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线网规划对经济的影响

线网规划对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31 04:52:14

Ⅰ 成渝经济区的交通规划

今后,成渝经济区所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三分之二的20万至50万之间城市都将通城际客运专线,形成一小时城际高铁网!昨日记者获悉,《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初步完成,将尽快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拟建成12条城际客专,远期2030年前,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达到4000余公里。
数量:12条客运专线
根据《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的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的铁路为“一主两轴四骨架”的线网架构,其中成渝为主轴,成绵乐、渝万为两条辅助轴,绵遂内宜、南达蓉、渝宜泸、重庆至黔江等四条为骨架线,拟建成12条城际客专。
时速:250公里以上
“新规划拟建的成渝经济区城际客专都是按国铁一级标准,双线,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中铁二院规划专家表示,成渝经济区铁路客流量占总流量还不到10%,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成以后成渝经济区的铁路客流量有望提升30%至40%。
里程:4000余公里
成渝经济区内城际客专仅有1500公里,按照规划,2020年前有望新增城际客专线路1000公里,最终有望在2030年前,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达到4000余公里。
所有50万人口城市
据规划专家透露,成渝经济区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增加经济区内各重要城市相互之间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成渝经济区内,50万人口的城市都将有高铁通达,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三分之二以上也都有高铁直达。
而从规划图上来看,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到周边城市的时间压缩到1小时内,最终将形成了一个成都、雅安、乐山、内江、宜宾、泸州、重庆、万州、广安、绵阳、达州、巴中、广元、南充、德阳的成渝经济区高铁环线网。
主轴:4条铁路直达
成渝间铁路有老成渝线和成遂渝铁路,客运的主通道是成遂渝铁路,和谐号动车组直达时间约在2小时左右。渝遂铁路二线已于2012年12月30日建成并通车,时速能提高到200公里以上,重庆成都互达的时间将比过去缩短约半小时。
同时,成渝高速铁路已于2015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成渝高铁为国铁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这条铁路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初期最高运行速度为300km/h。采用的动车组类型为CRH380D或CRH380A。至此,成渝之间将形成3条铁路通道,最快只要1个小时,再加上规划的重庆至遂宁双线城际客专线,今后成渝间就可有4条直达铁路。
影响:城际高铁网
影响1:客货分线高效运输吸引企业投资
城际客运专线建成后,客运列车就不用和货运列车抢线。以成渝铁路为例,以前货运列车跑这条线需要20多个小时,平均时速只有10多公里,成遂渝铁路通车后,成渝铁路基本上都是货运列车的专用线,货运列车跑一趟只要8-10个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大半。
影响2:整合资源高铁串起川渝旅游资源
比如,川贵铁路和渝泸宜客专形成了一个成都至乐山、宜宾、江津至重庆的旅游线路,这一线的乐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江津四面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可形成一条优质旅游带,游客可以乘坐高铁在沿途进行游览,换乘也比较方便。

Ⅱ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作用: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我国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已经很高。以数字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却处在起步阶段,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二、意义:

无论是在线办公助力复工复产、云商业云服务便利社会生活,还是智能制造加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有力支撑。有机构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

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可以预见,“新基建”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新动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是企业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能很好地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线网规划对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基础保障:

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推动作用:

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中国实现多种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主线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发展主线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Ⅳ 铁路定线时,影响线路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最主要还是地形,其次得考虑城市建设,风景文物保护地等等的

Ⅳ 影响铁路定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出行人数,经济状况,修路的成本

Ⅵ 城市规划七线的黄线管理

(2005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4号令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高效运转,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黄线的划定和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
(一)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站、场、车辆段、保养维修基地;城市水运码头;机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城市交通广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二)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
(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四)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
(五)城市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城市供热设施。
(六)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
(七)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城市通信设施。
(八)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
(九)防洪堤墙、排洪沟与截洪沟、防洪闸等城市防洪设施。
(十)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
(十一)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黄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黄线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服从城市黄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黄线管理、对违反城市黄线管理的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五条城市黄线应当在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规划深度要求,负责组织划定城市黄线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城市黄线的划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同阶段城市规划内容及深度保持一致;
(二)控制范围界定清晰;
(三)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七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合理布置城市基础设施,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范围,划定其用地控制界线。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面积,划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规定城市黄线范围内的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明确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不同项目具体落实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配置原则或者方案,并标明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第九条城市黄线应当作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城市黄线上报审批前,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十条城市黄线经批准后,应当与城市规划一并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一条城市黄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变化等,需要调整城市黄线的,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黄线。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在报批前进行公示,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二条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
第十三条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
(二)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
(三)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四)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第十四条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黄线内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黄线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一)未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在城市黄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
(二)擅自改变城市黄线内土地用途的;
(三)未按规划许可的要求进行建设的。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在城市黄线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Ⅶ 经济持久战,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什么

经济持久战,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什么?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年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第13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但是从今年的年初开始,从我国到全球在不同程度上的遭受了新冠肺炎的影响,各国的经济都有所损失。

中国现在在国际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得益于我们各方的努力,我们才取得不断的进步,因此才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Ⅷ 求答案:1.城市规划对总平面设计控制线又哪些2.简述总图有关经济技术指标(房屋建筑学)

规划七线,总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最重要。

Ⅸ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对促进两地及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


(1)①线方案更合理。理由:与②线相比,①线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施工专难度较小,投资较少;沿属线城市较多,人口较密集,经济效益较高。②线方案更合理。理由:与①线相比,②线所经地区占用耕地较少;城市较少,人口较少,征地费用较低。(两种方案都可选,但理由需正确)
(2)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扩大经济腹地;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与线网规划对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