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发展城市经济

发展城市经济

发布时间:2020-11-25 10:38:19

A. 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1城市经济的作用及其运行问题

经济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城市经济的作用①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②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支柱。③城市经济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分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④城市经济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①空间上的集聚性与规模性。空间集聚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也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②系统上的综合性与网络性。现代城市经济系统通常都包括工业、建筑、房地产、金融保险以及信息等系统。城市经济系统是这些系统的综合。这些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都存在种种经济关系,他们相互关联与交融,使城市经济又具有网络性的特点。③运行商的开放性与外部性。④绩效上的高效性与裂变性。城市的人均投资低于农村,而投资取得的效益却比农村高。城市经济的高效性,使得城市经济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增长和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质的飞跃,呈现裂变性的特征。

城市经济运行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的问题。②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控问题。③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经济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④城市空间范围内产业结构问题。⑤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问题。

对上述城市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探讨,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经济、城市空间规模经济与增长管控城市空间的合理配置、城市空间内的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城市土地经济、人口经济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经济、住宅经济、福利经济、基础设施经济、交通经济、物流经济、环境经济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等。

2城市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城市经济学是随着现代城市及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多数学者认为,1965年美国人威尔帕·汤普森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的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西方城市经济学发展非常迅速。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城市经济学才被介绍到我国,并且发展迅速,很快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成立了研究城市经济学的学会及系所,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城市经济学科理论与实际人才。我国城市经济领域的权威性学术团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宗旨包括:开展城市经济理论前瞻性理论研究,总结城市发展经济经验,传播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信息,推动全国学术研究成果交流,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1)学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强。(2)城市经济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实践性并将直面重大问题。当今城市社会的城市化规律与方针政策问题城市经济增长中经济组织结构、社会政治制度结构的作用及其对策、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城市竞争力问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实践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3)研究方式、手段以及方法将有大的变革。①个性化研究开始出现,“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②计算机应用更加频繁和突出。建立城市经济学数量经济模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③由专门化研究走向综合研究趋势明显。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将成为必然选择。(4)城市经济比较研究也将成为一个趋势。城市经济研究将逐步摆脱对单一城市的研究,开始注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研究。

B. 分析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 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

1、地区生产总值
2、工业增加值
3、固定资产投资
4、地方财政回一般预算收答入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6、对外贸易(海关进出口总额)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消费物价指数(CPI)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
11、外商直接投资(FDI)
12、外汇储备
13、货币存量或流通量
城市经济(urban economy)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引起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受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而且总是同城乡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C. 三四五线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发展现状其实非常的不好,就拿齐齐哈尔来说里面都是穷人是非多,办事靠关系的一个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

D. 城市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

专门人士认为发展夜间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间经济的发展能为城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发展夜间经济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选择。发展夜间经济目前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夜间经济一定要选择专门的公司进行规划,例如巅峰智业就是不错的选择。

E. 一个城市的经济靠什么发展!!!!!!!!!!!

一个城市的经济是靠多方面来发展的啊
一 工业
二 农业
三 商业
四 房地产
五外贸
六 其它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靠多方面的 每个城市不一定是一样的哦

F. 7,简述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之

城市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确立科学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定位起着“纲”的作用

现代城市定位学说的发展,使“定位”成为现代城市学和规划管理学独有的研究对象和本学科使用的专门概念。同时,使定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战略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准确地给城市定位,才能“纲举目张”,给整个城市带来良好广阔的发展机遇与空间。

首先,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突出的特征是它在城市总体规划里的定位。在实践中,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必须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里定位的统一。关注更多的是定位时的科学性,而往往忽略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内外环境变化,定位所客观存在着的动态性。因此,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市必须从高效率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瞄准不断调整的发展目标,既重视历史现状,又着眼于未来发展,对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向进行恰当的定位。

其次,城市确立科学的定位,必须实现新城与老城的协调发展,特别要重视“老城再生”。在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老城再生绝不像旧城改造这般简单,那会涉及城市的交通,城市的产业分布,城市的新增长模式等等诸多方面的、全面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战略问题。现在中国所遭遇的城市难题,诸如交通堵塞、工业区建设、资源消耗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世界上许多城市早已经遭遇过,并且也已经有了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巴黎、罗马的旧城区早已不允许动土,新建筑都在新城区进行。

再次,城市定位需要充分表现出定位的科学性、功能性、稳定性。一是城市定位要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彰显城市所拥有的静态优势和动态优势,并对这两种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城市现状所具有的竞争力优势。二是城市定位要有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把握城市在国家划分的主体功能区里的分工与位置。三是城市定位要有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把握城市的动态优势,并且及时地把它转化为静态优势。

二、确立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具有“心脏”和“头脑”的作用,它与城市周围地区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中心城市的兴衰直接影响着、调节着或带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然,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确立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其一,经济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开发与发展比较早的城市;第二类是在中国近代或改革开放处于高增长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并且在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第三类是刚刚起步的城市。中国的中心城市主要都产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城市中。

按照世界通用的分类,根据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辐射半径的大小,分为世界级经济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洲级经济中心城市,如巴黎、芝加哥、洛杉矶、中国香港、新加坡;国家级经济中心城市,如中国的上海、泰国的曼谷、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地区级经济中心,如天津、青岛、武汉、重庆等;国家首批确定的15个经济中心城市。

其二,增长极理论指导着世界各国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经济中心城市。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聚集发展。欠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充分,特别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财力、物力,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重点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

其三,利用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价值链。近年来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开始重视利用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价值链。实践证明,没有这个产业链,中心城市就不能建立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如山东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半岛城市群”,发挥青岛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使之形成总规划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总规划区域内有8个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的经济区,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价值链,成为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成为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同时,在环渤海区域和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中,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在全国范围内,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形成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在青岛发挥龙头作用的同时,青岛自身向海湾型的城市形态跨越,在更大的空间中分配产业、人口,实行“梯次转移”,通过交通体系把工业及众多产业向周边疏解、分散。中心城区则集中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等高端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力,使青岛真正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的作用。

三、确立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期,在区域发展方面突出表现为地区差距扩大,以及地区(行政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原料争夺和市场封锁等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化解区域间利益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一,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要从“切块式”发展模式向“合作式”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中国城市在选择区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由单一平衡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转变;二是由过去的重在城市之间资源配置向重在培育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变;三是由城市行政协调向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协调转变;四是从城市单纯侧重陆地向陆、海、空统一协调的大国土发展转变。这样根据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实施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合作,表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第二,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要通过制度性改革,提升市场合作水平。跳出行政区划的框架,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要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区域性要素市场,从而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互动发展力度,才可避免各地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无序竞争等弊病。促进区域合作发展首先要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区域性要素市场,从而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三,规范地方政府竞争,通过政策保障合作城市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四,通过发展城市特色经济体系,在城市合作中实现错位竞争,城市要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选择错位竞争的路径,发展特色化的产业,实行差别化的产业选择和产品定位策略,扬长避短,谋求竞争优势。

第五,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必须实现信息共享,建设统一的信息体系。

长三角各省市扎实推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交通卡互通”、“高校毕业生跨地区就业”、“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三项合作专题,在交通卡互通方面,各城市政府部门借助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平台作用,研究制定并统一“长三角一卡通”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力争在2010年发行长三角互通卡。在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方面,将建立社会经济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汇集各成员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建议提案等,设立电子信息库和纸制资料库,通过网站、期刊、专报,为各成员城市提供共享和委托咨询服务。

G. 中国经济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GDP详细排名:
1.上海266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415万)
2.北京24541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
3.广州(广东1)2000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667万)
4.深圳(广东2)193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77万)
5.天津178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547万)
6.重庆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人口:3372万)
7.苏州(江苏1)15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
8.武汉(湖北1)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
9.成都(四川1)11721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万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889万)
区间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成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
11.南京(江苏2)104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24万)
12.青岛(山东1)101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13.长沙(湖南1)9309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43万)
14.无锡(江苏3)9157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1万)
15.佛山(广东3)86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35万)
16.宁波(浙江2)856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3万)
17.大连(辽宁1)81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669万)
18.郑州(河南1)792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957万)
19.沈阳(辽宁2)7644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829万)
20.烟台(山东2)7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2万)
区间分析:南京、青岛前几年受举办国际盛会利好而发展迅速,但随着盛会结束,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进入相对平稳期;大连、沈阳受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1.济南(山东3)6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
22.东莞(广东4)677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32万)
23.泉州(福建1)6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51万)
24.南通(江苏4)6607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
25.唐山(河北1)6474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0万)
26.西安(陕西1)64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27.哈尔滨(黑龙江1)62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01万)
28.合肥(安徽1)6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79万)
29.福州(福建2)605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34万)
30.长春(吉林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67万)
区间分析:济南最大发展障碍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但一直没下定决心根治。号称第二条经十路的刘长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诿,如同“血栓于脑、偏瘫在身”,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带一路”政策带动,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31.石家庄(河北2)582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
32.潍坊(山东4)57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
33.徐州(江苏5)57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67万)
34.常州(江苏6)57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70万)
35.温州(浙江3)51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
36.绍兴(浙江4)48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万)
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67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201万)
38.济宁(山东5)4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08万)
39.淄博(山东6)44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64万)
40.大庆(黑龙江2)435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口:281万)
区间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同时,汇集安徽全省优质资源,提升了经济增速,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潍坊曾经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放缓;大庆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1.盐城(江苏7)438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21万)
42.扬州(江苏8)437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61万)
43.昆明(云南1)4370亿元,同比增长6.4%(人口:726万)
44.南昌(江西1)43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0万)
45.临沂(山东7)430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124万)
46.东营(山东8)401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209万)
47.包头(内蒙古2)3969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76万)
48.台州(浙江5)393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603万)
49.泰州(江苏9)392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8万)
50.嘉兴(浙江6)383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455万)
区间分析:扬州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其在省内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临沂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
51.洛阳(河南2)37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62万)
52.厦门(福建3)3737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7万)
53.镇江(江苏10)3706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311万)
54.金华(浙江7)36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
55.泰安(山东9)3630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556万)
56.南宁(广西1)3629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666万)
57.沧州(河北3)36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
58.襄阳(湖北2)36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550万)
59.宜昌(湖北3)35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05万)
60.邯郸(河北4)35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
区间分析:厦门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已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之一,随着“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大项目建设,其经济增速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有望高位运行。
61.榆林(陕西2)3412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75万)
62.惠州(广东5)339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476万)
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319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00万)
64.威海(山东10)325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280万)
65.中山(广东6)321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12万)
66.保定(河北5)315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
67.漳州(福建4)3111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96万)
68.贵阳(贵州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68万)
69.吉林(吉林2)300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
70.德州(山东11)299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0万)
区间分析: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带给今天的中国以深刻启示,其绝佳的城市环境未来将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鞍山是老牌工业强市,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带动下,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有望提速。
71.鞍山(辽宁3)2988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364万)
72.太原(山西1)298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29万)
73.聊城(山东12)2905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591万)
74.乌鲁木齐(新疆1)2824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
75.衡阳(湖南4)28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4万)
76.常德(湖南3)281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
77.岳阳(湖南2)273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59万)
78.南阳(河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009万)
79.淮安(江苏11)2717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64万)
80.茂名(广东7)2679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1万)
区间分析:乌鲁木齐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增速不断走高,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贵阳自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81.滨州(山东13)258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
82.芜湖(安徽2)2571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65万)
83.湛江(广东8)25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
84.菏泽(山东14)25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3万)
85.江门(广东9)2406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448万)
86.柳州(广西2)2401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
87.株洲(湖南5)239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395万)。
88.许昌(河南4)238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31万)。
89.咸阳(陕西3)2362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527万)
90.枣庄(山东15)235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
区间分析:芜湖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滞后,随着其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来几年还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咸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并未像西安那样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潜力。
90.廊坊(河北5)2312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50万)
91宿迁(江苏12)2306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85万)
92.周口(河南5)2299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80万)
93.连云港(江苏13)229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07万)
94.湖州(浙江8)2238亿元,同比增长7.7%(人口:262万)
96.兰州(甘肃1)222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
97.郴州(湖南6)21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69万)
98.新乡(河南6)213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0万)
99.通辽(内蒙古4)211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
100.遵义(贵州2)2100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800万)
区间分析:连云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华东沿海地区垫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遵义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提升;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维持在全国100名左右。

H. 怎么样来看待一个城市的经济以及发展!

如果现在是1400元/平米的话
`
那就要考虑两个地方了
`

你老家距离大城市远不远?

你老家地区的本身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
如果距离大城市不远
完全可以放心
房价只高不跌`
如果你老家经济发展情况也稳定的话
就更不要担心了
`
但是如果你老家地区偏远而本身经济发展又不算靠谱`
那就算了吧
`
`不过
如果那样的话怎么可能是1400元/平米

是吧
`呵呵
楼主放心做吧
房价是绝对不会跌
如果满意我的回答`
`记得采纳哦
`
呵呵
谢谢~~

I. 如何看待当前国内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一线城市?
按照维基网络的说法,中国目前的一线城市被英语世界承认的一线城市是上海,北京和广州。另外,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提出来的,在外国并没有对应的说法。
既然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概念,那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就没有什么解释的意义了。因为首先这个概念并非类似国家发改委或中央机关提出,而是房地产行业提出的,那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可扩展性就比较大,今年和明年的概念可能千差万别。例如,以GDP作为指标,那么国内很多省会城市,GDP水平已经超越了当年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那么我们是否应当承认它们为一线城市呢?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一线城市目前已经从一个房地产分级概念,变成了咱们国家的经济指标。房地产价格不是市场的决策者,而是城市繁荣的指标。所谓指标就是说,它不会因为自身的变化而改变大环境,相反,它只能体现出大环境的变化,只要市场够大,房价只能作为市场的结果,而非原因。
因此,对于一线城市的数量这个问题,我们也应当从它们促进经济发展入手……
第二,就是目前中国的城市规模。
我查到了2017年中国城市GDP数量和世界各国生产总值的数字:
可以直白说,目前上海的生产总值大约与泰国相当,北京的生产总值与委内瑞拉相同,第十名杭州相当于伊拉克。总体说来,我国现有大城市的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小型国家的水平。
按照列车类比中国的发展,那么目前的三个一线城市是足够的,一辆观察左边的峭壁,确定列车运动的空间;一辆俯瞰右侧的悬崖,保证列车不要出轨;一辆眺望远方的彼岸,为大家指明未来的路。即使有更多的车厢争当头车,也只能有限地提供发展的速度,而不能增加发展的稳定性。
其二,中国城市尚未走出独创的发展道路。即使是杭州的电子商务之都的位置,也是阿里巴巴一个公司与城市管理者同谋的结果,阿里巴巴在里面起了更大的作用。但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偏科”的城市,因为国家发展像一场考试,但不是每个城市交出一张答卷,而是让每个城市去答自己最擅长的题目。……
只有城市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再与外部世界进行联通,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国家。所谓现代国家,就是城市的联通,每个城市只需要自己的特色行业和相关产业作为支柱,不必担心自己功能不全所带来的短板。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大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度会慢慢降低,而小城市中迸发出来的活力才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动力。
本文来自知乎 马文豪(节选)供参考。

J. 中国有那些城市是经济发展最快的

中国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四大城市:合肥、西安、南昌、宁波!

阅读全文

与发展城市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