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对气候暖化的影响

经济对气候暖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31 16:41:49

㈠ 气候变暖与经济繁荣有什么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兰生领导进行的题为“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八五”国家基础性研究中的重大项目。他们分析了1万年以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根据变化规律,他们将这1万年分为三个阶段,8500年前属于第一阶段;经过三次显著的阶段性增温后,在距今8500年左右,中国进入第二阶段——全新世暖期;3000年前,中国气候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气温逐渐在波动中降低到现代的水平。

更有意思的是:3000年来,中国气候呈现出冷暖周期性的交替格局,和现代相比,有时更加温暖,有时更加寒冷。这种变化周期大约为300~500年。在总的降温过程中,冷期在明显增长。

具体来说,春秋时期比现代温暖,战国到西汉初比现代稍微寒冷一些,西汉初到东汉末气温逐渐转暖,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比较寒冷,但中间也有转暖时期。隋唐持续温暖,中唐以后逐步转冷。公元9~13世纪,即从唐末到宋末,平均比现代温暖,这时相当于全球性的中世纪暖期。

公元1230年发生的一次气候突变,标志着中世纪暖期即将结束,以后中国气候逐渐进入小冰期。20世纪初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但是至今还没有达到123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至今为止,中国的气候还没有再创造新的“历史最高记录”。

张兰生教授分析,从历史对比的角度看,处于唐末到宋末的中世纪暖期,可能是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增暖期最为接近的一段时期。9~13世纪,即中世纪时,中国的华北地区平均温度比现代高出1~2℃,降水量也要高出10%左右,最高海平面则比现代高出0.4~0.7米。

令人感兴趣的是,张兰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历史上的暖期,中国一般都处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像辉煌一时的唐朝和汉朝,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这可能是因为,暖期对中国北方农业的生产有利,生产范围扩大,使得国泰民安。

㈡ 气候变暖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对高纬地区好处多
全球气候变暖
首先会影响到经济中的农业,在变暖时高纬地区的温度升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积温期变长,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在种植数量和次数上都会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农业的发展,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自会带动其他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长此以往,人类也会向高纬迁徙,带动或拉动高纬经济增长;更多的,其它动物也会迁徙,带来一系列影响。
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如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样也可以拉动相关经济的增长,还可以改善消耗结构从长远上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

㈢ 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气候变暖将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有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入侵,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㈣ 如何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最终将影响地球内内部的运行方式。全容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冲击低地国及多数国家沿海精华区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干旱现象以...

㈤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及其计策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课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因素,另一个是人为因素

1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一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的能源,因而也是气候形成重要的因子,太阳活动对地球温度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太阳黑子现象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科学上用太阳常数来表征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一个指标性物理量。太阳常数是指垂直投射在刚处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世界气象组织(WMO)1981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 368 w/m2。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大气层的反辐射作用等,地理的气候系统能吸收到的能量只有约240 W/m2,大约是总辐射能量的1/5。而只有当太阳常数变化达到l%时,才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大于1℃的变化.
通过科学探索和研究,人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但对太阳常数有影响的每年的相对变化量都不会大于4×10-4。。因此太阳常数的长期平均值的变化是极其微小的,还不足影响到地球气温有较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太阳活动的影响并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地球内部的热源

地球内部是一个充满温度很高的液态岩溶的热源。热量自温度场中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播。因此,地球内部的热量会持续不断地向地球外部传播,进而影响地球大气圈层的温度变化。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热源释放的重要途径。每次火山活动,都会释放出大量的内部热量,这些热量可以极大地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然而,地球表面的大气圈层与外太空相连,地球大气会以传导、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导辐射到星际空间外,还可以通过含有速度较高能量较大的气体分子向外层空间逃逸的形式带走大气的热能。同时,地球表面约有70%的面积被广阔的海洋所占据,海水的蒸发以及从大气顶层上的逃逸,带走了大量的热能,有效地调节了地球表面的气温,使它达到和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上,现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大约是15。C。由于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历史序列资料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气候系统如何响应太阳输出辐射变化的认识还很初步,严格地说目前还无法准确评价其对全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

由于包括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等自然变化,科学家将气候变暖一部分原因归结为大气候条件.地球逐渐变暖是地球大气自身调节的结果.

㈥ 气候变暖对沿海经济格局分布的影响

1、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冰原地区的融化,引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从而回导致一些沿海国家和答地区海岸线向后退,陆地面积缩小。也会使一些岛屿的面积缩小,甚至是完全淹没在海水下面。
2、会引导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气温升高,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像前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导致印度很多人口被热死。
3、一些沿海城市的渔业与养殖业发达,气候变暖会引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鱼类的产量会受影响。从而导致这些城市的居民的经济水平受影响。

㈦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利弊影响(高一地理)

弊:

1、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利:

1、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2、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7)经济对气候暖化的影响扩展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㈧ 分析: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全球变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阅读全文

与经济对气候暖化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