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中国经济受影响吗2020年

中国经济受影响吗2020年

发布时间:2020-12-31 10:26:15

A. 2020年中国经济正增长原因

首选就是我们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内循环,其次国外疫情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B.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此,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对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

也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宏观经济数据反映的其实是微观主体的冷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第一,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抑制正常经济活动,世界多国经济已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

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

第二,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空前考验。本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

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难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生命无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第三,当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好转。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明显恢复,3月份工业降幅比前2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

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旬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需求方面,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2个月收窄8.4个、1.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16.3个、22.7个百分点,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第四,强大国内市场正在有力发挥托底支撑作用。我国拥有14亿人的大市场,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纵深和回旋空间巨大。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不少企业顺应防控需要,迅速开展技改扩能和转产扩产。

一些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保持了正增长,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行业快速发展,线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成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3.2%。

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就区域总部落户中国等加快洽谈进程。这些逆势成长的新增长点增长极,都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第五,宏观对冲政策仍有很大空间并将持续发力。为应对疫情冲击,前一阶段在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我们也注意到,受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等影响。

国内供需循环还没有完全畅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一些个体工商户停业歇业问题还比较突出。对各类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感同身受。下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

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抓紧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切实稳定经济运行。“总体上看,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

严鹏程强调,我们相信,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通过宏观政策对冲,畅通经济循环,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C. 你认为2020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十月一日是我们的国庆纪念日,是我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承载着反映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尤其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飞跃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庆节更是成为我国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确实,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华夏五千年,从炎黄到商周,从秦汉到唐宋,从晚清的积贫积弱再到如今天宫二号的顺利腾空,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辉煌与落寞的沉浮变换,如今的国庆与过去也有了云泥之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国庆假期国人出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七天长假过去,各部门相继发布了相关监测数据,统计为下:

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2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消费供给更重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传统商贸企业积极发展线上业务,网络零售企业大力布局线下。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综合业态人气兴旺,销售额大幅增长。黄金周期间,重庆、湖南、四川、江苏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12%、11.6%和11.1%,广东、广西、黑龙江、天津分别增长11%、10.8%、10.6%和10.5%。

民航运送旅客99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平均客座率超过80%。保障飞行班次82865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国庆期间,各主要机场出港航班客座率普遍高于平日。旅客出行热点城市主要集中在拉萨、天津、乌鲁木齐、上海、北京、深圳、宁波、太原、济南、广州、哈尔滨、西安、郑州、杭州、丽江、黄山等地,其中拉萨、天津、乌鲁木齐、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超过90%。9月30日和10月1日是国庆假期前期的出行高峰,其中9月30日共运输旅客154万人次,达到节前最高峰,10月2日—10月5日旅客运输量略有下降,趋于平稳,10月6日旅客运输量再次回升,10月7日和10月8日成为节日后期旅客运输高峰。



国庆黄金周长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总结如下:

1、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2、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3、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4、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国庆黄金周对经济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1、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国庆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在国庆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如按照国庆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国庆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3、国庆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国庆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4、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

我们在看到国庆黄金周给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应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

D. 2020年出口大幅提升,国内经济为什么变差了

出口和国内经济是两码事儿。出口大幅提升,只代表国际贸易相关行业比较景气。至于那些生产内销产品的企业、服务业,还有旅游业等等,并不会因为出口大幅提升而有所改善。也就是说出口很景气,有可能内贸不景气。

E. 如何看待中国将成2020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这件事

其实这就可以看出中国在治疗病毒感染这件事上确实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以及牺牲。虽然长时间的停工停产给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却能够让老百姓恢复到以往的水准。其实从坚决的停工停产这一决定就可以看出中国在预防病毒传播上面的科学性。现在有很多的国家都在受到病毒感染的危害,然而中国却已经将病毒感染的危害降到了最低。也正是创造了非常安全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中国才选择决定全面的复工生产。

可以说中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是我们也应该预防病毒传染再度爆发的可能性,只有将病毒全部杀死才能够让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充足的信心。

F. 2020年秋天那么冷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回,满足人答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1-2]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G. 2020年疫情下的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

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一,我最担心的仍然是疫情和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现在很多医学界专家都认为,第二波疫情暴发的概率并不低。从中国经济的角度,如果疫情再爆发,我们有没有比过去更好应对政策,以平衡好疫情冲击和经济发展。

第二,就业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一)新增就业900万人、调查失业率6%左右这一就业目标,本身并不高,但是完成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上半年物价持续回落,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工业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7%。如果按照当前物价的走势,今年的名义GDP不会比实际GDP高出太多,预计名义GDP增速在1%到2%之间——这么低的名义GDP创造出的就业机会是很有限的。如果要实行新增900万的就业岗位的目标,需要名义GDP至少达到2%至3%。(二)即使实现了900万的就业目标和6%的调查失业率,并不意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就没有了。过去我们合意的调查失业率均值应该在5%左右,此外,我们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真实的失业率,仍有隐形就业压力的存在。目前城镇调查失业率对农民工的覆盖面不完整,这部分人群的就业状况很难划定,有的即使就业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就业。比如,有些农民工在疫情前可能一天工作10个小时,疫情影响之下,现在可能一天只工作2个小时,工资也可能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刘元春:要警惕企业二次停工的风险

当然,当前的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和很多的不确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依然是疫情。从世界疫情的蔓延过程来看,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超预期的变化导致全球疫情的拐点一再后延,这也导致世界经济的底部继续下探——我们原本预测二季度末,世界经济就会走到底部,但现在看世界经济到三季度时仍会进一步下探,中国经济外部环境会继续发生更大的变化。目前疫情仍是阻挠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就很难恢复到常态。

第二,要警惕企业二次停工的风险。在行政性复工复产之后,能否快速实现有效需求的扩张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只有有效需求的扩张,内需才能够得以快速地提升,进而保证复工复产的产能供给不会被中断,否则就会导致企业的二次停工停产。

第三,常态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时实现救助企业的两个目标?对于微观主体企业的救助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疫情冲击之下的救助,使得企业能够运营下去;一个是帮助企业获得充分的订单,从而激发企业生产的活力。要想实现救助企业的这两个目标,可能一种政策工具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政策协调配合:一是要落实目前出台的一系列的直达的救助政策工具。二是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在恢复和提振国内需求为主体的经济循环上下大功夫。三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有效提升民间主体的信心。

H. 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什么

2020上半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是进出口行业,疫情严重,整个进出口都停止了。

I. 中国将成2020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这体现出了什么

中国经济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当年我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政策,通过历史的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的智能化信息系统也在逐渐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将成为2020年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这体现出了我国经济的稳中向好。

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力量。此生不会后悔作为华夏的子女。全面复工复产,使中国在2020年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中国经济体,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力量。

与中国经济受影响吗2020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