依赖度,随着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而越来越大。这对矛盾将在不久的上海将成为比较显著的社会问题。而长期没有户籍也会让新移民会感到没有生活的安全感。
上海城市的人口结构问题,实际上也发生在北京、广州等城市,那一方面是这些城市的住宅高速建设推动,也因为人们阶段性地期待城市红利。而深圳那样的城市出现的因为新入人口比例过高,社会管理显得压力很大的局面,将使得中国这些城市新移民过多城市同样会出现的问题。中国的城市过度增大,城市人口剧增的情况,对于中国户籍管理和人口迁移管理,属地化的教育体制,社会保障机制调整都提出了要求,上海能不能在短期内提供较好的外来人口日常生活相关问题,这将考验上海城市的稳定发展。

❿ 上海市有什么能够吸引外来人口的因素

1:国际大都市,品牌好,吸引高科技人才:。2:发展好空间大,有志之士放得开手脚发挥。3:繁华文明,没有沿海城市那样的压抑感。4:治安好,三面环海就那几条出城的路,犯罪分子看着就害怕。

与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